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恪辰帮她拉了拉风帽,“我不说你应当也能猜到,庞这个姓并不常见,亦如云姓在大魏只有云氏一族,庞姓亦然。”

    “你是说庞统出身就是那个显赫的庞家?”不不不,钱若水完全无法将庞统和那个自恃为世族典范的庞家联系在一起,“庞统是庶出?”

    杜恪辰说:“恰恰相反,他是嫡出,不过是幼子。”

    钱若水知道他不会骗她,“既然如此,你为何还将小九和他送作堆?”

    “随便找个人成亲,未免有失妥当,既然小九想跟着他,也不是不可以。”

    “我不明白,既然小九进不了庞家的门,你为何还要搓和他们?”钱若水不解。

    杜恪辰说:“其实你没发现庞统没有说过拒绝的话吗?”

    钱若水还是不明白,“这种事慢慢来,庞统自有他的打算,来日方长,又何必急于一时。”

    杜恪辰笑了,“制造机会而已,能不能成事全看庞统的意思。”

    远远地闻到桂花鸭的香味,钱若水立刻把庞统和小九抛之脑后,拉着杜恪辰钻进一家酒楼,“我的鼻子准没错的,是这家。”

    杜恪辰宠溺地笑了起来,“你属狗的吗?”

    钱若水不理会他的揶揄,一下子买了十来只桂花鸭。

    “我没带银子。”杜恪辰不得不告诉她这个残酷的事实,“都在庞统身上。”

    钱若水瞪他,“玉佩呢?”

    杜恪辰死死地捂住,“不行,玉佩不能给。”

    钱若水拍开他的手,“给什么给,晃一下就能结账。”

    杜恪辰不信,交到她手上,她拿给掌柜的看了一眼,掌柜的毕恭毕敬地把她送上门,还派了两个小厮帮她提着鸭子。

    “这么好用?”杜恪辰无限感慨,“比我这个太上皇还厉害。”

    “这叫有钱能使鬼推磨,云家有钱,信誉良好,也绝不赖账。”钱若水笑着把玉佩还给他,“只要有商铺的地方,就有云氏的族人,出示这个玉佩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太祖忌惮云逍,想必也是因为云逍手段了得,看看云家这百年的经营,比起大魏王朝并不逊色。”

    “这样,我也就放心了。”杜恪辰长舒了一口气,“我还有一事与你商议。”

    他抬眼,长安街已经眼前。

    “何事?”钱若水也看到了钱府的位置。

    “到钱府再说吧。”杜恪辰抬步前行,率先进了钱府。

    钱若水眉头紧蹙,心头有不好的预感,可又说不上是为了什么。

第340章:接受() 
钱忠英在书房烤着火盆看书,钱若殊坐在木马凳上前后晃动,就在钱忠英的手边,偶尔还发出一两声的呜咽声,之所以说是呜咽,是因为他还不太会说话,只会说简单的单字,爹这么复杂的发音他至今还没有学会。崔氏在内宅忙碌,钱忠英老来得子,便经常把孩子带在身边,每日给他读上几页书,提前熏陶也是不错的教养。他以前也是这么带钱若水的,因为云氏生下她之后便一直缠绵病榻,身体时好时坏,又要兼顾云氏

    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儿子,兴许是早就不抱希望,钱忠英对这个孩子的关注远远没有对钱若水的疼爱更深,或许应该说钱氏一族的荣辱皆系于女儿一身,日后的福祉全都要仰仗她。但她如今已经是太后,平安已顺利登基,没有兄弟夺嫡的困扰,也没有朝臣夺权的担忧,可钱忠英的心头始终烦乱,一直担心会有大事发生。

    家老来报小姐回府的消息,钱忠英抱了儿子去迎,俯身要行礼,被杜恪辰一把扶住,“岳丈大人不必多礼,老是被人叫太上皇,我其实是很困扰的,这历朝历代哪有像我如此正值英年的上皇。”

    钱忠英也不跟他客套,起身,让家老把儿子换回内宅,“上皇请。”

    杜恪辰抬腿迈出一步,突然对钱若水说:“佛儿不是一直说想为如意寻找合适的奶娘,想问问崔夫人的意见。”

    钱若水何尝不知道他这是想支开她,“父亲先和他聊几句,我去去便回。”

    钱忠英进了书房,目送钱若水的离开,这才闭了房门,往火盆里加了银炭。

    杜恪辰随意坐了下去,摊着手烤火,“坐吧,我这次来是有事和岳丈大人商议。”

    钱忠英面无波澜,曲膝一坐,“上皇特地前来,想必是让老朽不再起复,不再上朝为官。”

    杜恪辰嘴角微扬,“岳丈大人料事如神,委实是叫人惭愧。”

    这事也不难推断,杜恪辰回朝已有数日,自太庙祭天礼之后,太皇太后一党处于被软禁的状态,朝事井然有序,当中不乏杜恪辰对各要职的补缺,全都是顾征和简飒等人在操持,勤政殿的灯火数日不灭,可钱忠英一直没有接到有关他的任职诏书,也就是说他已经被弃用。如今平安的辅政班底有管易、简飒、顾征和楼解言,再加上兵部的褚传良,文武兼备,已足以应付朝堂上的一切变故。

    杜恪辰自七年前夺权登基,一直以扶持寒门士族来平衡朝中势力,而太皇太后这次的政变,绝大部分借助的名门望族的势力,才能将杜恪辰一举拉下王座。当然,这当中不乏有杜恪辰的顺水推舟,以引出幕后的陈少严。可从这件事情上也看出了,大世族的影响力足以摧毁王朝的统治。是以,杜恪辰这次重归,虽说并没有对涉及的世族有所动作,但已经能很明显地看出来,他已决心削弱世家的势力。朝中除了管易和顾征出身望族,其他的人除了简飒之外都是出身微寒,毫无根基,也没有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

    “臣能明白上皇的苦衷,如今赋闲在家养儿教子,也是十分惬意。”钱忠英倒是淡然,既是在意料之中,也没有什么可愤恨难平,一身才学并非一定要在朝堂之上才能有所作为。

    “我会让平安下旨,封你为承恩公。”开了这个先河,日后皇后的娘家就参照此例。外戚专权例来为君王所忌惮,尤其是这一次,柳家确实太过放肆,妄自托大,但也给了杜恪辰一个极佳的机会,削弱世家。

    钱忠英没有什么不同意的,这对钱府已经是最大的荣耀,钱氏人丁稀薄,下一代也没有出色的子侄,正好可以安心教子。

    “还有一件事情。”杜恪辰将近期的军报递上前,这份军报是直呈于他,并没有让平安过目,平安的猜测大体不差,但还是没有让他知晓实情,“我准备亲征北境。”

    钱忠英快速翻看,面色焦虑不安,“没想到陈少严在慕容部身上砸了不少的银子,照军报上的看,慕容部组建的铁军不容小觑,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如今的轻骑兵更是作风彪悍,另一只鲜卑部族已经无人招架,退至祁连山以北。”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杜恪辰身体前倾,手指落在军报的最后一部分,“你看这里,在西北,匈奴部也蠢蠢欲动,有情报显示匈奴部与鲜卑慕容部已经联手,一旦北境战事重燃,匈奴也会趁势袭击西北。”

    “自上皇平定四野已是十载有余,各部族也从战争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休养生息,厉兵秣马,野心昭昭。十载后卷土重来,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些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太差,想要入主中原腹地,衣食无忧,也不是过错。”钱忠英的眼光从来和旁人不同,战争是难免的,朝代的更迭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大魏朝不可能长盛不衰,月尚有阴晴圆缺,更何况王朝一代代的继任者参差不齐,并非人人都如杜恪辰这般骁勇善战,武能平定四方,文能安邦定国。

    “是以与慕容部的这一战势不可挡,而我欲披挂,迎头痛击,让匈奴部不敢贸然进犯。”

    “有上皇披挂固然可以稳定军心,可是我大魏军队已有数年未战,一旦战事再起,却不知还能如上皇当年一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是钱忠英的隐忧,刀是真磨越利,可再锋利的刀一旦长久未用,也会有生锈的时候。

    杜恪辰自然不会盲目乐观,以为自己亲手**的镇西军还是那只无坚不摧的军队。自他登基以来,已经在三年之间陆续让一部分年事已高的将士解甲归田,留下的那一部分精锐在经过十数载之后,有些也已经不付壮年,而新生代的将士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

    “这也是我一定要亲征的另一个原因。”杜恪辰叹道:“四海呈平的局面在我的手中怕是很难实现,我把这个希望寄托在平安身上,但在此之前,我必须为他打造出一只新的铁军,能保大魏未来五十年不再有大的动荡。”

    昔年他避居西北,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