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李户籍。”
出了派出所,陶小霜在街上买了几斤点心,准备给高大桃,算是这次的谢礼。
“阿姨,谢谢你陪我走了这一趟。还有这两年借用了你的户口,也多谢了。”陶小霜拎着点心包裹的系带,礼貌的用双手递给高大桃,
高大桃毫不客气的接了过去,眯着眼看了陶小霜好几眼,这丫头她是越看越不顺眼;不过想到高三梅和程谷霞,她还是瓮声道:“知道谢就好。我走了,你也回学校吧。”
和高三梅分开后,陶小霜和周百灵就去了车站。两人都有月票,上了电车后找卖票员验了票,然后就坐在最后一排说笑起来。
1970年的上海可不时兴堵车,所以很快电车就驶到了目的地——瑞虹路。下了车,陶小霜向周百灵道了谢,然后就进了校门。
华一(华师大附属一中)位于虹口区的北部,靠近和平公园,地处瑞虹路的大街上,在它的西侧是一个小饭馆和南货店,东侧则是一个煤站,大街的对面则有粮店和糟货店。
华一的校门有些窄,有一个大门和一个小门,小门旁是保卫科的值班室,每天上学放学时才会打开大门,其它时间无论师生都走小门。穿过大门,中间是一条甬道,宽足8米,用碎石子铺路,甬道的两边种有大树,树种只有柏树和桂树两种,树列的后面则是一人高的白色围墙。
甬道的尽头有一座二层小楼,这就是华一的小礼堂。绕过这小楼,就是呈凸字型排列的三座教学楼,这三座楼都有六层高,楼前的空地就是学校的大操场。而和教学楼相对的一排排的平房,就是学校的宿舍。在宿舍和教学楼之间则是小操场。
至于小操场的左右,则分别是办公楼、食堂以及图书馆和大礼堂。在大礼堂的后面还有养猪场和工房——这是为了方便学生在校学军学农所建。当然,养猪场养大的猪都进了食堂,而学校的课桌板凳这两年里都出自工房。
华一的办公楼是一栋陈旧的四层白灰楼,虽然外墙没贴瓷砖,但那满墙的爬山虎也是终年常绿的。
陶小霜先回了趟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有老王在。
陶小霜一进门,老王就问:“小陶,事办得怎么样?”
“王师傅,事差不多办完了,等我把表交到了德育那边,就等着拿户口本了。”陶小霜一边说,一边把郭萍那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往她的那边挪。郭萍,两年前和陶小霜同时分来华一的同事,这人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收拾不好她自己的东西。两人合用一个桌子这么久,只要陶小霜一不在,她就准得把她的东西乱放一通。
“小陶,等到下午你再去德育科吧。”老王见陶小霜往门口去,就说了一句。
陶小霜停了脚,转头问道:“那边又吵起来了?”
“嗯。今早校革会不是开例会吗?会后张主任和吴主任就又杠上了,先在德育的左办公室里吵,后来又转战到德育的右办公室……”老王耸耸肩,“你去了,小心触雷!”
这几年里,虽然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校长的职务都被校革会和工宣队所取代,但只要教书育人的职责还在,学校整体的构架就不可能大变。
比如华一,如今校革会下面还是有四大部门:教务、体卫、宿管和德育。教务就是指教学,所有的老师都归在这块;而体卫,顾名思义就是体育和卫生;宿管也简单,就是管理住校学生。而德育原本是管理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入团等事务。但前两年运动挂帅,负责德育的前任主任就把食堂和图书馆也给管了。这二者原本是校长直属的总务办公室的自留地,而在工宣队进驻华一后,分去管理德育的张主任就理所当然的把食堂和图书馆继续划到德育办公室的名下,而分去总务的吴主任则致力于把这两个机构夺回来。于是,两个主任就开始了他们日复一日、名目繁多的争斗。
陶小霜想了想,还是伸手拉开了门,“我还是去一趟,交表要紧。”德育那边一星期里只有一天会处理有关户口的事,如果错过了今天,那就要拖到下个星期去了。
95|10。16|()
陶小霜所在的总三(总务处第三办公室)位于办公楼二楼的最左侧,出门就是楼梯。陶小霜拿着文件袋往三楼走的途中,隐约的听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总三的牛副主任牛美兰的说话声。
牛美兰三十七八的年纪,精明能干,在华一的三大女金刚里是最不好惹的那一个——另外两大女金刚分别是教务的林副主任林佳和管理食堂的张丽红。至于牛美兰有多不好惹,看看楼上正被她挤兑得只能不断喝茶的张主任就知道了。
德育处共有三间办公室,一间在顶楼,是分管教务处的张主任的个人办公室,而它位于三楼的两间办公室,则因为正好处在会议室的两边,而被大家叫做左德育和右德育或者左办公室和右办公室。
左德育的门大开着,里面只有三个人,张主任和吴主任,还有牛美兰,德育的其他人都挤在右德育里。陶小霜把自己的脚步放到最轻,以低头看地的姿势飞快地经过了左德育的门口,然后赶紧进了右德育。
一进门,陶小霜就看见不大的办公室里或站或坐着8个人,其中有6个就是德育的人,另外两个则是教务的王姐和自己的‘同桌’郭萍。
“郭萍,原来你在这……”
陶小霜的话还没说完,郭萍就赶紧在嘴唇前竖起食指做了个‘嘘’的动作,接着小声道:“别说话,我们都在听……”她伸手指了指墙壁。
“哦……”陶小霜眨了眨眼,偏过头去看了眼负责人事档案的李干事——学校教职人员的户口动迁也由他负责,人在就好,她也不急了,搬来一个独凳,坐在郭萍的身边,成了右德育里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偷听’的第9人。
牛美兰坐在左德育门边的椅子上,双手环胸,曼声道:“张主任,你们处的王理同志能去市教育局,我们大家都为他高兴的,前几天总务办的欢送会的规模也没给他丢脸,是伐?
所以呀,今天这事我们总务得要个说法了——学校的几十处公房一向是我们总务在管的,管了这几十年,连校长也是要从总一(总务处第一办公室)拿门钥匙的,他王理凭什么把房子给扣下来,既然高升了,就找市教育局分房子去呀……”
她一口的上海话,说得又慢,直把咄咄逼人的一席话说得一派软糯,但最后一句却雷厉风行:“张主任,今天你要是请不出周大主任来说句话,那我下午就叫校工去换锁了。”
周大主任就是进驻华一的工宣队的队长周泉,同时他也是校革会的主任,也就是华一现在实际上的一把手;和9中的王援朝喜欢别人叫自己王队长不同,周泉喜欢被人叫‘主任’,于是教职员们都称呼他为‘周大主任’——这种叫法一是为了把‘校长’和其余的四个主任给区分开,二嘛自然是为了拍拍领导的马屁啰。
牛美兰说完,吴主任也应和道:“老张,牛同志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这房子一定得退。”
张主任敢在今早的例会上提出‘把和平公园那处的房子继续给王理住’的事,也是有其依仗的,前面之所以不和牛美兰争辩,那是不想轻易得罪这个小心眼的女人和她背后的靠山,但这时被她和吴主任逼到了墙角,他也就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那好,我们就去见周大主任,看他怎么说?”
接下来,隔壁的陶小霜等人没有听清牛美兰和吴主任的回答,但在两分钟后他们就听见了三人上楼的脚步声。领导们的办公室全都设在四楼,三人应该是去‘觐见’周大主任了。
脚步声消失后,教务的王姐立刻推开门,探头看了下左德育,“真走了……”
右德育里的人闻声就做鸟兽散,“教学楼那边的板报还等着我去检查了!”“我得赶紧去底楼油印文件了。”“我要去人事局交档案!”
看到李干事也要走,陶小霜赶紧叫住他。“李干事,等一等,上次你说的东西我都备齐了,你看看吧?”
单位里办事一般是这样的:一个事情,说是全天办理,往往早上九、十点钟才‘开张’——办理人员要么在开会要么在‘办理’其它的事;然后一过中午,这人就又不见了,问人去哪里了,回答曰:‘已经去办事了,你来晚了。’
所以陶小霜才要冒着‘触雷’的风险来一趟德育,不敢耽误到下午——现在是十点半,这李干事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