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候不觉得,但是苏小姐现在想来,花婆婆对自己的教养确实与众不同,在那么年幼的时候就被灌输了许多对女性的理解,所以苏小姐要比许多人更加了解自己。
她一边想着,笑意也不经意浮上了脸庞。等到回过神来时,静秋制香已经到了最后的步骤。
静秋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十分赏心悦目,加上沁人心脾的香味,让下面的看客很是身心愉悦。
静秋看着胜利就在眼前,眼神也越来越亮。
可是脑子中对于文字的记忆却突然模糊起来,最后加的一味香是什么?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第51章 遇阻()
静秋觉得脑子轰得炸开了,然后是死一般的寂静,她想不起来苏小姐最后交代那一味香料了。悬在半空中的手开始不住颤抖,脑子中又幻想出自己的未来。
有一分多钟的时间,静秋就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苏小姐隔着窗纱看着呆若木鸡的静秋,她知道她一定是紧张之下忘记了。不过苏小姐倒也不着急,这件事太仓促了,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其实已经远高于她的预期了。空气中淡淡的栀子香还在飘散,此时静秋只要做个手势表示结束就好。
高台上的静秋却不这样想,苏小姐万般叮嘱过这最后一步乃是画龙点睛之笔,要自己记牢。眼前有两种香料是自己不确定的,但是肯定就是其中之一,静秋咬咬牙,闭上眼拿起其中一味。
苏小姐看到她的动作,本来淡定平静的心立马提了起来,小丫头是想起来了,还是打算背水一战,苏小姐有点不敢想了。朦胧中她看着静秋将那味香料加入小小的青花器皿中,仿佛过了许久,她嗅到了透过屏风的香气,丝丝香甜之感萦绕在鼻尖,却与她当年所闻到的不一样。
失败了还是成功了,苏小姐一时也说不清。只见到有侍者一分钟之后撤下了屏风,台下顿时掌声雀跃,打赏声不绝于耳。静秋迈着优雅的步子在侍者的搀扶下从高台之上款款而下。
接着在众人的炽热的喝彩声中,留下一道红色的绝美背影。
静秋并不知道自己是否错了,只是嗅到最后那香气,时,像是被人抽取了骨骼似的,身子软绵绵的和棉花一样;又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飘飘然宛若神仙一般。等到走在回去的路上时却又莫名心慌,但旁边有侍者在场,她只能强装镇定。
苏小姐听到脚步声后,戴上自己的面纱,先一步开了门。静秋看到缓缓推开的门,三步并作两步,最后几乎是跑进了屋子里,侍者为她们关上门,然后站在门外。
门关上那一瞬间,静秋就哭着跪在了苏小姐面前,怕被别人听到,她只是低低切切地抽泣着,苏小姐半蹲下身子,拿出袖中的手帕为她擦泪:“表演得如此之好,你听下面打赏的声音。”
静秋缓缓抬起头,泪眼朦胧地说:“小姐,我好害怕,我忘记了,我不知道对不对。”
苏小姐莞尔一笑:“从那香气给你的感觉,你不能判断出来吗?”
静秋愣愣地看着苏小姐,她现在脑子甚至有些糊涂了。
苏小姐捏了捏她光洁的脸蛋,笑道:“若是失败了,哪里还会有那么多人争相打赏。”
然后她将静秋拉起来,走到窗户边。侍者的声音此起彼伏。“辽州宁乡贾官人打赏五百两。”“平定寿阳许官人打赏三百两。”“太原文水张官人打赏八百两。”……
听着这些数字,静秋倒吸了一口凉气,原以为在巨商林家做事已经算是有见识了。可是想想几千两的银子还是觉得眼冒金星,心中暗道真是贫穷限制了想象。
苏小姐却是在凝神细听着,等待一个人的名字。到末尾时,打赏声渐渐稀疏,最后只剩下彼此之间悉悉索索的说话声了。
以为没有人再打赏了,梁常打算开口报下一位起秀者。洪亮的声音响起:“汾州平遥姜官人打赏五千二百两。”
顿时台下唏嘘声一片,这昱昇昌最近是不是打算涨利息了,花钱这么不眨眼。
静秋也惊得几乎晕厥,五千二百两啊,单是那二百两就可以让自己衣食无忧了。苏小姐却舒缓了眉头,仿佛是意料之中一般。
之后她们又在窗前看了一个时辰的表演,大概已经是子时了。静秋的脸上浮出倦意,楼下的人却依然是欢欣鼓舞,她现在其实有些不懂,打赏对这些人有什么好处,仅仅就是因为欣赏到一场绝妙的表演。
便将心里的疑问同苏小姐讲了,苏小姐答道:“这起秀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观看的,也不是所有人轻易都敢来的。所以坐在下面的人,你别看开始时唇枪舌剑,似乎是年轻气盛。但实际上,很多人已经有很高的鉴赏力了。再说打赏,一方面是他们确实觉得好,另一方面是,此次起秀结束后,文轩阁会将为朱雀仙以及第二,第三名打赏过的人的名字以及打赏金额列出来公示。那么在世人眼中,他们就算是极具慧眼之人。许多人家嫁女儿也会参考文轩阁给出的公示。”
静秋恍然大悟,但又有新的疑问:“那若是随大流呢?”
苏小姐说:“早年朱雀仙的选拔也确实只有打赏决定,没几年就出现暗中贿赂,结党营私之事。先帝将降了打赏所占的比例,加入了亲王打赏的环节。最近几年一直是翼王在管。每个地方举行起秀的时间也是根据翼王时间来定。像现在,奕王在正月里参加了山西路的起秀,等到下个月,如果是到北直隶,那么北直隶到时就举办起秀。”
听到这里静秋有些不可置信地朝窗外看去:“那么今晚不仅仅有梁翰林,还有奕王殿下。”
苏小姐只是不动声色地笑一笑,然后嘱咐道:“起秀全部结束后,若你得了名次,也无须害怕,摘下面具示人就好。若是有人问起那香的制法,你只说是那香料店的老板教你的就好。”
静秋点点头,不解地看着仿佛是在交代遗言一般的苏小姐,今晚,小姐说的话好像格外多,是要出什么事情了吗?
苏小姐自顾自得戴起面巾,推门而出。
门口的侍者见苏小姐出来,一只胳膊拦住她的去路。毕恭毕敬地说:“王爷吩咐了,小姐在屋里耐心等待结果就好。”
苏小姐闻言道:“天色已晚,家里人不放心。”
侍者依然低着头:“苏小姐,这是王爷的命令,恕在下不能放行。”
苏小姐对于自己被认出并不感到惊讶,今晚来之前,苏小姐已经让麟儿来这里做了报备,侍者知道一些底细也无可厚非。可是奕王为何对这香气留意,苏小姐想不明白了。
第52章 渊源()
苏小姐依然定定地站在原地,不肯退回房中,侍者的胳膊也一直定定地悬在半空。两个人僵持在那里。
苏小姐怕奕王认出自己,是因为曾经与奕王也有很深的渊源。
当年太子妃怀上靖王的时候,太子的生母孝恭皇后周氏也有了孕,靖王和奕王就在同一年出生了。可是皇后却难产去世,奕王就由当今太后端木氏扶养长大。
奕王打小便没了亲娘,所以先帝百般宠爱,而靖王是大皇孙,先帝也是捧在手掌里的。
然而年纪一般的两个人却是怎么都不对头,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打,让先帝头痛不已。
直到发生一件事,两个人突然就冰释前嫌,之后更是形影不离了。
起因是平儿。那晚平儿与靖王共处一室之后,太子妃本是严厉告诫宫女太监不得多舌。可还是传到了恭王妃耳中,恭王便是当今皇上。恭王妃去婆婆端木氏那里嚼耳根,不想被插花的小宫女听见了,出去就和其他的宫女窃窃私语,暗自诋毁平儿。恰巧奕王又听见了小宫女的话。
按理说,奕王应该幸灾乐祸的。没想到是,他一把抓起小宫女,拖拽着就进了屋里和端木氏告状。端木氏一看这可不得了,打算处置了小宫女,哄哄奕王就此息事宁人。奕王又不答应,一番闹腾,偏要为平儿讨回公道。
闹着闹着,把先帝也吵过去了,靖王在大庭广众之下牵着平儿也去了。坤宁宫乱作一团。等到问清楚了事情,本来愠怒的先帝,得知小儿子为大孙子开始打抱不平,反而是忍俊不禁,安慰了一番奕王。
只知道十天之后,恭王妃薨。
自此,奕王和靖王这对叔叔侄子就成了好友。奕王是个静不下来的主,三天两头就往太子府跑,一来二去和平儿也相交甚深了。
后来苏小姐每每想起靖王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