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两人进屋相互见礼,寒暄了会儿,柳心又是把这几天的遭遇详详细细说了一遍,大家一阵唏嘘。
王洽衙门里事儿多,稍坐了坐就起身告辞,让柳心在宅里好好养几天,以后两家要好好走动。
送走了王洽,柳心和徐冀说明天自己去徐府看看老爷子,也把徐冀送出门。原来徐老爷子昨天回去就生病了,到早晨还没起来,这才让儿子过来看看柳心。
柳心在京里就认识这么几家,以为访客就过去了,让杏花嫂子准备菜肴,一会儿自己做几个小菜儿,让王崇在这儿吃午饭。
可没想到,不一会门房又接到帖子。柳心拿起帖子一看是李梦辰、余应桂,俞将军府,下午要过来拜访。正常来拜访都要赶到上午,下午来的人非常少,可有人要来,柳心只能接了帖子,让门房注意着来人。
中午,和王崇热闹的吃了顿饭。柳心就问:“帖子上的人我都不认识,这都是谁呀?”
王崇拿起帖子看看,告诉柳心原来一个是兵科给事中李梦辰,一个是陕西道试御史余应桂,这俩人都不是东林党,还有个帖子来自俞府,这就是俞大遒那个俞家。
柳心想了想,俞将军府应该是戚夫人的娘家,大概是为着这点,过来看看,也在情理之中。可这李梦晨和余应桂和自己是八竿子也打不着关系。
王崇知道这两个人天天和东林党吵吵闹闹,也不知怎么还想到柳心这儿来。
下午的时候,俞将军府的人先过来,果然是戚夫人的娘家,来了一个管家,带了几样礼物,代表主家来问候柳心。毕竟和戚夫人是以姐妹相见,柳心赶紧客套着,说日后自己上俞府拜见府里的长辈,顺便也让管家带着一份回礼。
送走了俞府的人,不到一刻钟,李梦辰余应桂竟然联袂而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后,李梦晨与余应桂和柳心说了会儿安心养病之类的客套话,然后说到正题,就是让柳心和她们一起参奏孙元化。
原来孔有德登州血战后跑到莱州,崇祯下令徐从治任山东巡抚、谢琏任登莱巡抚,天津卫孙应龙,赶赴登州招抚孔有德。
结果孔有德开始答应徐从治招抚,进了莱州城,可后来又出尔反尔,就如同当时在登州一样,虽然他已是强弩之末,但还是给莱州带来灾祸,后来天津孙应龙带着驻兵把孔有德包围了,经过一场血战,孔有德再次逃窜,被戚兴国的驻军追上,孔有德战死,叛乱彻底平复。
柳心自从登州血战之后,只知道孔有德跑了。和自己关系不大,也就没太关注过他的动向,却不知原来历史上投降后金,成为以后赫赫有名清军主力的孔有德,在登州吃了个亏,完全扭转了命运,还被戚家军打残了,孔有德又丧了命,清朝又失了一个猛将。
孔有德在莱州把孙元化放了,现在就在京城。李梦晨和余应桂觉得当时登州血战时,孙元化被俘,柳心把孔有德打败赶走的,和孙元化应该有深仇大恨,他们现在又要把孙元化赶尽杀绝,就来柳心这儿,争取点儿力量,哪怕舆论上呼吁下,也能有些分量。
柳心这才明白俩人为什么来了,说实话对孙元化,她确实没有好感,如果当时没有孙元化,登州就不会那么危急,秦家就不会死那么多人。
可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自己到这儿难道要站队?崇祯让自己谨言慎行,这要是到哪个党派里参与党争,大张旗鼓地站到台面上,自己这小命还要不要了,何况自己更想悄悄地在京城过点小日子,就更不想参与他们的事儿了。
李梦晨和余应桂来了,就在自己家坐着。想归想,柳心现在就得表个态。
柳心这个态怎么表哪?柳心先是对孙元化进行了一番斥责,表示自己和他们感同身受,对孙元化也十分痛恨,大家同仇敌忾,但也委婉地说了,自己刚在宫里经历这么一遭儿,崇祯皇帝让自己谨言慎行,自己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也不好出面,希望他们谅解,不要逼自己写什么奏折,你们愿干嘛就干嘛去,我也不反对。
李梦晨和余应桂也没有想让柳心走到台前,只要有个态度就行了,虽然柳心没有明确表示怎么支持,但是毕竟不反对,不是站在东林党对面,俩人目的也就达到了,接下来乐呵呵地聊天儿,走的时候还说几家要走动走动。
送完了李梦辰和余应桂,柳心扶着脑袋出了口气儿,不禁感叹:这京城的水真浑啊,自己还是在登州待的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一到京城就倒霉得很,有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今天这两位大神来了,看来以后自己的日子又不会太平了!
第86章 徐家()
早上柳心带着明远去徐府。昨天徐冀过来,柳心已经和他打过招呼了,等柳心到的时候,徐家的人已经在客厅等候了。除了徐冀外,还有徐光启的外甥陈于阶,五个孙子:徐尔觉、徐尔爵、徐尔斗、徐尔默、徐尔路。
明远天天到这儿来,自然熟悉了,打了招呼后就和几个同伴儿在旁边闲聊,柳心和徐冀、陈于阶见完礼,客气了一番后,就一起到后院看望徐光启。
柳心和徐光启算起来也快三年没见,当年去秦家岗,徐光启还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天天往地里跑,跟柳心一样啃着嫩玉米,可现在已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看到柳心进屋,徐光启挣扎着爬起来,“咳咳咳……”猛的咳嗽起来,一时停不下来。
旁边的丫鬟端着个痰盂儿,徐光启摆摆手,示意没有痰。
柳心的鼻子一酸,老爷子已经老成这样,赶紧上前给他抚了抚胸口,让喘气稍稍平和些,叫丫鬟端来一杯开水在旁边晾着,柳心轻轻地在徐老的后背捶了会儿。看开水晾的差不多了,用手在碗边试试温度,然后用汤匙给徐光启慢慢的喂进去,徐光启的咳嗦渐渐的轻了,脸色不那么苍白,出现了一点红晕。
柳心问丫鬟:“老爷子吃没吃药?这么咳,太医给看过吗?”
徐冀说:“父亲前段时间已经见好了,这几天有些操劳,昨天才又躺在床上犯了咳症,想请御医,父亲说是老毛病了,也没让家里去请。”
柳心的心里一下子愧疚起来,老爷子这次犯病应该是为了自己的事儿啊!赶紧叫丫鬟把明远叫来,让他跟府里的人去叫太医,看看有什么更好的药,明远赶紧去给买回来,不要怕花钱。
徐光启摆摆手说:“不要找太医了,都是老毛病,去南堂说一声就行了!”
南堂是西洋教堂,柳心知道现在南堂可能有西医,西医的用药效果应该比中医更快一些吧,就让明远赶紧跟着去南堂请人。
明远走后,柳心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拿出两套新长袍,还有几双自己做的棉鞋和单鞋。把其中那套带福字棉袍,和一双福字单鞋拿出来,让徐光启穿上试试。
昨天晚上柳心打开这个包裹时,看见有一个棉袍上划破了一条口子,这应该是在和郑国公争执的时候,不小心划破的。柳心看见划了一道儿,心疼的够呛,自己一针一线缝的,还千里迢迢波费周折才到了京城,这就弄坏了太可惜了。
和心纯一起琢磨了半天,后来在划痕处绣了一个万寿福字,这样看起来,没了划痕,倒添了点儿刺绣的典雅,娘俩看效果不错,就在鞋子上也绣了个小号的万寿福字,这样就配套了。
徐光启穿上新衣新鞋,手就摸着这福字,眼里都是笑意,指指剩下的长袍和鞋子说:“柳心,你把这剩下的都拿回去,给我都绣上这福字,看着喜庆,等我要是没了,就给我穿上这么一套,也不用穿那儿官服。”
“父亲,您…”徐冀张嘴想说啥。
“老爷子,您喜欢我就多做几套,您换着穿,您还要长命百岁哪!”柳心也忙抢着插话,冲冲徐老这话儿的晦气。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都七十一了,还有啥想不开的,咳咳咳,这该预备啥就预备着,你们也不用伤感,还是趁我明白多读些书,把这些好东西学到手,咳咳咳……”徐光启神色平静地冲着几人说。
柳心几人一时无语,屋里陷入一阵沉闷。
恰在这时,明远和徐尔默领着两个中年洋人进来了。
“徐光启,你又不舒服了!”年长的老外进来就焦急地说。
“我没事,就是让你们认识个,咳咳咳……”
“怎么咳得这么厉害,快把这咳丸吃了!”老外从随身的盒子里拿出一个瓷瓶,倒出两颗黑色的小药丸,塞到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