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提笔又在后面缀上:登州四品恭人柳心义父。
李老爷尴尬地明白了,人家看中的是柳心的名头,你写啥其实无所谓。
掌柜的奉上百两纹银全做润笔费,当然酒菜也免了单。
爷几个回到客栈,一下午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柳恭人这英雄事迹被以讹传讹,不觉中又高大了几分。城里的商家看李老爷也是生意人,也大开方面之门,欢迎李老爹共同发财。乡绅和商会的人还送了些乡仪,拜托李老爹转送柳恭人,以全泰安各界敬仰之意。
第二天起程,客栈掌柜的不但没收店钱,还遣小二在城里车马行雇了几辆马车护送几人到莱阳。
从泰安出来这一路上,到处可听到登州血战的传扬,柳恭人又时不时地被人提起。
爷几个倒是低调,无奈还有泰安的车夫。
到哪打尖吃饭,车夫先来一句:“你们不知道吧,这是登州柳恭人的义父!”把柳恭人义父的名头一摆,“啊,上座上座,来好酒!”大家是热烈欢迎,临走还送几车乡仪。
等到了莱阳县,李老爷一行那是二十几车东西排成一列,甚是壮观。
秦家岗
柳心春天里终于把番薯种到地下,温床育苗这时还没有塑料薄膜,好在柳心这儿还有火炕,种薯不多,慢慢育吧。
徐光启来信番薯已经按柳心的法子培育出来,头一次收获就得了亩产三千斤的高产,今年打算都种上收获时留种薯,明年就可推广开来。
柳心现在心里没负担,就按照育种法子,交给秦成管着,到秋收后留种薯,明年大面积种植。
秦家的生意快速恢复起来,而且借着这次大战的名气,快速在登州府打出名气,甚至分店开到了登州以外的地方。
秦家岗周围的村落举村来投献,柳心也没拒绝,登州府的粮税都要供应戚家军,柳心自然得多支持戚家军建设,至于自己是多缴税还是少缴税,已经无所谓,到时要是上交的税负少了,她就补一些。
秦家一松口,不到一个月,莱阳县大半土地就归到秦家名下,官面上二十万亩。
实际上这时机械化程度低,税负还高,开垦的土地并不是很多,还有大量的荒地,田边地头和山脚,林林总总。
柳心在二十一世纪是搞过规模经营的,规模经营的一个好处就是把各家各户的地边,地头都可以开垦出来,规模经营增加土地面积。
秦家组织集体播种,投献的二十万亩竟然种到了二十一万亩,新开荒了三万亩,预计明年还能开荒五万亩,这样秦家已经成为登州城最大的地主。
现在的秦家岗可是变了大样,随着登州城解困,秦家岗来人络绎不绝。
开始是县城内到这避难的,在这住过几天,过后大户纷纷送来谢礼,普通人家也都来当亲戚走动一二。
后来登州府内传言秦家岗把粮食都供应戚家军,自己没有存粮,柳恭人还倾家荡产给戚家军发军饷。
戚家军上下也表示柳恭人和秦家是戚家军的大恩人,看来传言不虚。
况且登州城血战,柳恭人带领秦家军相助,“活捉孔有德,保卫登州府”的喊声,全府城的人都听到了。
这下府城内的各界坐不住了,纷纷到莱阳拜访柳恭人。
一位致仕的五品郎中徐老太爷去了一趟秦家岗,回来后仰面痛哭:“柳恭人为家为国,培育出玉米作物,惠及登州,为登州存亡散尽家财,死伤众多秦家子弟,然秦家岗还是茅屋林立,恭人以四品之尊,尚栖二进小宅,房无雕梁画柱,院无鲜花树影,身无金缕佩环,我辈深受厚恩,不能报之一二,终日玉阁美妾相随、锦衣玉食相伴,有何颜面存活于世,我辈愧矣,愧矣!”
徐家众人接着大肆采办,相助秦家岗修缮。
有了带头的,府城内更是商会士绅频频出资,襄助秦家岗建设。
从府城到县城二百多里,这商队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把柳恭人和秦家军的大名就传扬开来。
看到府城都来支援秦家岗建设,县城觉得柳恭人更是本县的大恩人。
一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送青砖的、送木料的,送青菜的,还有的青壮汉子进来就上手干活,秦家岗一派繁荣忙碌的景象。
原本秦家岗离集镇十里路,现在几乎连在一起了。
路两侧一排顺道的青砖二进小院落成,秦家各户都陆续搬进去。
秦家岗原址房屋进行维修,屋顶加了青瓦,是秦家的下人房。
秦家岗的西侧占地百亩修了一座青砖亮瓦的五进大宅,门上挂着大扁:“秦宅”,气势磅礴,威风凛凛。
秦宅南面东西又规划了演武场和库房。和张庄相连,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小集市,各种小生意在这儿进行,和集镇一争高低。
李老爹一行从莱阳县城往秦家岗走,路上行人听说是柳恭人的义父一行,人人都热心带路,等到了集镇,就有前头送信的人到柳心那报了信。
柳心领着明远明珠柳梅穿戴整齐,后面跟着宅里的下仆往出迎,这一路秦家众人得到信儿的也都自觉加入了迎接队伍,结果在离秦家岗四里远的的地方相遇时,每一边都有几百人相随,场面很是壮观。
柳心领孩子上前见礼,李老爹也把李晚坤李木川李木周介绍给柳心,双方又是一阵见礼客套,二十几辆马车的押车的,也都下车向柳恭人见礼,自报名号,都是哪州哪县的士绅名士和富豪商贾,众人一听,更是觉得各州府来人,与有荣焉。
一行人浩浩荡荡把李老爹一行迎到秦宅。
第45章 放松()
秦心纯在柳心这儿住着,白天还好,晚上经常梦魇。
柳心在二十一世纪从小就经常梦魇,最后噩梦缠身四十载,一梦之中回古代了,她明白那滋味非常难受。
心纯现在的样子,柳心不放心,就把明珠挪出去,让心纯和自己睡。
正月里回到秦家岗后,柳心觉得恍如隔世,自己坚不可摧的心,在遭遇这次九死一生后,不知不觉裂了一条逢,自己变得脆弱了,半夜经常惊醒,害怕孤独。
这段时间因为惦记心纯,再加上处理这样那样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睡眠才稍好了些。
自己到这儿三年了,神经崩得紧紧的,特别是这一年多,差不多是殚精竭虑,柳心就想给自己放个长假,睡它几天几夜,然后出去走走,看看江南的小桥流水,见识下秦淮河的纸醉金迷,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要做,总之不这样苦逼地活着。
正想着江南,江南的李老爹来了,风尘仆仆。
知道登州出事,没有先到亲生女儿晚春那儿,先到自己这儿来了,柳心这心里暖暖的,心情出奇地好起来了。
柳老爹柳老娘虽然也关心柳心,可总差了那么一点儿什么,柳心对他们可以送吃送喝送钱花,可心里就是亲近不起来。
李老爹其实只见过一面,剩下就是通信了,可心里就是互相惦记着,觉得是亲人。另外一个有这种感觉的人就是徐光启了,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就是这样奇怪。
柳心现在就想好好地陪陪李老爹。
早上吃完饭,李老爹要去看望一下秦三爷,也就是秦坤元他爹,这是秦家最老的长辈了。
柳心穿了件宽松的长裙,把头发用一根银簪子一别就要出门。
美玉说:“恭人,您戴个金步摇吧,还有这个玉镯也戴上。”
“我什么也不戴,麻烦,这多清净,你在家吧,不用陪我。”柳心冲她摆摆手。
秦三爷老弱的已经下不了床了,一个小丫头和一个粗使婆子刚给老爷子收拾完,柳心一行就进了屋,三爷眼睛眨眨,看出是柳心,挣扎着想起来,可终究是没有力气坐起来。
柳心过去拽拽被角,示意他躺着就行,然后介绍李老爹一干人。
李老爹和晚坤上去见了礼,木川木周随着明远明珠跪在地上给老祖磕头问安。
秦大娘忙招呼孩子起来,热情地邀请:“恭人,今天就在这儿吃吧,我让你大伯好好办置些。”
“行,今天就在这儿吃,不用咋办置,我爹他们在江南啥都吃过,今儿个就吃咱农家饭菜,把家里的母鸡杀一只炖上就行。”
午饭摆了三大桌子,秦坤元和几个儿子陪着李老爹和李晚坤,孙子陪着明远木川木周,女眷陪着柳心。
秦家也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秦坤元和李老爹天南海北地聊着,喝着烧酒吃着鸡肉。晚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