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平时也没法穿,现在只能装到箱子里。
这些东西都是无尽尊崇不能损坏的,让秦大娘带几个下人把西厢打扫出来,摆上香案把诰命供上,这一箱子服饰也放那屋,吩咐下去谁也不能去西厢,那是家里的禁地。
柳心在这后院忙乎了一阵,秦大娘来告诉柳心:“二小姐,族长他们还在前院客厅等你哪。”
“啊,他们还没走?”
柳心也顾不上在收拾东西了,和秦大娘来到前院。
呵,这满院子都是人,看见柳心进来,众人齐齐见礼:“恭人好!”
柳心一下愣住了,这是哪出呀!
听到声音秦坤元秦富他们从客厅里走了出来,到柳心面前也是施了礼,口称“恭人!”
“大伯、大哥这是为何,折杀我了!”
柳心急忙伸手扶住秦坤元和秦富。
“恭人,礼不可废,我秦家从今天起也是官宦之家,自然要有官家的威仪,不能让人小瞧了去,从今天起全族上下都要以恭人相称。”
“是,我们记下了!”众人齐声答道。
柳心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众人又回到客厅,秦刚、秦牧、秦槐都在座。
这几个人现在还有点像在梦里,特别是秦刚,根本没在衙门里当过差,现在突然成了县丞,完全蒙了。
实际上从这次封赏也能看出,皇上更是看中粮食,秦刚才能得到如此幸进的机会,秦牧秦槐主要是账目钱粮上的功劳,不过不管怎么说都升官了。
秦坤元笑的满脸褶子都开了,“恭人,今天我秦氏一族不但出了四品的恭人,还有几个子弟也成了八品九品官,这是我族开天辟地的大事,我和你大哥商量下,不耽误衙门的事儿,咱们明天就开祠堂祭祖,再找戏班子唱七天大戏,也好让人知道我秦家已经成了官家。
柳心的诰命服饰才放起来一天就不得不拿出来,几个小姑娘帮着柳心穿上朝服,带上头冠。
柳心觉得脑袋沉沉的,不得不抬起头提高脖子的支撑力,这才明白诰命夫人为何都高高在上颇有威仪,不低眼瞅人,实在是低头太累得慌,还是端着点好受一些。
秦牧秦刚和秦槐也都把八品九品的朝服穿上,都满是威仪。
柳心打头,秦牧、秦刚、秦槐错后一排,之后是秦家众族人黑压压跪在祠堂列祖列宗牌位前。
秦坤元颤巍巍的祷告秦家这天大的喜事,然后把准备的丰盛供品一一供上,众人磕了三个头,柳心起身上了第一炷香,秦牧等人随后,众人一一上完香离开祠堂。
戏班子已经在柳心院子门前已经搭起戏台,装扮完成就要粉墨登场了。
看柳心一行过来,台上台下齐齐跪下,异口同声:“为恭人道贺,为经历大人道贺、为县丞大人道贺、为主簿大人道贺,为秦氏一族道贺,愿各位大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柳心招招手,“看赏!”
秦伯把早准备好的二十两赏银拿出来,戏班子齐声道谢,这才鸣锣开场。
大戏没唱多大会儿,王天书和张云白就到了。
柳心和秦牧等人回到客厅,大家都是自己人,也没那么客套。
王天书一个月后赴任就可以,登州府衙离这儿不过二百多里,两三天就到了,也没啥和张云白交代的,现在就乐得清闲。
张云白对衙门里的事儿都一清二楚,也不差在这儿一时半会儿,这不今天就赶来给柳心道贺了。
柳心对别人也没啥嘱咐的,就是秦刚这贸然当上县丞,不大适应。柳心就嘱咐他多跟张云白学学,况且秦牧还在县衙,一个县最大的几个官都是自己人,这就没啥避讳的了。
也不知道崇祯皇帝咋想的,这兄弟俩在一个衙门里当官,不用说也得官官相护了,况且这县太爷还是他们秦家的女婿,这莱阳县秦家不是可以横着走了。
实际上柳心还没想过登州府知府正四品就是全府最大的官,她也是文职四品,也就是说除了知府,在登州地面她也可以横着走。
大戏开始唱,登门道贺的人越来越多。
先是本县的县衙吏员和乡绅大户,然后就是附近的知县士绅,府衙的一干人。
等大戏唱到最后一天的时候,连登州知府和戚家军都给送来了贺礼。
开始的时候柳心还有些郑重客气,下人们也手忙脚乱,等到送礼的人官职越来越大,柳心穿朝服戴头冠也越来越习惯了,往那一坐这四品恭人的威仪足以震慑来人,下人也都平气凝神端起了四品府邸的架子,待人接物丝毫不差。
大戏唱完,柳心整理些礼品单子,短短几天受到各种贺礼折合起来竟然近万两。
哎,在古代当官真是能发财呀!
第32章 收人()
秦刚和秦槐已经去县衙上任,秦牧再过几天就要和王天书一起到府城。
这出去做官的就得有些应酬,明朝还重礼仪规矩,再不能想以前一样一个人在外,怎么也得去些家人仆从。
秦家从一个农家贸然蹿升起来,此时底蕴不足人手不够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秦牧、秦坤元、秦富和柳心坐在客厅里,合计着秦牧他们三个上任得用多少人。
秦牧和王天书上任,府同知是有官衙的,秦牧这个府经历在官衙里也会有一个小院子办公,在衙门里至少也得带一个文书一个小厮和一个丫头平时跑腿伺候着。
家人要去就得买个院子,有门房、车夫、迎来送往还得有一两个小丫头伺候茶水,这怎么也得六七个下人。
秦牧还想把生意带过去,媳妇孩子就不能像以前一样抛头露面的当伙计了,这还得带几个伙计和掌柜,自己就得需要十多个人。
秦刚是县丞,按规制得在衙门里住。知县一个院子,县丞一个院子比邻而居,有个四、五个下人就料理开了。
秦槐是典吏,在衙门里虽有办公场所,住的地方就小得多了,家人还得买个宅子,而且和秦牧一样铺子里也得用人,至少就得七八个。
这么一算就得二十多人,而且不仅是做粗活的,还得有懂业务的。
秦家全族目前的下人只有秦富和柳心收的这三十来人,而且这些人老的小的都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做些粗活不堪大用。
只能再买人了。明代法律上禁止蓄奴,除了官府获罪为奴对外贩卖外不许民间养奴,但许多官宦、豪富之家,多半蓄有男仆女婢。买卖文书以收养子养女形式出现,文书规定被收养人和本家断绝关系,由养父母主宰生死嫁娶,实际也就是奴仆,他们大半用在家内使役。
要是想收成年男子耕种,被遣往庄田耕种的便由奴认为佃,采用古代“免奴为客”的办法,但与主人仍保持主奴关系,成为佃仆。”
这几天有不少人来族里透话想拿土地来投献的,秦坤元说话间也把这事拿出来让柳心拿个主意。
到了明末赋税越来越重,很多农民为了逃脱重赋就把土地献给权贵,以图得以依靠,从自耕农变成佃农。
这时只要一个有功名的秀才都可以有免税的特权,当官的名下挂着千八百亩地是正常不过的,也没人敢来收你的税,官场上大家都相互给个情面,花花架子抬轿子的事司空见惯,此时土地兼并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秦家岗被奖赏免税十年,族里和村里亲属的地不用操心,都在免税之列,这次都是外村一些关系的请托。
秦富脑袋反应快,就把仆从的主意打到这些人身上。
想来投献的,可以呀,但得签了文书做佃仆,这样成年男子做佃仆,家里的闺女小子就在府里当差。
柳心对这种买仆的事还是心理不适应,嘱咐秦富不要勉强人家,也不要多收人,毕竟莱阳县张云白和秦刚秦槐都是刚上任,自己收人收地太多,会影响到全县的税负徭役,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政绩的。
秦富办事效率高,两天功夫就把事办完了。
收了二千一百亩田地,一百八十户佃仆,分别记在柳心及秦刚等四人名下,其中王家屯、张庄更是举村来投。
上次花钱救命的好名声在两个村传扬开来,而且听说了本来吃不上饭的两家人现在在秦家吃得饱穿得暖过起了好日子,人人羡慕自己怎么没有这样的好命,没多久秦家岗出了四品恭人和好几个八品九品的官,锣鼓喧天七天大戏唱下来,莱阳县内就家喻户晓了。
这两个村都不大,还没有甲长什么的,村里的几个长辈就偷偷找到张王两家人,看能不能给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