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想买地?”
福王心里一核算当年赐给他时一年的出息还真不少,可是这几年兵荒马乱加上连年有灾,还真没有多少出产,而且弄不好到时候庄子上的人没粮吃,到王府面前和他求救就血本无归了,简直就是鸡肋!这要是卖了地,还真是便宜了!
“王爷,我会种地啊!一亩良田多少银子?”
朱常洛咬咬牙伸出一个手掌。
“五两?”柳心心里一喜,因为要出五两真的不多,秦家岗那边怎么也得八九两的。
福王看柳心沉思,心想这价要高了,没等柳心说话,赶紧把五个指头缩回来两个,说着:“三两!”
“三两?”
朱常洵瞅瞅又收回一个手指头。
柳心眼睛都瞪大了,心说这王爷是不是有毛病啊,一亩二两,开玩笑呢,不过这便宜不占白不占,柳心赶紧说:“王爷,能卖多少,我都要了!”
福王爷当时封地就是两万顷,相当于二百万亩,福王倒是想多卖些,可是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口,于是伸出两个巴掌。
“十万亩,好,我都要了!”
“你能不能再多买点儿?”
“多买点儿,我再买十万亩!“
”好!”朱常洵脸上露出了笑意。
柳心心里乐开了花,金明在旁边看着,心里都快滴出血了,心说我的王爷呀,二十万亩就这么贱卖了,好几十万两银子没了,可现在他什么也不能说,因为这每年的地价全府上下都严丝合缝,从大管家那儿严格控制了产出,每年都是管事的占大头,给福王小头,这一年多,金明更是深知其中的奥妙,当然次次哭穷,比大管家捞的还多。
现在到了这个时候,他看着眼红也不敢发声,只能乖乖地回去拿出了账本,连带一些地契拿了出来。
福王从那堆地契中挑出二十万亩,都是靠近山东地界的,还别说朱常洵还是够爽快的,这些地还真是良田。
给完地契,福王想了想,又把账本递过去,然后对金明说:“把这些庄子下人的身契也拿来,让柳淑人一起收了吧!”
“王爷,王爷,这,这不妥吧,那可都是咱府里的奴才,咋能给了人,王爷!”金明在旁边都要晕过去了,心说这王爷是不是傻了!
“啰嗦什么,你还反了天了!”朱常洵狠狠地瞪了金明一眼。
“是,王爷,小的现在就去办!”金明哆嗦着出去了。
做了笔交易,柳心和福王可是亲近了不少,俩人都是暗自惊喜,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一场抢人风波就此结束,柳心把两万亩土地自然分给了原农户,剩下的二十万亩自己所有。
柳心和徐老夫人出了王府,朱常洵在旁边亲自相陪,三个人连说带笑地走了出来。
在王府外边的几千人,看见三个人这幅神态出来都面面相觑,不过柳淑人出来了,自然福王府外面也干净了。
第197章 又一个家()
福王抢人风波之后,吴维城就返回了开封府,而徐老夫人被福王留下住一段,柳心也挽留老夫人在这待几天,好让她替克鲁尽尽孝。
柳心和福王的误会刚解除,徐老夫人也想在其中做个中人,缓和下双方关系,这样徐老夫人就住下来,在王府和秦家来回溜达。
因为徐老夫人的关系,柳心又和福王见了几次面,现在大家已经成为了亲戚,自然话题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这一接触,柳心颠覆的了自己的一些认知,其实福王除了有些骄纵,其本身还不算过于坏,只是这些年手下人被惯坏了,多是狐假虎威,而他沉迷于酒色其实很多事都不知道。
福王的家底很大,产业也多,钱财也不少,可却没有好人给他经管,结果大量财物流失,不少都进了狗腿子的腰包,以前也没人给福王讲,这和柳心一聊天,福王才知道自己这些年实际是个傻子,原来自己被手下人给糊弄了。
柳心既然给福王提了醒,自然给提了合理化建议,福王也感谢柳心,很多产业更是想让柳心参股进来给管起来。
柳心自己分身无术,忙乎的有些焦头烂额,一时真不知道从哪下手,不过好在她很快发现了管这事的合适人选。
这次事件中,胡玉儿意外地找到了父母。柳心回来后,和胡家人见了面。
开始和柳心见面时,胡家夫妇都很拘谨,只是一个劲儿向柳心道谢,后来还是胡玉儿在旁边不时的插话,双方才逐渐打开话匣子。
胡老爹原名胡忠先,前些年做过皮毛粮食和酒楼生意,胡妈冯氏也是商户人家出身。别的方面不说,但对于经营管理还真是有不俗的见识,眼下只是落难了,要是有银子很快就能支撑起来。
柳心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这下发现了胡老爹可真是太及时了,自然不能错过,何况胡老爹他们正是在危难之时,也是需要找事做的。
胡玉儿是客居秦家,现在家人团聚自然就要搬出去另立门户,柳心直接在秦家附近买了一个二进院子送给了胡家,害怕胡老爹情面上过意不去,柳心和胡老爹进行了一番长谈。
最后结果是胡老爹被任命为秦家河南商业的大管事,帮助柳心管理和福王合作的产业和秦家将要在河南铺开的买卖。而柳心负责给胡家购置宅院,安排衣食,而且还有买卖获利的一成。同时柳心给王天书去信,让他帮助把当年胡家的案卷重新审理,还胡家一个清白。
胡老爹知道柳心是在帮助自己,感激的痛哭流涕,不过他也不执拗,立刻接受了大管事的差事,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柳心和福王闹了这么一场,结果出人意料的得到了二十万亩土地,而且涉及到了十来万佃仆,这摊子可就大了。
这么些土地和秦家在山东登州的土地规模可有一比,而这佃仆是比秦家岗还多的大工程,柳心一下子又回到当年在秦家岗创业的状态,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河南府已经有了杂学院,这给柳心提供了助力,再有秦昌明也让柳心给留下,不急着回江南了。
柳心顾不上干别的,赶紧先安排人把土地和人数统计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各庄子的土地和人员划分清楚,以前庄子都是小庄子,基本以一个小村作为单元,庄头过百,管理混乱。
柳心把连片的土地进行划分,重新开始以一万亩为单元,划定了二十个大庄子,每个庄子暂时从以前的几十个小庄头中推举出一个比较有威信的任大庄的庄头。
柳心在杂学院抽出四名农学学员,担任分庄总管,每个分庄总管管理五个庄子。而柳心自己变成了农庄大总管。每天让秦昌明帮他做各种的计划和安排。
趁着农闲,每个庄子组织青壮到杂学院进行学习培训,又从登州杂学院调配一些人手,在每个庄子开设杂学院的分院,组织庄子的人识字读书和进行技术培训。
二个月后,各个庄子已经理顺,并且种上了新的番薯。
柳心又把王徽在山东造的各种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也一股脑儿的都搬到了河南,整日田地里一片忙碌,到了秋天,番薯获得了大丰收。柳心组织人手在抢收后,在各个庄子中修上了储库,按现在农庄的标准进行了种子储备。
柳心这一忙乎,相当于在河南又建了一个家,而且还是个大家,产业也多,家底也大。
崇祯的案头每隔几天便收到福王在河南的消息,这是多少年的规矩,不论怎么说,福王当年毕竟有过太子之争,崇祯父子几人从没放松过对福王的监视,可这些年福王还真没出现过反叛的迹象,所以崇祯这几年基本上都是隔段时间才看一遍最近消息。
这几天有时间,崇祯把厚厚的一摞福王的折子拿出来,想看看福王这几个月干了什么事。这一看不要紧,这福王的消息哪一项都没离开过柳心,柳心的消息比福王的还多。
崇祯坐在御书房,用手揉揉太阳穴,他有些头疼,从认识柳心开始,这个女人就是个大麻烦,太能折腾。有时好的不得了,崇祯都跟着感动,有时事情又做的让崇祯心烦。
现在秦明远已经是驸马爷,秦家也算是和皇室联姻,从皇室姻亲这个角度来说,崇祯是特别讨厌皇亲国戚做大的,要不为什么他总训斥田宏遇,对周皇后的娘家也是要求甚严。
从心里来说,崇祯是希望柳心老老实实待着的,可柳心又不是别人,她这些年虽然是女子,但是她还不是一般的女子,崇祯总觉得看不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