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四千人都是刚加入整齐王队伍的,只有领头的高大新是整齐王队伍中的老兵。
这是他们第一次出任务,大家没有武器,只能仗着人多成事。现在看来虽然辛苦点,但毕竟事办成了,众人还是挺开心的,就打算在这多歇会儿,高大新也没反对,吃了点干粮就在地上和衣眯一会儿。
“起来起来吧,都歇一个时辰了,快点赶路!”高大新扯开嗓子喊起来。
众人从地上爬起来,刚要赶马车上路,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响起。
“不好,快点赶路!”高大新脸色一变,催促大家。
“你们走不了了!”随着一声大喊,一队全身甲胄的官兵围了上来。
“官兵!”高大新喊了一声,心说坏了。不过还是大着胆子问:“你们是哪里的官兵,有事好商量,开个条件,我们借条道。”
“哈哈哈,流寇和边军讲条件,可真是奇闻!”对面络腮胡子的军汉大笑着看向高大新。
“边军?麻刚不是说好的,不找我们麻烦吗,你们怎么乱了规矩?”高大新满脸不忿地说。
“哈哈哈,果然是麻刚那狗东西捣的鬼,告诉你们,我们可不是麻家军,我们是王家军,爷是王宝子!”
三四千手无寸铁的人对上一千多彪悍的边军,自然是毫无胜算的,不到两刻钟,几千人就成了俘虏。
“兄弟们,打道回府,咱们给钦差大人送份大礼!”
第155章 王宝子投诚()
米脂出事,一时震惊了延安府。李知府再次赶到米脂,诚惶诚恐地对钦差大人表示慰问,并邀请钦差大人入住府衙。
孙传庭表示米脂的事情未了,暂时还不能离开,李知府赶紧抽出府衙的大半衙役来米脂保护钦差。
麻刚也亲自来了米脂一趟,表示已经派出边军,在全力追查贼人下落,一定会给钦差大人一个交代。只是贼人忒狡猾,目前还没查到踪迹。
两天后,巡抚甘学阔来到米脂,和孙传庭见面,密谈了一会儿离开。
甘学阔走后不久,孙传庭轻车简从,出了县衙,亲自去视察米脂垦荒情况。
孙传庭在田地里转了一圈儿,甩掉身边的外人,只带着李二等几个亲近的随从,来到了一个树林边。
此时树林里已经等候了七八个人,看见钦差大人到来,一个络腮胡子的军官,上前一步跪下请安:“延绥镇副将王宝子给钦差大人请安!”这人正是麻家酒宴那晚闹事的王宝子。
“王副将免礼吧,不知你这般大费周折寻找本官,到底所为何事?”
王宝子抬起头,用眼睛扫了扫四周,沉声说:“钦差大人,这七八个人都是我最亲近的兄弟,绝不会走漏了风声,番薯我们找到了,那三千多贼人,已经被我们擒获看押起来。贼首高大新已经服罪,就在旁边树林,钦差大人要见,我立马给他押来。”
“王副将,追回番薯,擒获贼人,岂不是大功劳一件,你应该正大光明向我请功,却为何偷偷来见我?”
“钦差大人,下官有不得已的苦衷,所以才拿这份大礼,向大人陈情,希望能为下官主持公道!”
“好,我先看看贼人与番薯!”
孙传庭随着王宝子等人,穿过一片树林,在一个隐蔽的场所,又有几十个官兵,压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大汉。
孙传庭问了几句,大汉也老实回答自己叫高大新,是整齐王的人,因为接到了麻刚的传信儿,知道米脂有番薯,才前来抢劫,守门官王二就是他派人混进城给杀了,代替王二开了城门,才进的城。
孙传庭问:“你说是麻刚给你们送的信,可有证据?”
高大新摇头说:“证据倒是没有,是整齐王亲口告诉我的,不会有错,请大人饶了我的狗命!”
这时王宝子在旁边接上话:“钦差大人,这些年麻刚和流寇以及鞑子勾结的证据都在这儿,请钦差大人过目。”
王宝子说完,旁边一个手下打开一个陈旧的大包,里面尽是账册、字条、书信。
孙传庭拿到手里,简单的翻看了几样,顿时明白了,这些证据再加上甘学阔给自己拿来的,可以说麻刚死十次都是足够的。
孙传庭把证据收好,又让王宝子带路,到附近看了看收押的三千多贼人,又到一个山洞看到了一大推番薯,估计下数量,恰是县衙损失的分量。
孙传庭看完,把王宝子叫到一旁,低声说:“你等有何冤屈说来听听?”
王宝子一听,知道这是孙传庭想过问自己的事,忙跪下磕头行大礼:“钦差大人,请为我王家做主!”
原来王宝子所在的王家,是麻家之前的边镇大佬,王宝子的爷爷,当年是麻贵的上司,麻贵也是靠着王家,才一步步在边镇站住脚。麻贵翅膀硬了,没有对王家感恩戴德,相反却动了杀意,先是鞑子入关时,救援不力,使王宝子的爷爷陷入险境,阵亡了。后来王宝子的父亲,也是在军官的排挤下丢了性命,麻家和王家正式结仇。
到了王宝子这一代,王家和麻家已经水火不容,王宝子和麻刚更是针锋相对,虽然实力上麻家是占据了上风,边镇的高层官员都是麻刚的人。可是王家这些年根深蒂固,虽然老少连连受到重创,但是根基还在,边镇的将士和中低层官员,大体还是王家的。所以麻刚还不敢和王宝子直接动手,这才有了孙传庭在麻家赴宴,看到的那一幕。
那天王宝子借着酒宴闹事的机会引起钦差大人注意之后,就派人注意了孙传庭的行踪。
米脂出事的那天晚上,贼人还没进城,王宝子就得到了线报,赶紧调集自己的亲信人马,偷偷的往米脂赶,结果在城外一百里追上了贼人,把他们缉拿归案,秘密安置在此,又找了甘学阔从中牵线,才有了今天和孙传庭相见的事。
孙传庭听王宝子所讲,沉思良久,开口问道:“你王家,可做了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和鞑子和流寇有没有什么联系?我要你说实话,要不别说我帮忙,弄不好对你麻家倒是一场灾难。”
王宝子抬头正色说:“钦差大人,我今天能来见大人,就是因为我王家世代清白,断没有做过那猪狗不如的事情?如若有些隐私,那也是当年为了养兵,也吃了些空饷,不过绝没有做过朝廷不容之事!”
“好,这件事我接了,不过我不能立时给你报仇,甚至暂时还得要你们受些委屈,不能声张,你可能答应?”
“我王宝子不是混人,钦差大人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王家已经感激不尽,既然这么多年都等了,还差这一时吗?钦差大人但有差遣,我王家无不听从!”
孙传庭和王宝子商量一番,把这些贼人和番薯暂时放在王宝子手里,随他扩些兵力和田地。
随即孙传庭回到县衙,连夜把边镇的查访情况写成了奏疏,小张公公一同联名,让人以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第二天孙传庭召集了延安府城的李知府等人,表示自己即日返京,大家在延安府要专心农事,不得怠慢。
孙传庭接着又返到边镇,把甘学阔和麻刚叫来,宣布边镇兵备检查已经完结,自己择日将回京复职。劝勉甘学阔和麻刚要勠力同心,专心边镇军务,另外还要追查番薯下落,密切注意整齐王那边的动静。
五日后的黄道吉日,在边镇上下的热情相送下,带了几大车程仪的钦差仪仗队伍缓缓离开。
待出了边镇地界,孙传庭和俞家军会合,撤了钦差仪仗,悄悄潜伏在陕西边境,等待皇上的指示。
第156章 山西八大家()
山西太原范家。
范斗这段时间,真真是上了火,几十万斤的粮食,每天都得组织人翻晾,虽然天已经见凉了,损失的程度可能会减少,但是鞑子戈尔塔还是没有消息,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他们范家能从山西一个小商贾迅速发展起来,还不是因为每年和鞑子走几次货的关系嘛。可是这次准备的货,本来说好的几个月前要来运走,可是范家和山西其他几大家按照约定时间派人去陕西接应,却没有戈尔塔的影子。
范家这些粮食足足五十万斤,再加上库房的药材,成本也有几万两银子。虽然范家非常富豪,但几万两也不是小数目,何况鞑子是范家最大的客户,这涉及到以后的生意接续问题,范家怎么能不上火。
山西和鞑子有生意往来的其他几家,也不时地到范家来商量,他们也在犯愁。通过几年的贸易,以范家为首的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