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花献佛,醉翁之意不在酒。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可学着这种方法邀请别人。为自己办事。
第14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三节反复催问,不给对方拖延之机
迷你场景屋:
所求之人并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问话故事会:
赵普是宋朝的大臣,他曾经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是个性格倔强的人。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位官吏:“皇上,孟飞是一名难得的贤臣,他已为官多年,您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他晋职的事情了?”
因太祖平常不喜欢这个人,对赵普的话没有理睬。赵普没有灰心,他觉得自己是一心为公,并没有做错。第二天上朝,赵普又向太祖提起这件事,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
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皇上,孟飞的事您考虑得如何?”
赵普三天接连三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了。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了地上。
令人吃惊的是,赵普默默地将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赵普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不动。
太祖真是无可奈何了:“若我不同意,这次你会怎样?”
赵普面不改色:“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这是一条古训,谁都不能更改。皇帝怎么能以自己的好恶而无视这个原则呢?”
听了这话,太祖知道没法不答应他了,只好准许了赵普的奏请。
妙问解疑:
求人办事历来是件难事,尤其是面对“难啃的骨头”的时候。有些人之所以难以请动,肯定有某种原因。例如故事里的宋太祖,赵普向他推荐的人正是他讨厌的,面对这样的人,他怎么能够轻易答应呢?但赵普又是个非常执著的人,不答应他,他就使出了反复催问的一招。
反复催问就是紧抓一个问题不放,没有获得满意的回答,就一直问下去。
在求太祖准许自己的奏请这件事上,赵普一共追问了四次。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追问的程度越来越深。他之所以这样不放弃,是因为他知道不能给太祖一点拖延的机会,一拖延,事情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小很小。而求人办事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抗压,遇硬不怕,逢险不惊,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喜怒不形于色。
当然,赵普也摸清了太祖的心思。太祖之所以不答应自己,不是因为孟飞的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不喜欢孟飞。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断送一个人才的前程,是赵普不希望看到的,这也是支持他不断追问下去的原动力。
赵普对太祖的四次追问完全是对事不对人的,没有丝毫的恶意,只是想给国家推荐一名良臣。太祖最后答应他,也是因为看懂了他这份心思。
生活中求人办事的时候,遇到一时的阻碍在所难免,此时万不可气馁,像故事中的赵普一而再、再而三地锲而不舍,事情就总有办成的一天。
第15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四节他人之口问出的真言
迷你场景屋:
新人怎样向领导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问话故事会:
小张是刚上班不久的新人,这一天因为工作需要,他得向另一个部门的王主任询问某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小张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自己毕竟是新人,直接问领导某事显得不恭敬,但是项目的事今天必须得问清楚,小张就只好硬着头皮问了起来。
“王主任,有件事想问您一下,您现在手头上的这个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
一看是小张,王主任就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敷衍道:“快了,快了,急什么?”
“不是我急,是公司急,所以能不能把项目的进度跟我说一下?”
小张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催,王主任就是一副怠慢的样子。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小张想起了赵经理,就又跟王主任说道:“王主任,可能我刚才没说清楚,是赵经理让我来问项目的事,他很急,您看能不能跟我说一下?”
一听是赵经理让问的,王主任马上不一样了。
“噢,赵经理啊,好,好,我跟你说一下。其实也不是怠慢你,只是我也很忙,你知道的。”
“行,那就麻烦王主任了。”
“不麻烦,不麻烦。”
妙问解疑:
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跟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新鲜感和陌生感,这个时期说话就要注意分寸。面对领导,尤其是求领导为自己办事时要特别注意。
例子中的小张是个工作不久的新人,他尚未打通各种关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有些棘手的问题:向一位领导询问项目的进展情况,即让他向自己“汇报”工作。按常理来说,项目进展得如何,是由领导问下属的,这种关系颠倒就给小张带来了麻烦。一五一十地问,有可能得罪领导,不问又完不成任务。
开始,小张硬着头皮去问,效果不佳,王主任根本不怎么理他。原因只有一个,他资历太浅,根本引不起对方的注意。当他假说是赵经理让他来问的时候,王主任就大变了模样,突然变得积极、配合了起来。赵经理是自己的上司,他哪敢怠慢呢?
在这个过程中,王主任有一个由不配合到配合的心理变化,变化的诱因就是小张搬出了赵经理这张大牌。“一物降一物”,如果不提赵经理,小张不会很快得到对方的答复。
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当遇到一些确实难办的事情的时候,不如借他人之口,行自己之事。小张问王主任工作,是“颠倒”级别;赵经理问,则是顺理成章。王主任的心理变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可以对新人不重视,却不能对领导不尊重。
假借他人之名,虽然是假的,却不是欺骗,是为了让问题尽快解决。有时求人办事不方便直说,就让第三方替自己说。借帆好远航,学会这点,求人之时就会少了许多麻烦。
第16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五节激将法里的心理攻防术
迷你场景屋:
面对傲气十足的人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激将法,达到让其为自己办事的目的。
问话故事会:
美国房地产商约翰逊打算盖一座写字楼,手里的资金不是非常充裕。想来想去,他决定先用已有的100万美元开工建设,剩余的300万找银行贷款。
100万美元很快就所剩无几了。一天,他正好和某著名银行的主管一起吃饭,约翰逊就说起了贷款的事。
“我之前已经和你们银行的高层领导谈过,他们说我的贷款没有问题,不知进展如何了?”
“领导还在考虑,毕竟300万不是个小数目。”
“我现在急着用钱,最好今天就能得到消息。”
“你在开玩笑吧,我们还有很多程序没进行呢。”
他边说边点起一支雪茄,用手指了一下桌子上的一摞纸,眼神里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喏,这些是需要填的申请表,你一张都没填啊。”
听了这话,约翰逊笑了笑:“你不是贷款业务的主管吗?300万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大数目吧?我只是想知道最新的进展而已,你连这点权力都没有?”
听了这话对方心头一震,他竟然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力。约翰逊看出了对方的变化,心中暗喜。
“如果你真没有这个权力,我也不难为你了,我还可以找别人是不是?”
“等等。”对方猛吸一口雪茄,“我去给你问问,你在这等着。”
过了一会儿,那个高傲的主管微笑着回来了。
“还是主管的权力大,我刚把你的事说出来,那人就说办得差不多了,三天之后应该可以了。怎么样,这次你知道我的能耐了吧?”
“那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点。”
妙问解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求人办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点。即使开始还摸不透对方的秉性,也要在交流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抓住对方性格里的弱点,以语相激,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