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某:不是,他们从没去过,我也不想让他们去。
检察官:不想让他们去?为什么?
听到检察官的这句话,王某说话突然结巴起来,但他又迅速恢复了镇定。
王某:因为因为他们的身体不好,我们住的地方也比较偏僻,不好找。
检察官:他们去你那里的那天,是拿着刀或者其他的凶器去的,是不是?
王某:当然不是。
检察官:他们进入房间后是直奔厨房去的是不是?
王某:不是,是直奔客厅去的。
检察官:那么也就是说你女朋友的父母第一次到你们租住的房间,进门后直奔客厅,而且比你更熟悉厨房的位置,清楚地知道厨房中所有物品的摆放位置,是不是?
说到这里,王某的脸上已经渗出了冷汗。凶杀现场就发生在王某出租屋的厨房里,凶器是菜板上的菜刀。之前,王某一直被法官的问话问得不知所以然,没想到对方是想问厨房的事情。
王某:法官,我认罪,我熟悉厨房的路,我知道菜刀放在那里,是我先动的手,我后悔啊
妙问解疑:
面对犯罪嫌疑人,想知道他们真实的作案动机并不是容易事。一开始,王某歪曲事实,说是对方先动手,自己是被迫反击的。如果检察官直来直去地问“你为什么撒谎,为什么不说实话”,王某还是会隐藏下去的。这样的质疑对他没有任何作用,于是检察官用引导性问话问出了他的真话。
检察官从女友父母是不是经常去他所住的出租屋,到双方谁更熟悉厨房的位置以及里面的摆设,都问了个周详。王某之前已经说了,女友父母从没去过自己的出租屋,既然从没去过,对里面的情况肯定非常不熟悉。这种回应,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王某比对方具备更有利的行凶条件。所以,当检察官最后问到女方父母即使是第一次去也能熟练地找到厨房时,王某的脸上已经吓出了汗,他装不下去了。
检察官一直没有问王某为什么说对方先动手,但通过一步步引导,最后让王某自己说出了他比对方更熟悉厨房的位置,知道刀放在哪里。问出了这些,案子不就一清二楚了吗?
第4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一章问话场景1:问话无处不在
第三节进来吧,你将被神奇的问话催眠
迷你场景屋:
催眠室或有催眠师的地方。
问话故事会:
圣诞节前夕,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昂商场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时,一位40出头的女子提着购物篮,急匆匆地步上台阶,准备进入商场购物。突然,一声枪响,场面一片混乱,伴随着一片惊慌的呼叫,人们四处奔逃。当中年女子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发现面前有一位妙龄女郎躺在血泊中。
警察闻讯立即赶到现场,但是凶手已逃之夭夭。
作为现场的目击证人,她必须到警察局作证,但是她怎么也想不起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当时只想着赶紧进入商场买东西,突然一声枪响,只见人们惊恐万分地四散奔跑,究竟是谁开的枪,她根本无从回忆。
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局请来一位催眠师,对这位女子进行催眠,使她回忆起当时案发的情景。
这位女子坐在催眠椅上,接受催眠师的催眠。
催眠师对她进行暗示诱导:
“你从汽车里出来,是想去买东西吗?”
“是的,我要给孩子买圣诞礼物。”她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是不是去里昂商场买圣诞礼物?”
“是的。”
催眠师继续暗示她:
“你现在正从汽车里出来,往商场走去,你已经走上商场的台阶。商场门口人很多,非常拥挤?”
“是的,人非常多。”女子回答。
“你看看你前面的人,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被催眠的女子接受催眠师暗示之后,抬头向前看,停留片刻回答说:
“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男人、女人、小孩、老先生、老太太,可是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
“你见到一位穿狐皮大衣的女郎吗?”
她稍微迟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没看见。”
“你肯定能看见她,你再找一找。”催眠师提示她说。
她又引颈向前仔细地观望,然后激动地回答说:
“啊!我看见了,她从商场出来,走得很匆忙,看上去很慌张的样子。”
“后面有人跟踪她吗?”
她又向前放眼搜寻,说:
“有。一个戴大帽子的男人,帽子压得非常低。”
“那个人大概有多大?”
“应该有40多岁吧。”
“他脸上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长方脸,眼角好像有个黑痣。”
“之后他做什么?”
“他走到女郎身边”
被催眠的女子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啊!就是他!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把那个女郎打死了!”
“然后那个男人往哪里跑了?”
“他用手压了压帽子,然后飞快地跑进商场里去,一直没有回头!”
这位女子在被催眠状态中回忆起她当时的所见所闻,提供了凶犯的相貌特征。警察局根据她提供的线索,抓获了凶犯。
妙问解疑:
上面列举的是用催眠术侦破凶杀案的实例。那位作为见证人的中年女子,对于亲眼目睹的事实却想不起它的经过,而被催眠之后,竟然能够详尽地叙述凶杀案的经过。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催眠师真的有常人不具备的特异功能?事实并非如此,催眠师只是运用了一种普通人并不熟知的问话方法,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催眠学中叫做暗示法。
故事中的催眠师在问女子问题的时候,并没有直来直去地问,而是在迂回的引导中,让她回忆曾经发生的一切。催眠师的问题看上去普通,实际上非常有技巧。他的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假设性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他想让女子确认的。在缓和的、毫无刺激性的对话氛围中,当事者顺着催眠师的暗示和引导一步步回忆起事件的经过,催眠术里独特的发问技巧才能发挥功效。
第5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一章问话场景1:问话无处不在
第四节问话热身,消除冷状态
迷你场景屋:
初次见面,怎样问话才能规避禁忌话题,摸透对方真心。
问话故事会:
小超是动漫爱好者,最近又迷上制作飞机模型,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叫赵彦的模型高手,两人一见面就谈了起来。
小超:“听说你是这方面的行家?”
赵彦:“也不算吧,只是喜欢玩而已。”
小超:“你做这个多少年了?听说这行里的有些人很神秘,之前都是专门做飞机的?飞机的原理是不是很复杂?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透露一下?”
听了小超的这几句话,赵彦的面部表情突然严峻了起来。
“你问这些干什么?我不知道。”
感到对方有明显的抵触心理,小超连忙说道:“不好意思,我解释一下,我之所以问你飞机原理的事,是因为我最近在学着做飞机模型,我朋友没跟你说?”
赵彦摇摇头:“他只说你想认识我一下,没说具体是什么原因。”
“噢,那就是我的不对了,我应该提前告诉你我那么问的原因的。除了飞机原理,我还想知道制作飞机模型的花费、材料,毕竟我刚接触这个,这方面的知识还非常缺乏,可以吗?”
“当然啊。你一解释我就明白了,不然一见面就问我飞机原理什么的,我以为你是间谍呢。”
“哈哈,我的错,我的错。”
妙问解疑:
第一次见面,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总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就这样问了出来。殊不知,这样的问话方式会给对方造成不适,戒心会更重。最开始问话的一方往往觉察不到这种迹象,直到对方表现出明显的回避与提防的情形时,问话方才不得不就自己的问话做一番解释。于是疑云消散,双方的交谈才逐渐融洽。如果在对话的最开始就先讲明自己询问某些事的原因,交流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小超就犯了只顾问而没有解释的错误。他的问题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