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华在冷家治病的那段时间长给臣妾寄信。信里常常听到那家人家,而听她的意思,人家却是不是贪慕虚荣,想要荣华富贵或是权利的人家。如果那家人要是真的想借着外人的力量报仇的话,当时重华就在冷家住着,她那身子别说只要求报复一个当地府城的一个小望族,就是真正的有权有势的人,只要不是不能动的咱们都会抬抬手就解决了。所以,他们那会儿不说那就是想自己解决。
而现在之所以什么都跟京里通消息,不过是他们是聪明人,把自家发生的事在您的跟前摊开,完完全全的不隐瞒,让您放心,不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臣妾以为,正是这样的举动才恰恰证明了他们不想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决心。”
其实,还有一层没说的是,也是利用这边,利用皇帝想活的久的心,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一点即使皇后身为皇帝的正妻她也不会明明白白的说出来。
这要不是皇帝,她一定毫不隐瞒的的说。可是,正因为这个人不再只是丈夫,还是大宋的皇帝,她就不能不无所顾忌。
清晖帝听了皇后的分析,不得不说皇后分析的合情合理,只能遗憾的点点头。
“皇后说的没错。唉,是朕太想他们进京了,算了,还是等左大人去了信后看看他们那边的答复再说吧!如果那边真的不想来京城的话,到时候再说。”
冷家这边完全没想到京城里的清晖帝这么惦记他们。如今的冷家正在做的事是加盖榨油作坊的屋子,榨出更多的油来。
本来,这两年因为干旱,种地的花生不多,冷家榨油也只是想先解决了修路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没想到素油的市场那么大,不说镇上,县里有有家卖油的作坊顺着寺庙的线联系上了冷家,想要冷家提供素油给他们。
这是一笔大订单!
县里富人比镇上那是多的多,而越是富裕有钱的人家越是懂得养生,知道吃多了动物油不好。后院的女人娇生惯养的也是喜欢素油味道比动物油好而大多食用素油。所以,县里才是大市场。
有了大买家当然是好,可是,有买家没有榨油的花生那也是个问题啊!
冷家人在一块商量了一下,不想丢掉这个大客户。可是,不管是原材料,还是现在的小作坊都达不到。这笔买卖到底做还是不做?
最后,自家的那个才两岁多点的儿子拿出一本书,书里面写的是一种大豆榨油的方子。
看到这个方子,老二像是看到了瑰宝,然后,都不管这方法到底准不准确,自己哼哧哼哧就一边看方子上写的,一边忙碌的操作起来。
兄弟几个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最后按照那上面的实验,还真的给榨出了由来。虽然,没有花生榨的油多,但是,确实是可以的。
晚上,用这种大豆榨的油炒了菜,虽然还是带着一股豆子的腥味,但是,不种,作为素油还是可以的。
花生没有了,可是,豆子一类的作物因为耐旱,而且好成活,用作充饥的作物很多人家都种有不少藏着。
第377章()
有了这么好的方子,冷家当然不会再小打小闹,而是一边找了人去收大豆,一边又找了人把小作坊扩大一下。
这边的作坊为了保密是在住的地方隔上一座山的山谷里盖的。而且,这次扩大了榨油规模,再像之前那样几个人每天榨油也供应不上了,所以,这次差不多是把要搬来这边的人全都用上了。
当然,像杨家和董家这样的人品不太可靠的就在外面帮着各处收大豆,只有考察过人品,觉得合适的才会到这边来动手榨油的劳作。
而老二和小堂叔他们就从劳作中解脱出来,专门的各处送油。
冷家如火如荼的发展着,过了四月,迈进五月的时候,正在农民愁着今年会不会又是一个旱年,老百姓该怎样活下去的时候,老天爷终于是大发了慈悲哗啦啦下起了了大雨来。
这一场大雨虽然只下了半夜,但是,就只是这一场雨那也是及时雨。虽然此时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但是,不是有朝廷发下来的新种吗?
天一下雨朝廷就迫不及待的将去年种植的新品种全部集中起来往发生旱灾的地区发。虽然有些被世家和望族把控了,但是,皇帝到底也不是吃闲饭的,联合左老这个经手的人,还是在皇庄,以及几个县城都种植下了留下了种子。再加上从二月开始就又派了好几个商队走西域,更多的把这新种——马铃薯,往中原运,毕竟这么高产量的作物,皇帝看到了希望,无论多艰难都要弄进来。
这其中要经过西北的关卡,重华公主的事被压下,其中也是考虑到了这些。皇帝还不能跟薛家闹翻,而薛家理亏是事实。所以,牺牲者只能是重华公主。
或许说重华公主是牺牲者也不绝对,利益,从来都是互惠互利。政治,更是最肮脏的交易!
而有了那么多的种子,又下了这么一场及时雨,清晖帝亲自派了亲信的人把粽子送往各地,发到老百姓手中。
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流民也不再在外面流浪,纷纷往回乡的路上赶。而修到三合村的路也在经过了四个月后竣工。
盘山的路,弯弯绕绕直伸向山里去。而三合村在通了路后,村里的人再不是之前,想出门去趟镇上都要在外面过一夜。如今坐着牛车,来回一天,还可以在镇上逗留三个时辰,然后再天黑前到家没有问题。
而路通开后,自家的孩子再也不肯只呆在家里,清寒拿出来的榨油方子就是他去镇上书店里,在书店的一堆发霉的杂书里找到的。
但其实冷清寒是知道家里的榨油生意进入了瓶颈,他知道除了花生能榨油,最有名的还有现代人吃的大豆油,还有菜籽油。
他知道,但是,他太小了,不能直白的说出来,这样家里的人肯定怀疑来路,他不好解释。所以,他就借着出来见见世面的机会,经常往镇上唯一的书店跑,想找找有没有什么孤本,杂书之类的造造假的。可是,没想到还真让他找到了真有书上写怎么榨大豆油的法子!连造假都不用了!
这不得不说省了他多少的事儿了!
流民陆陆续续地走了,上山这条通往这边的路还没修。不过,冷家也不急了,还是先种地要紧。
枝子发现,她现在看重地的重要性,比看重其他都要多。
而这时候,她又收到了左老的来信。看着左老虽然信中写的隐晦,但是,其中的提点之意并不少。想了下,枝子又跟老三商量了后,枝子给左老回了信。
信中表达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这缝合之术朝廷要是需要的话,可以派人来学,他们教;另一个就是,老三的仇能够得到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的插手帮忙,他们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去京城的太医院任职的话就免了,他们还是喜欢做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
京城是好,繁华。但是,前世生在京城,死也在京城的枝子是死都不想再回到京城那个繁华之地。对她来说,那是座囚笼。
但是,她也不会阻止老三腾飞的。和老三说了下,她没想到老三喜欢现在行医的生活。去了京城是会有更大的荣华富贵在等着。但是,却没有了现在的无拘无束。看的顺眼想治就治,看不顺眼了不想治就不治。所以,老三明确表达了,他也不想去贪那富贵人生。
两人都不想进京,但是,既然皇帝有了想法,硬是毫不留情的拒绝又不好。所以,枝子去信说愿意将这缝合之术教给朝廷的人。
信过去没几天,朝廷就迫不及待的给回了信。然后,半个月后,来学习的人到了,同时,帮老三查清当年事情的钦差也早就到了府城,当年老三的亲生爹娘的死很快浮出了水面。
原来,老三原名名叫秦楚,是府城秦家原家主秦靖康的嫡子。
而秦靖康原是前朝原嘉府同知,更是原嘉府望族秦家的族长。
秦家在原嘉府世代居住,家族关系庞大,而秦靖康之所以能在老家本地方任职同知的官位,这本来是犯忌讳的,但是,奈何秦家家大业大,前朝末期又是混乱,所以,这一点都不奇怪。跟秦靖康一样的名门望族扶持自家人在地方任职的简直多不胜数!
秦靖康这人是秦家嫡支的唯一嫡子,庶兄弟好几个。但,奈何他就是个读书好的,靠着自己的本事科考,过了秀才、举人,最后成为了二甲进士。比起那些靠钱买官,还有荫恩的世家子弟那是好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