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如此,也解不了百姓之怒。
皇帝追封秦封大将军为忠义王,移墓穴进皇陵,受百官和后世历代皇帝跪拜。
只可惜,活着的秦封大将军再也享受不到这种荣耀了。
便是从那时候,皇族再次失了民心,不过因为秦封大将军已经将失地收复,国家的余威尚在,内里倒是不再像之前那般纷争四起。
然而,国内安宁,其他地方却战乱不断四起,因为没了秦封大将军的庇佑,边疆地带,那些觊觎的部落和异国,统统没了忌讳,连续试探着侵犯边疆。
没了秦封大将军,士气低沉,导致边疆之战,一下子持续多年。
数年间,胜少败多,边疆地带每日战火重重。
皇帝手握大权几年而已,新政的实施也算顺利,加上国家没有遇到什么自然大灾,百姓的日子也才刚刚安稳,战火却又波及过来。
百姓们哀声怨道,可是,却没有一个能如秦封大将军那般厉害的人出来一举取胜。
那个时候,将士们折损了再折损,兵卒们每日只减不增,眼见这般战局,逐渐便会失去有力的地位,大家更是痛恨那害了秦封大将军之人,也惋惜大将军那般死去。
周边小国也陆续生出了觊觎之心,纷纷想要趁此时机瓜分一口。
便是这个时候,还未曾加封为荣威王的三皇子一战成名,一鼓作气,反败为胜,一路凯旋,将那些觊觎国家的周边小国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生出二心。
荣威王,成为了百姓心中的第二个神。
杨云锦思绪微微起伏,听闻那荣威王至今未曾娶妻封妃,若是那秦封大将军还活着,那他的女儿一定会顺利嫁给荣威王成为荣威王妃了。
不过,她心中微微一动,刚刚爹爹不是说,秦封大将军的子女被救了出来了吗?
“爹爹,那救出来的秦大将军的孩子,不是一男一女吗?”
“不错。”杨父点点头,忽而又问道:“怎么了?”
杨云锦好奇道:“那个女儿,是不是就是许配给荣威王的女孩儿?”
杨父默默的瞧了瞧她,扯唇低叹,点了点头:“秦大将军,只有一子一女。”
第161章 妙事一桩()
杨云锦一乐,那就说明是了,她拍手喜道:“嘻嘻,爹爹,这下荣威王云游四海回来,便可以娶妻了!这简直就是天定的姻缘!英雄配贵女,好生美满,这真真是妙事一桩!”
杨父眸子微动,复杂的瞧了她一眼,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问她:“锦儿,你现在还阻拦爹爹给这一支义军捐银子吗?”
杨云锦微微抿唇,略一思索,待要回答。
杨父却是嗖然不满:“云锦丫头,你听了这么多,可还要阻拦爹爹吗?”
杨云锦摇摇头,笑道:“没有,爹爹,既是正义之师,爹爹支持自然是对的,女儿便不阻拦您啦,你想这般做便做吧!”
“女儿方才是在思考着,回去怎么跟夫君商量一番,我们也捐些银子给这支义军。”
“这支义军既然是秦将军的儿子带领,想来必然能成一方气候,我们受秦将军恩泽才能这般安稳,既然不能参军,那就也尽点力支持一下嘛。”
她猜测,李岷承听了她的想法,应该会同意吧,毕竟他一向默许她的决定。
而且,她这次觉得,这般做是对的。
这般做,也能显得他们一家不是那冷漠无情之人,还能带动镇上的人一起支持这支秦家义军。
“好好好,你有这般想法,甚好甚好。”杨父赞许道。
“希望秦封大将军保佑,好让他们能快些把叛军制服,免得大家再遭受战火波及。”杨云锦真挚的说。
杨母却是皱了眉头,走过来不满的对杨父说:“你们都瞎掺和什么呢?有别人捐就好了,我们家又不是什么富裕之府,已经过成了这般样子,还要给那义军捐钱,给他们造势?我们算的了什么?这种事情,让给别人做就好了,我们充什么胖子?”
杨云锦知道,母亲是舍不得那银子,她柔柔的说:“娘,一人之力,虽然绵薄,可若人人都抱有这样的心态,那就不愁拿下叛军了。”
“那可是五百两银子啊,五百两啊!”杨母心疼的脸上全是哭丧。
“都说了,权当没有这五百两!”杨父吼道。
杨母哭诉道:“我怎么可能当没有呢,你因为五百两银子进了大牢,知道我们家当时东拼西凑愁成什么样子了吗?如今好在人家把银子送还了回来,你又没有了差事,还不知道集缵着留着以后急用啊?”
“我心意已决。无论我作何决定,你是我的妻子,理当第一时间支持。你我是夫妻,若是你还当我是这个家里的家主,当我是你的夫君,那你就不必多说了。”杨父不想跟她多做交谈,手一挥,不悦的背过身去。
杨母的目光闪了几闪,哀叹道:“杨哲庸,你太狠了,对自己狠,对自己的妻子孩子狠,却对一个和你无干的人那般热心!我真是傻,居然不忍心阻止你”
杨云锦知道母亲这是同意了,可是在心疼银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没了能干活的主力而为以后担心。
她真心实意的说:“娘,爹爹和您辛辛苦苦把我们姐弟三个养大,合该我们孝顺你们了,往后,你们就不必再为银子的事情烦心了。”
第162章 是你让这个家有了生气()
“爹爹,日后,您也别与母亲争吵了,好吗?母亲她为了这个家,着实付出不少,她很辛苦,您也多体谅一些。”杨云锦劝说着。
两边都和缓了一些,杨云锦又坐下和他们说了一会儿子话,气氛才逐渐恢复如常。
直到快中午时分,要做饭了,李岷承一个人在家,杨云锦还要回去给李岷承做饭,这才带着齐生齐言离去。
离开的时候,齐生依依不舍的摸摸云生的脑袋,说:“云生弟弟,改日我们再来找你玩。”
还有礼貌的对杨父说:“伯父,愿你身体早日康复。”
杨父再次赞许的对杨云锦说:“锦儿,这两个小子真是有礼貌,说话都是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好孩子,好好培养。”
杨云锦柔柔的抿唇而笑,她自是不会亏待他们两个,她真心希望齐生齐言能够在这里顺利安家,顺遂的长大,她决定收留他们的时候,也并没有什么期望,要齐生齐言一定要达到什么高度,一切安稳最好。
现下,两个孩子都瘦弱的很,看起来风一刮就倒那种,还没云生壮实,李岷承不要求他们做活,却要求他们每日早晨起来后,必须先扎半个时辰的马步。
他们两个都很感兴趣,李岷承还教了他们正确的扎马步姿势,要他们先练练。
杨云锦做完饭从灶房出来叫他们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两个孩子扎马步扎的身子前摇后晃的。
李岷承则站在一旁睨了一眼齐言的腿:“腿,曲下去。”
他的声音淡淡,齐言却抿唇,老老实实地曲了下去,半句也没有反抗。
“吃饭了。”杨云锦走进了,柔声叫他们吃饭:“快去洗手罢!”
李岷承挥了挥手,他们两个才立刻起身,往灶房奔去。
杨云锦小声的轻轻说:“他们两兄弟那般细胳膊细腿的,扎半个时辰马步会不会太久了?”
李岷承不急不躁的说:“就是要锻炼他们,虽说他们不去上阵杀敌,可这般身子骨,出门在外,如若遇到危险,连个自保的能力都没有。”
杨云锦本来还担心齐生和齐言两兄弟会不满这个决定,可他们都听话极了,每日早晨,早早起来,欢欢喜喜的跟着李岷承去后院扎马步。
这一习惯,一直影响他们多年,从此后,齐生和齐言两人,每日早晨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先扎半个时辰的马步。
而自从来到这里,被李岷承和杨云锦收留,齐生和齐言他们两兄弟,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于家事上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简直是生活白痴。
不过,还好,哥哥嫂嫂这对夫妻并不曾像以往那些店家那般嫌弃他们,还悉心照顾他们。
两个孩子也并不气馁,开始有心去学,每日非常积极去帮忙做家务事,由慢慢的不熟练逐渐的变的得心应手了。
李岷承当日,便把给邻居婆婆做的那把轮椅做好了,他出去给那户人家送去,回来抱回来了一只人家答谢的母鸡,那母鸡居然还是乌色的。
杨云锦欢喜的围了一个栅栏,把母鸡圈在了里面。
李岷承也找来用剩下的硬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