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辑思维-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情况越来越不好。在随后的20多天里,从电缆传过来的电流越来越弱,最后压根儿就分不清是什么电流,任何信息也不能承载了。20天之后,这家公司不得不向新闻界宣布:这一次我们又失败了。

    这时候,轮到美国人民不高兴了,这不是忽悠人吗?刚刚搞过庆典,现在你告诉我失败了,这不就是个骗局吗?当时,美国新闻界甚至有人说,什么英国女王拍来的电报,压根儿就没有,这也是骗局。不过这也真没准儿,因为第一份电报本来就是猜出来的。

    不管怎么讲,一条海底电缆已经铺成,但是它就是不起作用,你说咋整?

    菲尔德的财富大喷发

    后来,这条电缆铺成了吗?铺成了,不过已经是八年之后的事情了,1866年才铺成。怎么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呢?你算算那日子,从1858年到1866年,可不就是美国南北战争那段时间吗?美国政府要集中全部精力去打仗,哪还有心思干这件事?

    菲尔德在这期间又干了三回,两次失败,最后一次才成功,说明他依然有强大的能力去游说美国政府帮他的忙。其中很多细节都在这本书里,我们这儿就不细说了。

    等到1866年铺成的那一天,菲尔德扑在甲板上一顿通哭,太不容易了。他曾经给他的朋友写信说,就在这个夏天,他光火车就坐了几千英里,轮船坐了几千英里,连渔船都坐了100英里,容易吗?

    在这个过程当中,菲尔德总共横渡大西洋31次。要知道,那个时代横渡大西洋还是要冒生命风险的,他居然冒了31次之多。因为他没办法,他已经把自己搞得山穷水尽了,他的钱基本花完了,濒临破产。如果第六次海底电缆还是铺不成,他就有可能成为商业史上的一个疯子,作为一个笑话被载入史册。

    为什么他最后能干成呢?其实也有一点点运气的成分,因为就在这七八年间,人类的电学技术突飞猛进,发电机的功率越来越大,仪器越来越精密,而且还有贵人相助。

    前文讲到的英国的院士开尔文男爵是著名的全能物理学家,他不仅搞物理学研究,还给菲尔德帮了很多忙,做了大量技术上的改进。比如说,第一次电缆崩断,是因为刹车系统不好,开尔文男爵就帮他做了改进。第二次失败是因为绝缘层被破坏掉了,开尔文男爵又帮他改进了电缆的绝缘层。

    这么多人的帮助,才偶然造就了1866年菲尔德的成功。成功之后发生了什么?就像现在的创业者一样,在纳斯达克敲钟之后,当然就是财富的大喷发了。

    当时,从美国拍到欧洲的电报,收费有多高?一个单词10美元,那个时候,10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星期的收入。拍一封电报,动不动就得有10个单词,那就是100美元。所以头两个月,菲尔德每天入账几千美元,一年下来就有了100多万美元的现金流,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不到三年,前面所有的损失全部都回来了。

    这条跨大西洋海底的电缆,一直运营到20世纪,甚至在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之后,大家还是觉得通过这个海底电缆发的电报更靠谱,因为它不会受天气、地球大气层磁场的影响,接收到的声音非常清晰。

    富人凭什么挣到那么多钱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因为21世纪资本论那本书得出来的结论,以及同意那些结论的人的想法。几百年、几千年来,大家都觉得富人的钱都是巧取豪夺来的,所以这个世界要想好,就要把他们干掉,把他们的钱给分了。

    熟悉罗辑思维的人都知道,我们肯定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所以今天,我们必须借助菲尔德这个故事回答一个问题:富人凭什么挣那么多的钱?

    当然,我们指的不是那种贪赃受贿、当“黑社会”老大挣来的钱,我们指的是通过自由的市场经济,用自己的本事经营,在市场中获取的钱。赚到这种钱,通常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当然就是禀赋。比如说我罗胖,我没有明星的脸蛋,自然挣不到那笔出场费。

    第二,人家吃的苦我们没有吃到。我还记得雕爷讲过一句话:“什么叫创业?创业就是修行,它的心法就是一口真气不散,不管多难,这口气都不能散。”这种咬紧牙关渡过难关的精神,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没有,所以我们也得服气。

    第三,就是风险。菲尔德这个人冒的风险是非常巨大的,在铺设海底电缆之前,美国人在陆地上铺设电缆的时候,就是一轮疯狂的投资泡沫,这里面多少人血本无归,多少人家败人亡?资本家也是一样。你不要以为只有资本家能判断财富趋势,趋势判断得再好有什么用?很多人都能判断,大家都进来了,最后一竞争,你可能还是挣不到钱。

    比如说19世纪50年代的时候,就有一家美国公司,经营的是大陆上的电报。刚开始大家都很看好它,把它的股价炒到了50多美元,最后因为竞争太激烈,所以股价一下子又跌到了2。5美元,很多投资者就此血本无归。

    再比如说,有一家公司筹集了66万美元,发愿要在新奥尔良地区建设一条通过密西西比河河底的电缆。这比大西洋电缆要容易铺得多吧?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把所有电缆都冲走了,这家公司因此破产。

    这样的故事即使是在电报业疯狂成长的年代,也是随时都在发生的。所以,风险是一个由资本家在承受的我们普通人根本不必去承受的东西。

    第四条,资本家最终拿到的那笔收入和他创造的财富相比,其实只是很小的一块。这一点,如果没有学过经济学,就很难理解。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消费者剩余”。其实所有的创新活动都会创造出一块新增的财富,这就是“消费者剩余”。这块财富随着时间的推进,渐渐都会归于消费者,而不是归于资本家。资本家能够获得的,仅仅是一个时间窗口里的一小部分财富。

    就拿菲尔德来讲,他虽然铺设了大西洋底的第一条电缆,然后迅速发了财,三年就收回了成本。可问题是,他的好日子也就过了三年,因为三年后法国人就铺了第二条海底电缆。原来一个单词10美元的好生意没得做了,因为有了竞争者,你们俩得打价格战。最后,资本家的利润率,也就是毛利,基本逼近于零。只要有竞争,一定是这样的,他只能被逼着再去创新,才能够再获得超额的利润。

    可能还是有一部分觉得:我就是穷,我挣不到钱,所以我看富人挣钱,就是不爽。今天你罗胖把天说下来,说富人挣钱有多少道理,我就是不服。

    那好,我们现在就切换到你的角度看,你会发现,你这么想还是错的。为啥?因为穷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于富人的努力的,他们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他们自己才能够分享到其中的一部分。

    就拿马云来说,他现在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可是他坐首富位置的前提,是他要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让大量的淘宝商家有钱可赚,他才可能是那个首富,对吧?

    好,那假设现在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让穷人的生活改善十倍,让富人们的财富增加一万倍,这两个结果同时出现,我们要不要呢?反正我要是穷人,我就要,因为每个人算自己的账就可以了。

    在21世纪资本论那本书里面,其实一直就在讲一个道理,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演化,贫富矛盾会变得越来越大。没错,如果贫富矛盾是穷人根本吃不饱饭,啼饥号寒,那这确实是一个不公正的社会。

    可是如果穷人的生活也在改善,富人改善得更快,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坏的结果。为什么?因为一旦摆脱了匮乏经济之后,实际上我们和富人之间的差别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如果我们穷人也可以开上一辆三万元钱的“qq”,其实也挺好。富人再嘚瑟,不过买一辆几百万元的迈巴赫,他跟我们的差距好像有几百倍,但是两种车都能上高速公路,都能到郊区去野游,其实差距没有那么大了。

    所以社会并不会因为表面上的贫富差距而变得不稳定,关键是财富的总量是不是在增加。

    这个社会其实很让人讨厌的就是那部分评论家,他们一方面自己没有能力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天天骂那些富人或者走在成为富人道路上的人。

    就像中国的互联网上,也有一些人号称互联网专家,经常还开班授徒,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