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看着此人倒是有些满意,像李光地那样的文官究竟是有些迂腐,而孙在丰可谓是个全才,这些倒是能在试卷之中看出,“继续。”
“徐乾学出生于明崇祯四年十一月二日,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外甥,自幼聪明,8岁能文。顺治七年与吴伟业、尤侗、朱彝尊等在嘉兴组织十郡大社。顺治十一年进入太学。此人一直以来就是个才华横溢之人,想必此人皇上也应该有所耳闻。”梁九功看着康熙说道。
康熙对这个人也是知道的,毕竟顺治十一年进入太学,又是顾炎武的外甥,也算是有些了解。“梁九功,说说李光地。”
“明崇祯十五年,李光地出生于福建安溪,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全家遭遇山贼,后奋力脱险,归家后志于勤学。康熙三年,李光地乡试中举。康熙六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都到了京城,但是没有参加会试,在会试前离开了。李光地有一个弟弟,李光坡此人的才华更是比李光地强,但是此人一心在家潜心学问,一直都不出仕。”梁九功看着康熙说道。
康熙点了点头,这倒是和李光地给他所说没有出入,但是李光坡此人他倒是不清楚,若是能见上一见,做一个给自己背后出谋划策的人也是不错的。康熙心中打定了主意,决心要给李光地一个名次,也要让李光地为自己所用。
“梁九功,朕知道了,摆膳吧,午膳之后让他们来书房将科举的名次定下来。”康熙淡淡的说道。
梁九功立刻就下去摆膳了,康熙简简单单的用完膳就去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梁九功就去请魏裔介等人了。
没过一会儿,梁九功就将魏裔介等人给请来了,“臣给皇上请安。”
康熙坐在正中央,看着底下的几人说道:“恩,起吧。各位爱卿,这么长时间了,不知道你们商议的如何?”
魏裔介这时候站出来说道:“回皇上,臣等认为蔡启僔,孙在丰,徐乾学三人不错,应为前三甲。”
康熙虽然也觉得这三人,但是还是想给李光地一个名次,“但朕觉得李光地也是极好的,他的文章虽说没有这三人的规整,但是却要比这三人更有远见。”
这时候魏裔介连忙站出来说道:“皇上所言极是,那依皇上之见其余三人中谁略显不足?”
康熙也是个爱才惜才之人,若是接触过或许三人真的比李光地强,但是康熙看中之人就要留用,康熙想了想说道:“蔡启僔此人家世清白,又是个官宦子弟中为数不多不贪图享乐之辈,加之试卷极其规整,朕觉得理应为一甲状元。孙在丰是个全才,朕听闻又擅骑射,朕认为理应为二甲榜眼。徐乾学和李光地朕都不知道该如何割舍,这样,今年科举朕就破例一次,将两人同封为三甲探花。不知道各位爱卿认为这样如何?”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这时候魏裔介说道:“皇上,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从前都是三甲,多一人是不是不太妥当。”
康熙这时候看着魏裔介问道:“那爱卿认为怎么安排为妥?”
魏裔介这时候说道:“回皇上,臣认为李光地也可以为三甲探花,至于徐乾学本就为顾炎武外甥,此人的心气过大。臣左思右想觉得此人虽然有才,但应该外方历练一番,若是心气得以磨练这样更能委以重任,所以臣认为徐乾学应为四甲,虽说他没能进入三甲,但皇上也可将他重用,这样也更能体现出皇上爱才惜才。”
康熙点了点头,顾炎武此人虽说学识了得但那个性子确实很是固执,想必他的外甥也常年跟随,由此心性,如此一来正好磨练一下。
“恩,就依照魏爱卿之言,不知这官品该如何封?”康熙看着魏裔介说道。
“皇上,历来状元应授翰林院修撰,历来榜眼,探花都应该授翰林院编修,至于徐乾学授以知县一职,既可以历练,品级又不低,也算是皇上恩宠。其余几人就可以授予庶常馆庶吉士,先行历练。”魏裔介看着康熙说道。
康熙点了点头,“恩,爱卿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就定状元蔡启僔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孙在丰为翰林院编修,至于李光地就先去顺天府永清县历练。广平府邯郸县知县一职就由徐乾学做。其余之人就先去庶常馆做庶吉士,后面之人选有才之人按照能力任用。”
“是,臣等明白,皇上圣明。”
“各位爱卿这几日也辛苦了,先行休息吧,梁九功将旨意下发下去吧。”康熙淡淡的说道。
“是,臣等告退。”
所有人走后,康熙看着梁九功说道:“恩,快去吧。”
没过一会儿,圣旨就颁下去了,外面敲锣打鼓,榜也正式放了出来,这时候所有人都准备出去看榜。
就在这时候,梁九功亲自拿着来到了客栈,所有人看到圣旨都纷纷跪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蔡启僔此人家世清白,且又为不贪图享乐之辈,试卷极其规整,为一甲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之职。孙在丰文学实为才华横溢之人,朕听闻又擅骑射,实属难能可见之全才,为二甲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之职。李光地品性才学都为上等,为三甲探花,封为顺天府永清县知县。徐乾学和李光地朕都不知道该如何割舍,李光地虽略胜一筹,今年科举朕就破例一次,徐乾学为广平府邯郸县知县。其余六人皆为庶常馆做庶吉士,其余众人日后定会择优录取,状元,榜眼三日后正式入职进宫面圣,李光地明日立即进宫面圣,明日启程前往永清县。徐乾学为入三甲,为朕特赐之恩,不必进宫面圣,明日启程前往邯郸县。钦此。”
所有人连忙跪下说道:“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蔡启僔和孙在丰满脸都是笑容,徐乾学虽然未入三甲,但是得这一官职也可以好好的发挥自己的所能了。唯有李光地一脸不可相信,他本觉得自己能入前十甲已经不易了,没有想到能成为探花,虽说没能在京入职,但也总算是熬出头了。
所有人都觉得康熙的确是爱才惜才之人,除状元官职稍高一点之外,其余三人都是同样的官品,但是榜眼留京,其余人在京城之外任职。既能体现康熙爱才,又能区分官品,可谓是考虑周到,一时之间所有学子都认为康熙是个爱才惜才的明君,康熙的名声也一下子提升了很多。
这时候,梁九功看着所有人说道:“奴才还要回宫伺候皇上,恭喜各位大人了,蔡大人,孙大人三日后还请准时进宫面圣,徐大人还请明日准时启程。李大人,还请你速速换好一身干净衣服,速速跟奴才进宫面圣。”
李光地连忙说道:“是,烦请公公稍等,臣立刻去换衣服,不敢耽误片刻。”
李光地说完后便去了楼上换衣服,梁九功则是和几人寒暄了几句,李光地立刻就换好衣服下来,看着梁九功很是有礼的说道:“梁公公,臣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宫了。”
“各位大人告退。”梁九功说完便和李光地离开了。
“梁公公慢走。”
第100章李光地面圣()
李光地一路上心中都很是不安,不知道为何总觉得心中不是很安,而且他本就觉得自己没有当上探花的才华。李光地进了宫之后,想起殿试时的事情,一路上时不时的拿起帕子擦擦额头上的汗,一旁的梁九功很想发笑,不知道皇上这次为何这样看好这样胆小之人。
不知不觉乾清宫就到了,这时候梁九功看着李光地笑道:“李大人,乾清宫到了,您自己进去即可,奴才就不陪着您了。”
李光地也不明白梁九功这话的意思,但是心中却更加不安了,“谢谢公公了。”
梁九功很是无奈,也只有这个李大人和木头一样,现在还不知道黄公子就是皇上,也只有这个李大人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吧。
梁九功随即一笑:“大人请。”
李光地只好硬着头皮进去了,然后立刻就跪在地上,“臣李光地给给皇上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吧。”康熙没有多言,只是淡淡的说了这两个字。
“谢皇上恩典。”李光地不敢有一丝错处。
李光地也想明白了,只要今日好好应对不出错,明日立即上任即可,他不是个什么有大志向之人,只要能施展才华,造福百姓,让自己家人过得好些即可。
“来人,赐坐,看茶。”康熙这话一出,梁九功才派人给李光地上来茶水,然后便立刻出去了。
李光地一听立刻跪下:“臣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