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挺起胸膛站排头-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决定抽调20名战友,走入田间地头,帮助老乡们恢复生产,解群众燃眉之急。

    受灾老乡们早日住进‘新家’,让党的关爱更多更快的流进群众的心田。北川擂鼓镇柳林新村,地震造成了近200名群众无家可归,我们80名负责担负‘爱民新村’活动板房搭建任务。5月29日早晨,大雨滂沱,我们参战的80余人刚吃过早饭,就冒雨出了门。在搭建活动板房的作业面上,战友们挥锹舞镐、垒砖砌石、搬抬板房,尽管大家都装着雨衣,但飞溅的雨水仍使许多战友们的衣服湿透。抹一把脸上的雨水,望着已经成型的板房,再有一昼夜时间的奋战,可容纳200余名群众的房屋就能建成,后天灾区群众就能入住。

    在任务转变后,部队一次次发出‘动员令’,一次次敲响‘进军鼓’。蜀道难于上青天。打通擂鼓镇至禹里乡的63公里道路,是我们在抗震救灾新阶段担负的最艰巨任务,公路多处处在绝壁悬崖,近30公里是山间羊肠小道。公路抢修至郭牛村时,前方路段突然被一座座起伏延绵的大山挡住去路,尽管面对的是艰险重重,我们也要抢通这条道路,哪怕是‘愚公移山’,我们也要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保障通畅。

    越是阶段胜利,越是要再接再励。面对当前担负的任务,全体战友们纷纷表示,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英勇善战,顽强拼搏,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高高的杨起铁镐,我和战友们用尽全身的气力,拼了命的朝着自不量力的绊脚石砸去,挥汗如雨的刨挖着钢筋混凝土间的碎石烂砖头,让生命高于残坦破砖块,石头。刚挖几下石头又重新滚回来,再次回落在哪钢筋混凝土之间。于是,我们再刨,脱了衣服,死命的刨。。。挖。。。刨。。。挖。。。 

第一百一十二章:生死转移,军民同舟共济() 
第一百一十二章:生死转移,军民同舟共济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长久以来的梦想和希望,我们热切期待的欢笑和阳光,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西藏骚乱,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全球传递受阻,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撼及整个中国的灵魂……

    屋漏又逢连阴雨!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强降雨突然袭击了刚从‘5。12’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挺立起来的北川羌族自治县。一时间洪水肆虐、吞没村庄、毁坏道路,由山体引发塌方、泥石流使擂鼓镇、曲山镇、陈家坝乡等地再次上演人间悲剧,数十人死亡、百余人失踪、数千名群众被困。

    与此同时,在北川抗震救灾,正沉浸在擂禹路即将全线贯通喜悦之中的咱们,因擂禹路一线施工宿营地地处峡谷、团指挥所受上游洪峰影响,全体战友和数百名群众突然卷入继余震、塌方、疫情后的又一大生死考验之中。

    在道路被毁,通信中断,山体垮塌,泥石成河,水卷帐篷,缺衣少食等等艰险困苦的考验下,我们全体官兵临危不惧,用钢铁的意志和科学的智慧,转移被困群众,成功战胜了这场特大洪水灾害,在抗震救灾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刻,用实际行动谱写下了二炮工兵的浩然赞歌。

    电闪雷鸣,帐外如同白昼,暴雨如注室内灯火通明。

    24日凌晨1时许,北川境内间隔20多个小时再次出现强降雨,瓢泼似的抽打着大地,‘噼里啪啦’的雨点声、雷鸣声令人一阵阵心悸。

    深夜,永安镇擂禹路抢通指挥部首长们相继醒来。半个小时过去了,肆虐的大雨一刻也没有停过。擂禹路的情况如何?时间滴答滴答的一分一秒的过去,凌晨5时40分,参谋长终于通过海事卫星电话拨通了永安镇大本营的电话,电话这头洪水哗啦啦的声音也随着传送过去。

    “人员已撤离到对面山顶,一起的还有60名乡亲,我们宿营地帐篷内的物资全部被席卷一空,营区的机械抢救开走,路上的机械装备情况不明。”参谋长紧握着话筒向永安大本营的会报道。

    苏堡村小学在两山之间一片较为开阔的高地上,一边是深沟,一边是大河。如果水漫学校,则证明整个山谷都灌满了河水,水面不会小于40米宽!照此估算,绝大部分路面淹没在水面以下!在场的我们和老乡们既为劳动成果毁于一旦惋惜,也略感一丝宽慰:工程伊始,团里就预想在先,在宿营地对面的高处的安全地带,由陈琦党,石宁和我等6个人负责搭建了两顶避险帐篷,设立了安全警示牌、撤离路线指示牌、并备有应急用的发电机、海事卫星电话、gps定位系统和干粮水源等。等待天亮永安大本营的人来接应是没有问题的。

    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时30分,天色刚放亮,永安镇大本营的一处宿营地也传来洪水袭击的消息。

    “永安镇的漫水桥被浮木堵住了!”营区外传来群众的呼喊声。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汹涌的洪水滚滚而来,营区外田野一片汪洋。不经意间,四处翻滚的洪水一下子窜入地势较低的营区,不一会儿,洪水就淹没至战友们的膝盖处,深处达1。2米,战友们在漩涡中有些站立不稳。

    雨越下越大,滔滔的洪水中漂浮着油桶、木头片子、塑料箱子。就在战友们全力疏通水渠时,来势汹汹的洪水一个浪头竟将我们的生活物品席卷冲走。

    “赶快抢救重要物资!”关键时刻不知谁喊道。来不及细想的战友们二话没说就趟着汹涌的洪水,钻进办公帐篷内,几名战友迅速从桌子上将三台公用涉密笔记本电脑转移,又几十名战友将4件装有重要文件资料的铁皮柜抬起,大家伙手挽着手,将铁皮柜运出营区安全地带妥善进行了防水等安全处理。

    水渐势渐长,眼看着营门口被洪水封堵,撤离已经没有了去路,上级只好决定组织战友们翻墙撤离。“赶集架梯子!”几十名战友们趟着洪水,有序的从后院攀梯越墙撤离至院外高地。

    8时20分,战友们撤离至一公里外的指挥部集结,一件件橙黄色的救生衣上沾满泥浆,像在泥地里打过滚儿似的。

    9月25日清晨7时,雨雾蒙蒙,“我们决定携带60名乡亲群众挺出‘孤岛’。”“我们在途中接应你们。”参谋长和安县永安镇大本营通过海事卫星取得联系,而此时,被擂禹路的我们撤离到山顶已达27小时。

    两天来,我们没有睡上一会儿,浑身的衣服早就湿透了。

    “里面实在是不敢呆了!”昨日凌晨咱们刚撤离到苏堡村小学半山腰帐篷时,山顶突然冒出一股洪水,警觉的参谋长预感大事不妙,立即命令我们带领群众再次转移,同时拉响防洪警报,并派两名执勤战友挨家挨户的叫醒附近村民。在转移至安全地带后,参谋长又及时用海事卫星和北川交通局通上电话,通报里面的情况。就在我们刚转移不到两个小时,大量的洪水夹杂着泥石流从山顶倾泻而下,瞬间便见大半个山体掩埋。无奈之下,全体战友和乡亲们只好连夜冒雨转移至田坝村山顶。

    7时20分,由50名官兵和60余名群众组成的队伍开始徒步向山外转移。永安镇指挥部,两辆猎豹车在雨中飞驰前行,由7名战友和4名地方人员组成的接应队,携带干粮和通讯设备从擂鼓镇开始攀爬进山。

    百余人的队伍开始向外转移,田坝村的村长许志虎这位曾竟在陆军服役过兵役的老兵主动为咱们当起了向导。经过暴雨的冲刷,泥泞的山路变得更加艰难,每走一步,大家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有的在躲闪山体的飞石中,不慎脚踩进了膝盖深的淤泥里,鞋子带都被拔断了。有的地方危险不好走,我们就残扶着者背着大家过去。

    步行1小时,我们向外转移不到1000米,第一道由山体滑坡引发的泥石流出现,河谷宽约15米,滔滔洪水奔袭,石块、木头箱子、树木在河水中翻滚,这一下子阻断了去路。一连一级士官许兴才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绳索牢牢拴在腰间,找准河道约宽5米处,憋足劲,借助河中央的露出的大石块冲刺跃到河对岸,将绳索捆绑在大树上,又找来梯子横搭两岸。打头战的战友们率先一个一个走过去,确定木梯安稳时,再组织随行的老乡们一个挨着一个安全的度过。约半个小时后,当我们一行百余人刚渡到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