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样一来所有进城救援的军人、医生、护士、志愿者们就不能再走这条唯一进城的泥泞小路了。因为,过多的人从此通过,我们的工程作业进程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我们在上面施工作业,他们在下面通过的时候,也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上级果断决定道:“封锁这条深壑两边的过往行人,暂时只允许救起的伤员们通过。”
‘封锁这条深壑两边的过往行人’,无异于又是一件艰难的任务。在我们的想象中,肯定会受到来自各方进城救援人员的不满。却不想,当我们非常抱歉的跟准备过往这条道路的救援大军、撤离的人民群众解释的时候。他们在得知是要打通通往县城的公路时,难以置信的表现得非常大度,非常理解、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纷纷掉头,改变进城的路线。我亲眼看到,在几名肩膀上扛着麦穗的老将军们带领下,从我身后一旁的半山腰上翻山越岭,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着往县城里进发。不多时,我身后的半山腰上,就被一双双翻山越岭的脚步,踩出了几条光滑的小道。
‘患难才能见真情!’原来,这场地震带给我们不仅只是悲伤,同时带来的还有精诚、团结、协作等等平常时很少体会到的民族精神。
临危受命,所有人本以为来地震灾区就是为了救人,都没有想到会在此施展开我们的专长。所以,准备得不是十分充分,只带来的救人需要用的各种工具,却忘了带我们平时常用的口哨、安全员指挥旗等物什。因此,每每看见担架上抬来的伤员,要通过的们负责警戒的位置时,只能凭借喊话声,来告诉对面马路施工操作手停止或者继续作业。
救起的伤员越来越多,需要通过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仅靠这种最原始喊话的方法,使我们的生音很快沙哑起来,体力也严重的透支。可,看到路下面一架架被救起的伤员们,进出一趟县城,需要兄弟单位的战友们八个人轮番交换着才能从里面抬出来。相对于他们的付出,我们这些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想到这里,我们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喝口水继续原始的喊着话,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努力的把安排给自己的任务做好。
尽管如此,我们的举动和行为,还是引起了不少路过的战友们,和人民群众的关心。看我们喊得满头大汗,一名路过的姑娘赶紧上前,细心的用手巾擦拭着我们额头上的汗水。第一次这样被异性关怀,都弄得我们脸红脖子粗的不好意思起来。见我们喉咙里喊出的话语里,穿透着嘶哑,一名路过的其他单位的战友,拍了拍的我肩膀,顺势递过来一个口哨,然后我们相互会意地笑了笑,算是表示共同的心素。
几名路过的灾区群众们看见我们这样辛苦,纷纷将政府慰问他们的牛奶和凉茶,递给我们。此刻,他们都受灾受难了,心里想着的却还是我们人民子弟兵。可,我们能接受吗?当然是不能的。于是,我们将他们递过来牛奶和凉茶的手挡了回去,以为这样可以让这几名群众收回诚意。却不想,热情执着的灾区群众们见我们这样,干脆把牛奶和凉茶扔进我们怀里,扭头大步转身就走,生怕我们会追上,还给他们。
盛情难却之下,我们只好暂时替他们保管这些牛奶和凉茶。等到下一波没有水喝的群众经过时,我们转赠给他们。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时针指向将近9:20。我心里默默的记数着,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已经相继救起了22名伤员。道路也一米一米的向前推进,当修到距离北川县城2公里的地段时,横在路中央的巨石已成了最大的障碍。从远处看,团长不断的在巨石堆上翻过来翻过去,指挥着机械操作手怎么移动这些‘拦路虎’。
突然,就在这时,再一次余震发生,高处的几块石头纷纷滚下。一块正好从站在最前沿指挥位置的团长眼前划过,幸亏他躲闪及时,才逃过一劫。一块石头正好打在操作手驾驶室的玻璃上,玻璃很快支离破碎。此时,正在里面负责操作的地方作业人员,猛然停止了作业。飞速的打开驾驶室的门,灰头土脸的跳到地面上,把一个什么东西扔给一旁的机械连操作手阮连军后,转身灰溜溜的就跑掉了。接着,就看见阮连军义无反顾的快速爬上了这辆挖掘机,打开驾驶室的门进去了。然后,停歇的挖掘机再次轰鸣起来。这一幕,被远处负责观察的我,看得清清楚楚。
后来,在我的好奇心驱使下,寻了个机会问了当时在场的一位战友是怎么回事?他们鄙夷的说道:“那名地方操作手,看见余震滚落的石头,砸中了他的驾驶室玻璃,害怕小命不保。拔掉了挖掘机的钥匙,扔进我们手里,说‘我只有一个脑袋,这活我干不了。’就跑掉了。”
听着这话,我心里寻思着:“难道我们当兵就比他多个脑袋吗?”
第十章:守护北川()
第十章:守护北川
在余震不断,滑坡塌方频繁的危险情况下,生命通道一米一米的向前延伸着。上午10:10分左右,同样是经过潜力大转运的属于我们自己的部队的挖掘机、推土机、转载机安全到达作业现场。在情况危机的时刻,这批装备的送来,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摸着心爱的装备,机械连的战友们立马登上熟悉的操作室。这场打通北川县城生命通道的战斗越来越激烈,面对艰巨的任务,20多名党员突击队,在营长的带领下翻山越岭,兵分两路,迂回到靠近县城公路的另一端两头开进,形成两边夹击这半个篮球场大的石头势头。在全体战友们的齐心协力下,我们利用现有装备和地形,采取简便易行的方法,在无法移动的巨石旁迂回开道,可以移动的巨石,小心翼翼的挖开一个个大坑,将其埋入地下,加固路基。
然而,随着拦住道路中央的巨石一块块的移走,更多的暴露出来的巨石,在频繁的余震下摇摇晃晃的松动起来,随时可能滚下来,造成车毁人亡。但是,战友们早已经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没有一个人被眼前随时可能砸下来的石头吓得退缩。此时的大家心里面想的只有一个事情,就是快点攻下这条‘拦路虎’,让停留在外面的救援物资和救护车能早日开进北川县城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救人上去的几名战友正好从我警戒位置返回城里,可看他们神情却是十分悲哀。看到这情况,我关心的问他们怎回事了?
原来负责在县城里救援的战友们,通过不歇的努力,花了很大力气,把在地震时,用双臂护卫同事受重伤的北川县国税局会计朱兰救出了出来。大家爬着跪着抬着担架,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才在扭曲变形、崎岖不平的县城中把她抬出来,当送上救护车时,她的心脏却停止了跳动,没有等到我们看见她的欢笑声。现场医生痛心地说,要是早几分钟话,它或许还有生的希望。这到这话,现场把她抬出来的战友们全都哭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因为这3。5公里的阻隔,这罪魁祸首的石头,走近一个我们不愿意想象的世界。
这短短的路程,已经寄托了无数生命的渴望,凝结了无数同胞的期盼。得知这一情况后的战友们,更加激发了内心的战斗豪情,大家已经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快点!快点!再快点!机械开不进,战友们就赤膊上阵,用撬杠挪巨石,用铁锹铲黄土,用肩背,用背扛,只要能用得着的东西,能想得到的法子,大家都还不犹豫的上前试一试。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努力一搏,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情才能好过些。
时间就是生命,北川人民请你们再忍耐些,我们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这条通道。为了过往人员的安全,唯一一条通往北川县城的泥巴小路,早已被我们警戒多时。可,即使是这样,依然难不倒后面陆续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大家的相互理解支持下,过往的部队、灾民、志愿者、记者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不论是将军,还是士兵;年老的,还是年幼的,都主动的绕道翻过山头,进入北川,这是为我们顺利开展道路抢修工作的无形支持。
特别是两外国记者,当我看他们一步一步的朝我警戒的位置走来时。英语不好的我,正和战友郭庆飞估摸着,如何用英语说‘此路不通’呢?眼看着这两名外国记者的一点点的靠近,情急之下我俩生硬的喊道:“stop!stop!”
本以为会丢人丢到外宾眼里,不想,这两位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