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天赐低头想了想,坐在一边的长椅上若有所思的说。
“千玲,你搞考古的,这无字碑有什么来历和典故吗?”
“没有,这无字碑一直是考古界的想要解开的难题,很多前辈一生都在研究这块碑石,不过各有各的说法。”越千玲淡淡一笑坐到楚天赐旁边说。“至于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去乾陵里面问女皇了。”
顾安琪买了几瓶水回来,听到谈论的话题咋着眼睛说。
“我爸也曾经给我提起过无字碑的事,我记得他说过,很多学者揣测武则天留下无字碑的用意,但他看来,武则天算的上千古一帝,纵观历史可以和她相提并论的恐怕只有秦始皇,留下无字碑或许是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的成就。”
“这个想法其实很普遍,就连我认识的几个考古界的泰斗对无字碑也是这样定论的。”越千玲点点头说。“事实上,这个说法也很符合武则天的性格,她从
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对,我爸也是这样说的,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顾安琪点点头说。
越千玲喝了一口水如数家珍的说。
“而且,武则天还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么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楚天赐想了想慢慢摇摇头,这样的武则天和静婉诠释的武则天似乎完全是两个人。
楚天赐忽然指着乾陵意味深长的说。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从一个才人到皇后不会仅仅是因为运气好,从她当皇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女人谋算人心的本事有多强。”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越千玲似乎也有些认同楚天赐的分析。“武则天正是利用了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的机会,不但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当上皇后。”
“既然这么有心计的一个女皇,又怎么会做出留下一块无字碑表示功高德大,而且从她选址乾陵的事来看,武则天并不是一个恋栈权势的女人,所以这个说法我认为不符合武则天这个人的性格。”楚天赐摇摇头说。
。阅读。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无字碑(下)()
“那还有另一种说法,在考古界也有很多人坚信这个可能,就是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越千玲认真的说。
“罪孽重大?!”楚天赐看看越千玲好奇的说。“她可是千古一帝,有什么地方罪孽重大?”
“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据记载,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不会吧,为了当皇后杀自己亲生女儿?”顾安琪瞠目结舌的说。
“**中的争夺远比想象的要惨烈,能母仪天下并不是靠贤良淑德,事实上这只是开始,武则天当皇后后,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在朝中诛杀权臣,巩固自己的地位。”
“当时关陇贵族把持朝政,要想母仪天下没有点举动恐怕没有谁会白白送一个皇后给她,虽然武则天杀伐果断,但从历史上说,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沉重打击了关陇贵族,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楚天赐很中肯的说。
“如果说这是为了巩固黄泉,似乎也说的通,但是武则天其后培养党羽、建立宫廷jiān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越千玲据理力争严肃的说。“武则天后期所作所为完全是处于私心和个人利益的角度。”
“当时高宗在世,虽然武则天贵为皇后,但是真正的帝王依旧是高宗,你认为高宗昏庸到会任由皇后扰乱朝政的地步?”楚天赐反问。
“天赐哥,你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些是武则天所做,可实际上背后都是高宗李治在筹谋,武则天只不过是一个实施者而已?”顾安琪有些明白的问。
楚天赐点点头一本正经的说。
“古有吕雉杀忠良,是为了不脏刘邦的手,武则天这样做难道不是同一个道理吗?”
“就算你这样解释说的通,可纵观唐代历史,不难看出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越千玲并不退让不依不饶的说。“由此可见,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楚天赐最怕和越千玲抬杠,要是和她争论下去,以她的性格非分出对错不可,楚天赐可不想因为一件几千年都没定论的事和她纠结下去。
“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其他说法……。”越千玲现在完全站在学术讨论的高度,并没有意识到楚天赐已经岔开话题,想了想说。“还有些中庸的考古人士把之前两点整合在一起,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千玲姐,新观点是什么?”
“他们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历朝历代帝王留无字碑大有人在,不过武则天算开了先河,这个说法似乎有点靠谱。”楚天赐点点头意味深长的说。“从历史上看,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士,为之也赞叹不已。”
“是的,持有这样观点的考古人士也是这样想的,同时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越千玲接过话不慌不忙的说。“武则天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这个观点挺好,如果我是武则天……。”顾安琪在旁边听完很认真的说。“到最后还真是左右为难,写什么都不好,还不如不写。”
楚天赐还是摇了摇,若有所思的说。
“虽然这个观点靠谱,各方面也能说的过去,不过仔细想想还是牵强附会,完全不符合武则天这个人的特性。”
“这有什么不符合的,武则天功过众说纷纭,与其让自己去书写对错,还不如让别人去评价,这样还能显示她的大度。”
“一个可以颠覆几千年传统,李代桃僵登上帝位的女皇,她一生本来就不平凡,真要在乎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说,恐怕她也当不了皇帝。”楚天赐很沉稳的说。“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她都不是一个在乎别人看法的女人和帝位,可以说是我行我素,从她归葬乾陵就不难发现,她对规矩和制度向来不屑一顾,宁可让后世说她破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