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军神-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头,这是怎么回事,你给爹说清楚。”

    岩石头得意的说:“这次我们犯了大罪,按理要砍头的,时县令开恩,念我们初犯就把我们打了二十皮鞭。晁团练怕我们回来之后没有生活的门路再去犯案,就把我们几个机灵的拉到了养鹅厂,学习了养鹅技术,原来养鹅并不难,鹅吃粮食少,吃青草多,大鹅还不吃鱼,池塘里养鹅还能让鱼更肥大。这是二百只三十天的小鹅,已经可以放牧了。还有五百斤粮食,全是赊销给我的。等秋天里归还七十只大鹅就行了。”

    岩父岩母不相信问道:“这是真的吗,你可不能撒谎啊。”

    岩石头道:“当然是真的,不信你们自己问问晁团练。”要知道鹅可是很贵的,渔民家里谁要是有上十来只鹅那就是个小金库,鹅蛋能卖钱,鹅还会自己孵化小鹅,小鹅养大了又能下蛋。鹅的肉可是非常好吃的,一般人根本不舍得吃。

    晁盖和吴用从马上下来,来到岩父岩母的跟前,岩父还认得晁盖,道:“原来是晁保正啊。”

    “对对,是我。这是真的,孩子还小,才十八岁,学习挺认真,养鹅不算难,关键是要勤劳。这二百只鹅就赊销给你们了,秋天记得找商行还账就行。另外我看你们夫妻二人也还打的了鱼,虽然你这都是浅水河滩,但是泥鳅还是有的,石碣村鱼行收泥鳅,活的三文钱一斤,多多捞些去卖吧。”

    岩父一拉岩母,又拉了小石头一起拜道:“你就是我们的大恩人啊,要我们怎么感谢你啊。”

    晁盖赶忙把他们拉起来,说:“你们不用感谢我,这批鹅养大到冬天就会产蛋了,等明年一开春就会孵化小鹅,到时候你家也能孵化个千八只不成问题。等那时候你们可以赊销给附近的人,这就算报答我了。”

    卸货完晁家商行就走了,晁盖和吴用两人骑马并行,吴用道:“真不敢相信是你啊。原来哥哥只知道帮助一些江湖人,博得了个仗义疏财的美名,现在帮助老百姓获得的将是无价的民心啊。现在赊销出去三万只小鹅,秋天里收回一万只大鹅,明年咱们水泊梁山将会有上百万只鹅。我想到时候咱们的商行将会做鹅生意了吧,哥哥现在做生意滴水不漏,环环相扣,令人佩服,但是偏偏别人学不了。”

    晁盖道:“为何学不了。”

    “别人没那气魄,就拿这次赊鹅来说,三万只小鹅,这得是多少钱啊,赊销出去秋天肯定有不还的。”吴用说。

    “这叫信用,凡事敢赊了东西不还的,一律拉入信用黑名单,不再对他赊销任何东西。赊销鹅其实很赚钱,利润颇高。鹅好养,病少,没有鸡那么多瘟疫。鹅个大,肉多,明年咱们整个郓城县几乎都能吃上鹅肉了。”

    由于晁家商行的赊销牛马毛驴、大鹅,肃清了水匪山贼,展现出一片新的活力。治安好了时文彬也没有什么案子可审理,每日里也不坐轿子,骑着马带着几个助理四下里看看。同时其他人受到影响新兴了五六家果树苗木商行,有培育花椒大枣的,有培育核桃板栗的。

    晁盖掐指一算,高俅立刻就要去当太尉了,他一当太尉王进就倒血霉了。急忙让人从汤隆那取来数把虎牙军刀、数把唐刀作为随身的礼物。晁盖、吴用、李逵、华雷一行四人备齐兵器人马整装出发。从水上护卫队处调了一艘蜈蚣船,阮小二带领四十名水上护卫队员,轮流划船南下直奔徐州,然后从徐州沿河西去抵达东京。

    六天后,李逵从棚里出来站在船头四下观看,惊叹道:“俺滴娘啊,这河里咋这么多船啊,来来往往的到处都是船。”

    船头阮小二道:“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繁华的运河,来来往往到处都是船。”

    吴用笑道:“二位有所不知,东京开封作为大宋的京城人口非常多,多到让人吃惊,恐怕得不下一百万人。”

    李逵吃惊的说:“一个城居然这么多人,一天吃多少粮食。”

    “这就对了,这么大的城市,一天吃粮食、肉食、青菜、木炭、柴禾都得从外地运入。所以这汴河就如此繁忙了。”吴用说。

    晁盖也暗暗吃惊,这东京的确繁华,不然也不会有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盛况,只是大宋民心未失,自己想在山东有一番作为也难啊,突然间想到 清明上河图城管来了,灵机一动,一个计策涌上心头。

    ,!

第四十七章 拜会王进() 
晁盖问吴用:“你去过东京,此地距离东京还有多远?”

    “应该不足百里了。”吴用说。

    晁盖对阮小二道:“找个港口停靠,让兄弟们打火做饭。”

    阮小二道:“何不加把劲赶到东京城再歇息呢。”

    “不用了,兄弟们一路辛苦,再说李逵这厮连日坐船头晕的厉害,咱们休息休息再走。”

    阮小二很快找了小码头靠岸,这靠近东京的地方比不得水泊梁山码头基本不收费,这里收费不低,这么一条船停靠一天也要三百文,气的阮小二直骂娘。

    晁盖道:“这回你知道经商的不容易了吧,以前你兄弟三个总感觉经商赚钱容易。”

    阮小二和船上众兄弟大都是渔家子弟可谓是船上长大的,也不用上岸直接在船上打火做饭。晁盖、吴用、华雷、李逵四人去了码头旁边的一家客栈,开了三间房子。晁盖吴用各自一间,李逵华雷住一间。吴用毕竟是个文人一连行船数日也有些累了,吃过午饭就睡了,李逵这厮几日没喝酒也没有一点点的警惕性居然喝高了,晕晕乎乎的直叫黑丫头。

    只有华雷警惕的拿着腰刀警惕着走廊里,晁盖拿了笔墨纸砚,毛笔写太慢,干脆用鹅毛写。一直写到快天黑了洋洋洒洒六千多字,这才出门去李逵,李逵睡着了,对华雷说:“你去找个写文书的先生,字要好要快,我这里有个六千字的稿子今晚要写完,价格不是问题。”

    很快华雷从街上找来了一个代写文书的穷酸秀才,晁盖拿出刚才用鹅毛笔写的稿子说:“你把这个稿子誊写一遍,字迹要工整,越早完成越好。”

    秀才拿过稿子看了看,道:“这是写的什么啊,不知所云。”

    华雷道:“忘记刚才说的了,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写字,然后拿钱赶紧回去,就这么简单。”

    秀才不知声了,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六千字一个时辰就完成了,居然还是蝇头小楷,光这字都不简单啊。

    秀才写完又帮写了个信封,然后拿钱走人了。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吃过早餐上船继续向东京进发,蜈蚣船的速度比一般的货船要快上不少,七八小时那样就到了开封东面,前面船舶越来越堵,吴用道:“咱们又没货物,没必要往前了,找个港汊停船靠岸,咱们走路进城就行了。”

    阮小二找了个叫做饮马河的港汊停靠,此地距离东京尚还有十多里的距离。晁盖、吴用、李逵、华雷四人取下马匹、短刀等,至于长兵刃不方便携带知道寄存在码头,沿着宽敞的管道朝东京城走去。

    沿路之上李逵和华雷激动的不得了,恨不得给马来上几鞭子。倒是吴用在马背上乐呵呵的不紧不慢的的。东城门外就已经相当繁华了,各色加工作坊应有尽有,拉着猪、羊、鸡鸭的马车来往穿梭,挑着担子叫卖的小贩恨不得把嗓子喊哑了。

    “包子,包子。滚烫的热包子。”一个小贩子刚刚叫过去,另外一个小贩叫道,“馄饨,馄饨,不好吃不要钱的馄饨。”

    李逵叫道:“那个卖馄饨的过来。”

    “这位客人,你来碗馄饨。”小贩问。

    “对,给俺来一碗不要钱的。”李逵说。

    “客官玩笑了,我这都是好吃的,没有不要钱的。”

    华雷道:“他说笑的,做四大碗,少不了你钱。”

    小贩自然不敢怠慢,四人都骑着高头大马,一看都是有钱的主。

    “哥哥,这都到东京了,此行的目的该说说了吧。”吴用道。

    “东京什么最多。”

    吴用笑道:“这个难不倒我,东京居民超过一百万,另外还有四十万禁军,号称八十万禁军,要说多就除了老百姓就是禁军了。”

    “禁军里有个非常厉害的军官,此人名叫王进,担当教头一职务,一身家传的枪棒本领天下无双。我打算把他请回去当个教头,教教咱们团练的那些将领。”晁盖说。

    “这个。”吴用摸着他的胡须道,“恐怕得想一翻办法,不然他肯定不会跟咱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