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论教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次年5月,这份请愿书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
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它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
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
芬尼运动是怎么回事?
芬尼运动是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爱尔兰人民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1801年爱尔兰被并入英国。1858年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美国纽约同时成立两个组织,统称芬尼(以爱尔兰传说中的盖尔人英雄芬尼·马库尔统帅的民团命名),纲领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共和国。组成的武装力量,称“爱尔兰共和军”。多次举行武装密谋活动和起义,均告失败。19世纪70年代后衰落。
何谓七月革命?
七月革命指的是1830年法国推翻波旁王朝复辟的资产阶级革命。
1815年,滑铁卢会战法军败北,致使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屿。路易十八返回巴黎,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1824年9月,路易十八因病逝世,他的弟弟阿多瓦伯爵即位,称查理十世。1830年7月25日,查理十世颁布敕令:修改出版法,限制新闻出版自由;解散新选出的议会;修改选举制度。当天下午,反对派主要报刊的编辑和记者在《国民报》编辑部集会,起草抗议书。他们拒绝承认解散议会,宣布『政府』已经失去合法『性』,但并不否认王权。27日,几千名工人和手工业者走上街头,与军警发生冲突。28日黎明,起义开始。工人、手工业者、大学生和国民自卫军建筑街垒,夺取武器库,攻占市政厅。以银行家拉菲特为首的大资产阶级温和派力主与国王谈判,但查理十世和首相波利尼亚克拒绝谈判。7月29日,起义者控制了巴黎,占领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外省发动的起义也取得胜利。起义群众及其领导者在巴黎市政厅成立了以拉菲特和国民自卫军总指挥拉法耶特为首的市政委员会。此时,查理十世不得不收回敕令,命令蒙特马尔公爵组织『政府』,但已无法挽回局势。30日,拉菲特召集60名议员开会,决定委任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为摄政官。31日,路易-菲利浦在拉法耶特陪同下,手举三『色』旗出现在王宫的阳台上,接受摄政官称号。8月2日,查理十世将王位让给他的孙子波尔多公爵(即后来的尚博尔伯爵)。路易-菲利浦拒绝承认。8月7日,众议院召路易-菲利浦即位,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七月王朝。
何谓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潮』。它以德国的施蒂纳为先驱,法国的普鲁东和俄国的巴库宁、克鲁泡特金等为代表人物。无『政府』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它的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对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而言,“无『政府』”一词并不代表混『乱』、虚无,或道德沦丧的状态,而是一种由自由的个体们自愿结合,互助、自治、反独裁主义的和谐社会。
里昂工人为何发动起义?
里昂工人起义指的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与“巴黎公社”、“英国宪章运动”并称“三大工人运动”。里昂工人起义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
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者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
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谁是摄影术的发明者?
摄影技术是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的。1838年,这位法国物理学家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体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时,仍不得要领。突然有一天,他发现有一个影像留在了物体上。于是,他将附近的化学物品逐一挪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个现象,最后,他发现,大功臣原来是一支温度计打破后遗下的水银。摄影技术便从此诞生了,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公布了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法国『政府』放弃对这项发明的专利,并公之于众。人们通常以这一天作为摄影术的开端。
谁被称为数学王子?
卡尔·弗雷德里希·高斯(carlfriedrichgauss,1777—1855),从小就显示出在数学上的过人天赋,是各式各样的天才里最出『色』的一个。高斯有一个美称——数学王子。他与阿基米德、牛顿并称为历史上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现在阿基米德和牛顿的名字早已进入了中学教科书,他们的工作或多或少成为大众常识,而高斯和他的数学仍高不可攀,甚至于在大学的基础课程中也不出现。
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不伦瑞克。高斯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劳动者,做过石匠、纤夫、花农,母亲是他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当过女仆,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她聪明善良,有幽默感,并且个『性』很强,她以97岁高寿仙逝,高斯是她的独生儿子。据说高斯3岁时就发现父亲账簿上的一处错误。高斯9岁那年在公立小学读书,一次他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们有事干,叫他们把从1到100这些数加起来,高斯立刻就把写好结果的石板面朝下放在自己的桌子上,当所有的石板最终被翻过时,这位老师惊讶地发现只有高斯得出了正确的答案:5050,但是没有演算过程。高斯已经在脑子里对这个算术级数求了和,他注意到了1+100=101,2+99=101,3+98=101……这么一来,就等于50个101相加,从而答案是5050。高斯在晚年常幽默地宣称,在他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还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在高斯的时代,几乎找不到什么人能够分享他的想法或向他提供新的观念。他从不参加公开争论,对辩论一向深恶痛绝。他认为那很容易演变成愚蠢的喊叫,这或许是他从小对粗暴专制的父亲一种心理上的反抗。高斯成名后很少离开过哥廷根,他曾多次拒绝柏林、圣彼德堡等地科学院的邀请。高斯甚至厌恶教学,也不热衷于培养和发现年轻人,自然就谈不上创立什么学派,这主要是由于高斯天赋之优异,因而心灵上离群索居。
种族论由何人首创?
种族成分决定文化命运的理论,乃是由约瑟夫·阿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