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唐王朝二十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孤独。

    唐玄宗是一个寿命很长的皇帝,将近80岁的时候才去世,这在古代已经很长寿了,如若不是安史之『乱』的话,相信他的寿命应该更长,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帝王,最后的结局却并不完美,他于762年5月3日离开了他的大唐帝国,被葬于泰陵。值得一说的是,他陵墓的陪葬墓少的可怜,只有高力士一座,陵墓的规格和豪华程度远不及他为自己父亲唐睿宗李旦所修建的桥陵,毕竟此时的唐王朝应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纵观唐玄宗的一生,还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参与宫廷政变,为自己的父亲夺回皇位,后又平息了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作『乱』,继而迎来了一个无比强大的唐朝,但在他的晚年却因沉『迷』于杨贵妃,导致朝政不稳,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的鼎盛是他一手缔造的,但大唐的没落也是他一手造成的,也许,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吧!

    就在唐玄宗病危的时候,唐肃宗也一病不起。这时,张皇后急了,她要加快壮大自己的势力,因为她与李辅国的关系已经很微妙了,她想借太子李豫之手除掉李辅国。于是张皇后召见太子李豫,向李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李豫毫不思索地就一口回绝,毕竟李豫自己现在是太子,李辅国有手握大权,犯不上与其争斗,再者说也斗不过,而且李豫心里也清楚张皇后是个什么人。张皇后被拒绝后心里很不好受,因此她心生歹意,自己的儿子在朝中的支持率不高,她就想到拉拢二皇子越王李系,想暂且用李系取代太子李豫,把权利握在自己手中,遂与李系密谋,准备废掉太子李豫。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被程元振得知,程元振就赶忙告诉了李辅国。

    李辅国当时权倾朝野,势力很大,他得知皇后要造反的事情后,先是派人将太子保护起来,继而又很果断的将张皇后、李系等人的阴谋戳破,并当着唐肃宗的面把张皇后抓了起来,此时病重的唐肃宗那受得了这般惊吓,当天夜里就驾崩了,时年52岁,张皇后和李系随后也都被李辅国处死。

    唐肃宗死后,被葬于建陵。再看看他的一生,从小生活在开元盛世的和平年代,却也身在宫廷权利争斗中谨小慎微的度过了自己将近20载的太子生涯,最后在风雨飘摇中出任皇帝,最后将安史之『乱』基本平息,也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皇帝,但他也是唐王朝20名皇帝的转折点,之前的皇帝个个名垂青史,而其后的皇帝却很难有所作为了。

    在唐肃宗李亨驾崩后,公元762年5月18日,太子李豫也就顺理成章的被拥立为唐王朝的新皇帝,是为唐代宗,他也是唐朝第一位以长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

第42章 唐代宗李豫(百废难兴)() 
在李辅国与程元振的帮助下,李豫成功的当选了大唐王朝的新任领导人,唐代宗李豫那可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在自己当上皇帝后,首先就册封拥立自己的大恩人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在官衔上的级别已经到达最高。

    可是这大宦官李辅国并不满足自己所得到的权利,他还想要更大的,于是他就对代宗李豫说道:“皇上您就安心的待在宫里,外面的事全由老奴来替您打理就是了。”

    这分明是要架空皇帝的意思,代宗那可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他也不好反对,毕竟自己刚当上皇帝,自己的队伍还不够壮大,所以只好默默地准许了李辅国的狂妄要求。自己则私底下抓紧笼络人心,使自己强大起来。

    没过几个月,新皇帝李豫就积攒了一些实力,毕竟朝廷还是大唐王朝的朝廷,大多数的大臣还是忠于唐王朝的。慢慢的,李豫开始削弱李辅国的权利,加之还有另一个大宦官程元振,他也想搞倒李辅国,然后自己取而代之。

    李辅国受到前后夹击,没过多久就被贬出长安城,被人刺死。

    自此,程元振代替了李辅国的位置,但这位公公那也是滥用职权、公报私仇的主儿,他与李辅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左右朝政,闭塞皇帝的视听。

    但毕竟宦官祸国才刚刚开始,程元振还是有所收敛,皇帝还是可以合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的。代宗是从安史之『乱』的动『荡』中生活过得,所以他上任的头号事情就是铲除安史叛军的最后余孽——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

    唐代宗李豫亲政后第一道诏书就是委任自己的儿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率领大军去剿灭最后的安史叛军史朝义。

    史朝义也纠集了十几万人马进行反抗,但唐军士气高涨,很快,史朝义的十几万大军就失去了反抗能力,史朝义也仓皇逃走,但还是被唐军追上并团团围住,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后选择了上吊『自杀』。公元763年,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彻底平息。李适作为长子并且平叛有功,次年就被立为皇太子。

    唐代宗终于完成了自己父亲的遗志,但大唐的盛世景象,从此一去不复还了。代宗为了边疆的平稳,大封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的格局进一步加强。

    再来看看程元振,在李辅国下台后,他就想成为皇帝的代言人,啥事都想管,啥事都管不好。就在763年,西边的吐蕃国来兵犯境,但混赖的程元振不仅没有做出正确的迎敌策略,而且连这事都没告诉唐代宗李豫,直到吐蕃大军已经长驱直入到关中腹地,离长安城仅仅几百里的时候,皇帝李豫才知道的消息。

    来敌太凶,时间紧迫,代宗只好向东逃至陕州,匆忙之下又令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统领各路大军讨伐吐蕃敌军,收复长安。

    当郭子仪接收到诏书后,身边只有几十名骑兵,他急忙从洛阳赶到武关,沿路召集散兵游勇不过四千余人,直到他到达蓝田时,各路部队才集结起来,但相比于吐蕃敌军,唐军并不占优势,而且吐蕃军占据城墙要塞,属于守势,不宜贸然攻城。

    郭子仪就采用声东击西,动摇敌军军心的策略,命令手下潜入城内,散布“郭令公(郭子仪)亲率大军来了!”等等信息,城内的吐蕃将领对鼎鼎有名的大将军郭子仪那是早有耳闻,吐蕃士兵们也都心生胆怯,就这样,四面楚歌的吐蕃士兵不战而逃,陷落十五日的长安城得以收复。

    就在这次吐蕃占城事件中,程元振知情不报,隐瞒事实,立马被皇帝疏远,最后死于仇杀。而这次宦官鱼朝恩因为保驾有功,受到代宗信任,被加封了许多重要职位。这鱼朝恩是天宝末年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后随皇帝出逃,后来侍奉唐肃宗并得到其信任,从此开始发迹,在唐代宗在位时权利达到最大。

    但过了几年后,唐代宗李豫发现鱼朝恩这厮居心叵测、专权跋扈,也不是什么好太监,因此对他产生了杀意。在大历五年(770年)的寒食节,唐代宗举办宫中宴会后,特意留下鱼朝恩,说是要有事情与之商议。鱼朝恩就这么独自一人来到代宗李豫面前,可皇帝李豫早有准备。

    当鱼朝恩前脚刚迈进宫殿门,代宗早就安排好的人就立马扑向鱼朝恩,将他捆绑起来。尽数的罗列了鱼朝恩的种种罪行,然后将他勒死。为了稳定人心,事后发布诏书称鱼朝恩是自缢而死,并赏钱葬之。

    铲除鱼朝恩后,朝廷之中还算太平,就是国内外的大小战『乱』搞得代宗很是头大,自安史之『乱』结束之时,唐王朝就陷入了永无休止的对外战争或是对内平『乱』。

    唐代宗李豫在位的十几年,外有吐蕃、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反反复复、战战和和,内有手握大权的节度使不时的造造反,但唐王朝的气数毕竟还没有散尽,始终在跌跌撞撞中继续向前前进着。

    接下来再说说唐代宗李豫的家庭故事,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孙,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早在天宝年间,就娶了沈珍珠为妃,并生下了长子——唐德宗李适。

    就在安史之『乱』的动『荡』中,沈珍珠失去消息,但重情义的李豫一直为她保留着后位,并一直寻找,但李豫不愿看到的是,尽管终其一生,也没能再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

    代宗李豫还有一位非常宠爱的妃子独孤氏,李豫和这位独孤妃子的感情非常好,独孤氏也为代宗李豫生育了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和他的母亲独孤氏一样,长得非常动人,很是讨代宗开心。但天妒美女,这位公主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死去了,李豫与独孤氏都非常伤心,没过多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