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和,来,坐下说!”郑介民口气缓和一些,对齐三和吩咐道。“你是我的学生,也是老板最倚重的复兴社元老之一,我们丝毫不怀疑你对党国对组织的忠诚。至于秦香兰嘛,怜香惜玉是人之常情,优秀女人总会招来一大群爱慕者,你对她的情感我是清楚的,千万不要感情用事啊!”郑介民语重心长说道。
这番话如蚊虫叮咬,齐三和越听越觉得刺耳,又不好发作,只得憋着,脸涨得通红。在他眼里秦香兰不仅是年轻女性,还是一名优秀谍报人员,人才难得,怎么能够因为给共产党通风报信就予以封杀?再者说如今国难当头,国共联合抗日,新四军也是友军,配合友军对敌作战,何罪之有?
第六百八十四章()
齐三和还想替秦香兰辩解,郑介民挥挥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对此案下了结论:秦香兰有“通共”嫌疑确凿无误,按军统家法,本该秘密处以极刑,念及初犯,这回不予追究,如果再犯,严惩不贷!
怀着沉重的心情,齐三和返回第三战区大本营,心里暗自祈祷:秦香兰啊秦香兰,你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否则神仙也救不了你!既然郑介民已经代表军统高层明确表态,为何秦香兰没有汲取教训,在日战区给新四军发送情报,国民政府仍旧派人营救呢?这里涉及到两方面因素。
首先是中共方面,得知秦香兰身陷囫囵,党中央及新四军首长达成一致意见,动用一切可用力量全力营救。新华社率先发表社论,呼吁社会各界向抗日英雄学习,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跟进,造成强大舆论,迫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有所表态。
其次是国民党左派和民主人士,随军记者报道后立即响应,要求最高统帅部尽快采取措施,深入敌后解救秦香兰,给民众一个交代。
此事后来竟然惊动了蒋委员长,亲自过问之下,方知秦香兰隶属军统重庆站,是一名优秀密码专家。整个国民政府谙熟密码的人才本来稀缺,年轻有为者更凤毛麟角。当时蒋夫人正好在场,莺声说道:“达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精通谍报之人尤为难得,这个秦小姐确实是个人才,不可枉杀啊!”
蒋委员长何尝不知?然而中共是他的心腹大患,“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人!”、“攘外必先安内”都出自尊口,言出必行的蒋委员长怎么可能自食其言?
知夫莫如妻,蒋夫人焉能不知委员长心思?停顿几分钟后蒋夫人温婉说道:“达令,我看不如这样,公开场合军委会大力表彰,私下嘛,让戴笠惩戒一下,不要太过分,给年轻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句话说到点子上,蒋委员长欣然同意,多亏蒋夫人一席话,否则秦香兰很可能就被军统执行家法了。
营救行动如期进行,小县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连普通老百姓都觉得不大对劲,关门闭户,躲在家里不出来。街上除了日本兵、警察、便衣,就是国民党特工、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员,敌我双方暗中较劲,一个眼神、一个工作都可能触发冲突,但大家不约而同努力克制,只为顺利实施各自行动。
诊所掌柜已经和派来营救的队伍接上头,制订了周密计划,这次行动不同于以往,并未预留撤离路线。他们和秦香兰一样,向死而生,只要能够营救成功,哪怕全部牺牲也在所不惜。
齐三和与瑞祥也赶到目的地,很快找到前来配合的军统上海站特工。来人告诉齐三和:秦香兰藏匿何处无人知晓,可坐标方位清楚,也知道降落地点,剩下的就是阻击日军,把她顺利送走。大本营特别指示:一定要让齐三和护送秦香兰离开,他是军统干将,绝不能落入敌人手中。
快实施行动了,齐三和故意问瑞祥:“怕死吗?怕死就跟在我后面,替你挡子弹!”瑞祥不知道齐三和在开玩笑,以为鄙视他,大叫起来:“齐长官,不要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我瑞祥好歹也是党国军人,怕死就不穿这身皮了!”齐三和笑笑,调侃道:“小子,特训班学得那一套和现在完全不同,日本人可不是泥捏的,尤其特高课那些人,都是冷血杀手,杀人不眨眼。我没有吹牛,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齐三和的话听得几个人汗毛倒竖,瑞祥也心生怯意,但军令如山,即或刀山火海也得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小县城上空笼罩着厚重的乌云,山雨欲来风满楼,快下暴雨了。让雨水来得更猛烈些吧,邪恶锄尽必是朗朗乾坤,黎明的曙光即将普照大地!
第六百八十五章()
蒋师长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实在不行就鸣枪示警。淞沪会战爆发之后不久,除日租界外,其余各国租界及公共租界相继表示武装独立,意味着一旦日军强行进入,租赁国有权捍卫自身利益,如同保卫国土。
当初世界列强与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也曾明确约定:……于99年内所租之地,全归×国一国管辖,以免两国争执。又议定,租界内华民能安分并不犯法,仍可居住照常自便,不可迫令迁移。其华民物业,仍归华民管业,×国自应一律保证。若×国需用物业,照给业主公平价值。……
换言之:租赁国在99年内对租赁区域拥有管辖权,可以驻扎军队,建立治安武装,以保证不受他国侵犯。租界内居住的中国人则安居乐业,生活依旧。
战争爆发不久,法国立即表示武装独立,其它各国也纷纷响应。后来日军攻陷上海,租界仍然保持中立,公共租界一半被占领一半没有受损,这些地方由此成为战时的一座孤岛。
法国人做事讲规矩懂礼仪,人情味比英国人、德国人更浓厚,法租界上流社会都不排斥他们,彼此合作愉快。李杜和蒋师长与法国领事馆有着不错交情,当然,私交归私交,法国人一旦公事公办也不徇私情,所以蒋师长轻易不会开枪,除非迫不得已。
几个警卫眼看快要把特务制服,中统特工突然使出阴招——不约而同掏出一瓶喷雾剂对准警卫脸上喷射而去!这种毒剂由美国中情局研制,剂量小体积轻,携带方便,倘若用于民间也就是预防“色狼”之类的小型自卫品。然而加入毒性较强的化学物质就不一样了,轻则眼睛刺痛视力下降,重则伤残致瞎。
黑咕隆咚的半夜,谁能料到突如其来的袭击?几个警卫猝不及防先后中招,刹那间眼前一片模糊,伸手去揉搓,越揉越痛,最后全部失明!
中统特工趁机下狠手,三两下便把他们打昏,正要结果性命,蒋师长赶到,见状不妙,果断鸣枪警告!出发前中统上海站站长曾再三告诫:绝对不能惊动巡捕,宁肯放弃行动也要做到秘不示人。几个特工相互对视一眼,一溜烟跑向柴房,从后门翻墙跃出,消失在黑暗之中。
枪声引来附近巡逻的警察,领头的小队长问蒋师长:“发生什么事了?为何有枪声?”“多谢阿瑟鼎力相助!几个蟊贼而已,已经被我打发!他们带着枪,兴许走火了,不碍事。你看大半夜的,弟兄们辛苦了,这点钱请拿去,大伙儿喝杯茶!”蒋师长随手摸出十几块大洋塞到小队长手心里,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蒋先生客气了,以后有啥事尽管吩咐!”小队长捏着银元,满脸堆笑,带着巡捕离开蒋宅。这时家人都惊醒了,围上来询问,何光权也在其中。蒋师长察看过警卫伤情,对管家说:“快把他们送到辅仁医院去!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眼睛治好!这帮狗杂碎,太下作了!”何光权悄声问道:“伤得重不重?是不是特务使诈?”蒋师长默默点头。
何光权心情沉重,看来上海并不平静,刚甩掉军统特务,又召来别的特务,不能再给蒋师长添麻烦了。想到这儿,他对蒋师长说:“明天我就买票离开上海,任务已经完成,也没必要滞留。”
“也好,上海不是久留之地,我派人送你上火车。”蒋师长说完,又紧紧握住何光权的手,嘱托道:“东北全靠你们了,光复之日便是你我兄弟重逢之时!”“蒋兄保重!请代我向李将军告辞,运送弹药及药品之事稍后再联络。”何光权也紧握蒋师长的手,说出分别前的最后一句话。
何光权回到南满向杨靖宇、周保中等东北抗联将领汇报了上海之行经过,在中共南满省委直接领导下,顺利开通上海至南满的秘密运输线,为东北抗联持续打击日本侵略者提供了有力保障。
何光权追随杨靖宇坚持敌后斗争,战功卓著,后来杨靖宇不幸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