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浩不想活了!
他们哪知道,站在这里的不是一营一连一排排长廖勇浩,而是共产党员廖勇进,他已经做好准备,时刻为国家民族献出宝贵生命。
“廖勇浩,你可要想清楚,世上没有后悔药,今天这一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团长十分愠怒,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报告团座,我不会后悔,谢谢团座美意!”廖勇进回答得铿锵有力。
“团座,那一营二连三排彭排长咋办?还要不要派他去?”胡国荣小声问道,团长板着脸回答:“去,怎么不去?换个人就是了!”接着宣布:“既然廖排长执意前往,本团长成全他的报国之心,任命彭排长为特战队队长,廖排长为副队长,即刻出发,前往淞沪前线!”
专机上队长彭少杰紧挨着廖勇进,凑近他的耳朵,小声说:“廖排长,兄弟我仰慕老兄已久,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啊!”“好说!好说!都是兄弟嘛,彼此互相照应,理所当然!”廖勇进学着弟弟强调,带着傲气,看都不看他一眼。弟弟经常吹嘘,他们一营是特勤团最牛的团队,其中又以一连出类拔萃,是尖子中的尖子,团里没人敢轻视他们。
彭少杰此刻害怕得要命,当初舅舅利用权力把他安插进特勤团,只因看重这支部队的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其它部队。其实他压根不想参军,打仗多吓人呀,要死人的!父母希望他进入国民政府文职部门或者银行、金融公司等单位,过上稳稳当当的日子,可舅舅坚持认为:当前形势军人最吃香,手中有枪心里不慌,获得战功后还愁没有一官半职?
第四百三十三章()
潘廷玉每天按时上下班,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十足小职员模样,其实他这么做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惩戒宫本善确实处于一时之愤,太欠考虑,完全忘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对此中央特委通过秘密渠道对潘廷玉进行严厉批评,同时告诫他:深刻反省,汲取教训,绝不能再发生类似事件。
这件事对于潘廷玉好比迎头泼下一盆冰水,让他警醒过来,以前自己的确骄傲自满,以至于得意忘形,铸下大错。潜伏在敌营这么多年,也曾发生过不少差错,均化险为夷,无形中滋长了骄傲情绪,幸好没有暴露身份,否则多年心血便付之东流了。
低调行事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麻痹齐三和,使他放松戒备。两人素来不和,是两条路上的人,永远走不到一起。齐三和对潘廷玉忌惮已久,既有敬佩也有嫉妒,可谓面和心不和,潘廷玉心里也明白。
如今齐三和成为顶头上司,潘廷玉纵使一百个不舒服亦要装孙子,武汉站同仁都看着,闹起来岂不两败俱伤?潘廷玉权衡利弊后决定改头换面,既然被贬索性就沉下去,把自己掩藏起来。
在潘廷玉看来香云烟就是一张白纸,白纸可以描绘美丽图画,白纸也可以变成肮脏的废纸,全靠书写人把握。根据对香云烟了解,潘廷玉认定她是一张能够描绘美图的白纸,假以时日一定会成长为优秀党员。
同居快两个月了,潘廷玉对香云烟不冷不热若即若离,香云烟好不憋闷,却无人可倾诉。几年不见潘廷玉像变了一个人,以前还经常给她讲故事讲笑话,逗得她捧腹大笑,如今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两人坐在一块儿无话可说。
钟大叔来了一趟便音讯了无,遵照党的纪律,香云烟不能擅自与外界联系,即使家人也不行,万千话语唯有埋藏在心底。
一天晚饭后香云烟实在忍不住,试探着问潘廷玉:“玉哥,我能不能出去找份工作?成天无所事事,我快憋疯了!”潘廷玉正坐在藤椅上看报,听到香云烟问话,微微抬起头,答道:“想找什么工作?要不要我帮你?”
“还是教书嘛,我就是学师范的,除了教书其它什么都不会做。”香云烟轻轻咬住嘴唇,小声答道。潘廷玉放下报纸,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对香云烟说:“云烟,你来武汉时间也不短了,我并不想阻拦你出去找工作,但是目前局势十分混乱,我担心你应付不了。”
“玉哥,我不是小孩子,知道轻重,你放心吧!”香云烟语气很坚决,潘廷玉明白怎么说香云烟也不肯妥协,不再劝阻,算是默认了。
香云烟要出去工作在潘廷玉意料之中,一个大活人怎么可能天天关在家里,不憋出病才怪!之所以没有提及,一来前段时间忙于对付宫本善,还有站里面一大堆杂事等着处理,没有精力考虑香云烟的境况;二是香云烟太年轻,斗争经验不足,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甚至把他牵连进去。
如今潘廷玉倒霉,不那么引人注目,有时间帮助培养香云烟,所以没有阻拦,打算开始通过她与上线取得联系,逐渐恢复对日特的侦缉工作。
求职并非那么简单,香云烟接连走访了好几所学校都无功而返。武汉是省会城市,对教师要求比较高,香云烟工作时间短,资历浅,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又缺乏社会背景,名气大的学校都把她拒之门外。
香云烟每天吃过早饭就出门,下午才回家,顺便把菜买回去做晚饭。一连跑了半个月,把武汉三镇几乎都跑遍了,重点学校不接收,过于偏远和简陋的学校又不中意,香云烟每次都是怀着期望出门,最后失望而归。
第四百三十四章()
潘廷玉接到“金丝猴”邀请电话还觉得有些意外,据他所知,这只“猴子”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到处跑,在武汉时间极少。“金丝猴”属于那种闲不住的人,有任务时执行任务,没任务时打着报社招牌参加各类学术会,或者干脆带着小情人出去度假,到国外游玩。
见面地点约在武昌一处商业区的咖啡厅,那里闹中取静,是两人经常聚会的场所。潘廷玉赶到时“金丝猴”已经坐在那儿了,潘廷玉不由得暗自奇怪:此人时间观念极差,迟到是家常便饭,今天怎么啦?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呦,难得呀,老兄居然比我还早到?”潘廷玉调侃道,“金丝猴”呵呵一笑,也打趣道:“好久不见,想你了嘛!咦,都说春宵一夜值千金,好像有两个月了,怎么不见你老弟长胖啊?”
潘廷玉听出他话里有话,不愿在男女之事上牵扯,故意把话题换到另一边,问道:“早就想请教老兄一个问题:我是你们报纸的忠实读者,发现近期报纸质量有所下降,广告、花边新闻满天飞,有内涵有分量的文章越来越少,请总编先生予以解释。”
“金丝猴”尴尬笑笑,喝了一口咖啡,说道:“老弟居然有这闲情雅致研究我们报纸,先谢过了!老实说,如果不是审核排版需要,我根本不看,都是垃圾,还不如听一首音乐。”
潘廷玉相信“金丝猴”说得真心话,被国民政府控制的新闻媒体有哪家敢妄谈国事?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两篇文章,也是受政府指使,像《新华日报》那种宣传真理正义的报刊少之又少。
直觉告诉潘廷玉,“金丝猴”找他不可能闲聊,必然有话要讲。果然,咖啡喝到一半,“金丝猴”轻声问道:“老弟可曾听到什么风声?与你们新任站长有关?”“没有啊,你是指齐三和嘛,没啥异常呀!你是不是听到什么了?”潘廷玉反问道。
“金丝猴”是个灵通人士,这一点潘廷玉十分清楚,他身边常年围绕着一大群小情人,绝非单纯为满足情欲,更深层意义在于:时刻准备着替“金丝猴”献身,去讨好政府要员达官显贵,帮助他升迁,打通仕途。
有了这些女人,“金丝猴”如鱼得水,大量信息不断涌来,有些甚至是内幕消息,仅限于国府高层知晓。
“最新消息:齐三和即将奉命前往淞沪前线,加入某支特种部队,担任督战官。”“金丝猴”的声音如同耳语,在潘廷玉听来却像一声惊雷,——齐三和才履任武汉站站长多久,怎么会去前线呢?再说了,在复兴社历史上从未有过派遣特工参加军队督战的事情,闻所未闻啊!
“有没有搞错?这种事可不能乱讲!”潘廷玉神色严峻,警告“金丝猴”。“哎呀,老弟,你看我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吗?据说齐三和还不知道,不过快了,估计就这一两天任命就下来了。”“金丝猴”言之凿凿,只差对天发誓了。
“金丝猴”所言非假,齐三和确实在两天后接到总部密令,是戴老板亲自签发的,要求立刻动身,奔赴上海,参加张治中领导的特种部队,负责督战。
齐三和在接到密令瞬间和潘廷玉反应一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