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了,把胃养好,早日重返战场。”

    “感谢校长体恤,文白也希望早点把身体养好,与日寇决一死战!”张治中坐在沙发上,原本笔直的身躯又特意挺了挺,昂首挺胸,目不斜视。

    蒋总裁笑了笑,冲他招招手,说道:“不要那么客气嘛,早在黄埔时期你我既是同僚又是朋友,私交匪浅,不必拘礼。”张治中点点头,身体微微放松一些。蒋总裁此言是真话,倘若不是这种情谊,他应该始终保持站立,绝不敢坐着与之对话。

    “文白,你把组建淞沪特战队的情况说一说,进展如何?”蒋总裁关切问道。张治中打开公文包,拿出厚厚一叠资料,准备交给身边侍卫,蒋总裁阻拦住,说了句:“那些就不看了,你挑重要的说,越简明扼要越好。”

    张治中花了十分钟,把情况一一汇报,蒋总裁右手托着腮帮,边听边思索,不时点头表示认可。待张治中讲述完毕,蒋总裁放下手臂,直起身,在客厅内来回踱步,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遇到难题时就会不停走动。

    张治中眼球也随之移动,根据他对委员长的了解,此事非同小可,不亚于两军对垒,可谓触一发而动全身,委员长在导演一出关乎淞沪战役成败的大戏。

    转悠了半晌,蒋总裁回到沙发里,望着张治中,一字一句问道:“你的报告可以归纳为一句古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是的,校长所言精辟,确实如此!”张治中应声而答。

    “陈立夫、陈果夫、戴笠他们哪里人才多得是,随便找几个就可以了,怎么会欠东风呢?”蒋总裁不解问道,“报告校长:军情局和其它部门确实人才济济,但卑职认为,这些人大多缺乏实战经验,都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对付身经百战的日本陆战队恐怕难以招架,更别说百里挑一的特种兵!”张治中迎着蒋总裁疑惑的眼神,铿锵有力回答。

    蒋总裁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白开水,放下后继续说道:“文白,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是不是已经有成熟方案?时不我待啊,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日军这些特种兵已经渗透到我军后方,近日内我军还有大量部队向上海方向集结,必须尽快铲除他们,确保各集团军首脑机关安全无虞。”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治中再无顾虑,国民党党内派系林立,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由来已久,尤其复兴社和中央组织部统计调查科成立后,明争暗斗愈演愈烈。特战队虽然属于临时编制,但带有特工性质,特务机构要插手非常容易,张治中不想把事情搞复杂化,所以才畏手畏脚,不敢一吐了之。

    蒋总裁早已洞悉张治中心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治中是军中少有的“清白派”,对党国绝对忠诚,值得信任,可必要的牵制还是要有,他已经胸有成竹,就等张治中亮牌了。

    张治中停顿片刻,音调提高三个分贝,说道:“校长,我打算阵前招兵,从各精锐部队轮流抽调官兵,组成若干临时小分队,主动对日军特种兵展开袭扰,最终优胜劣汰,确定特战队人选。”

第四百一十六章() 
蒋总裁微微颔首,点头赞许,说道:“很好,这个想法不错,既可以避嫌,又可以优中选优,选拨出精英分子。我看此事就这么定了,随后让侍从室草拟一份文件,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下发全军,务必于十日之内准备就绪,你看如何?”

    张治中大喜过望,立刻从沙发上站起身,身躯笔直,双足并拢,向蒋总裁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转后离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蒋委员长亲自签发的招募令经过层层下发,很快传遍全军。自孙总理发起组建同盟会,在广州成立第一支国民革命军以来,如此大范围征集招募特战队员还没有先例,开天辟地头一回。

    一时间军营内分外喧嚣,流言蜚语像麦穗成熟时的蝗虫,从四面八方涌来,南京中央政府各重要部门的电话差点被打爆了,都是询问招募淞沪特战队相关事宜。

    国民革命军历来分为中央嫡系和地方杂牌两支队伍,长期不合,勾心斗角相互挤兑,已经是公开的丑闻。自从国共双方兵戎相见以来,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畏缩不前,即使以骁勇善战著称的“桂系”也想方设法避开与红军正面交战,其他军阀更闻风而逃。

    时间如果往后推迟三五年,日本人还未打进关内,这种芝麻大的屁事无人感兴趣,南京方面想组建啥特战队,由他去吧,和咱半毛钱关系没有!

    时过境迁,当下不同往日,大敌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抵抗日本侵略者,淞沪会战事关中国抗日全局,这种时候谁在战役中立下奇功谁就是民族英雄,名利荣誉自然应有尽有。

    还有不少电话直接打到总统,都非等闲之辈,各种势力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蒋总裁不堪其扰,大发雷霆,下令:此类电话一律不接,如有违反军法从事!

    乱世逞英雄,这道征集令如同一条导火索点燃了华夏儿女的抗日热情,只要是戎装在身的热血男儿,哪个不想加入特战队,报效国门?——齐鲁大地、渤海之滨、白山黑水、三晋之地、大漠草原……,无数豪杰摩拳擦掌,纷纷请缨杀敌,报名参加这支特殊部队。

    掌管特种部队的最高长官张治中将军此刻也忙得如车轱辘一般,恨不得一分钟当十分钟用。由于保密措施得当,知道内幕的人极少,电话都打到南京去了,反倒乐得耳根清净。之所以繁忙,因为源源不断有候选部队资料送到大本营,经过筹备组遴选,最终由他审定。

    面对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宗,张治中深感疲惫,距离十日之限已经过去一半,还有五天时间。军令如山,委员长的脾气众人皆知,规定期限内完不成任务可不是儿戏。

    依照最初方案,特战队候选者主要由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中央军组成,地方杂牌部队充当替补,这样能够保证特战队的战斗力处于一流水平。然而事与愿违,从目前报名情况来看,中央军与地方军呈现倒挂现象,也即是地方军占绝大多数,中央军反而较少。

    筹备组对此解释为:中央军嫡系部队大多已抵达或者正赶往淞沪前线,无暇顾及;而地方部队并未伤筋动骨,天天在家晒太阳睡大觉,想出来透透气,捞点赏金,因此很正常。

    张治中半信半疑,地方部队兵痞习性积习难改,家喻户晓,不过是否如下属所报,没有耳闻目睹妄下结论未免过于草率。反复思忖后张治中决定召见一批候选部队,全部是地方杂牌军,看一看他们真面目。

    人都是有私心的,张治中将军这个想法还未正式实施,已经有人悄悄透露出去,让得到消息的人早做准备,争取捷足先登,拨得头筹。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为稳妥起见,张治中先向身边最亲近的人征求意见,有两个人相对适合,一个是大本营管理部副部长康江路,另一个是副官阳波。

    这两个人低调内敛,属于那种少言寡语的内向型性格,有自己主见,不随波逐流。张治中比较倚重两人,平日里常与他俩交换意见,听取建议,算是他的智囊。

    人都是多面性的,康江路和阳波也不例外,看似光明磊落的外表下面仍然隐藏着一颗私心,共同特点是:不甘于平庸,雄心勃勃,期待更大的升职空间。两人还有一点相似:都沉得住气,不急不躁,等待时机,该出手时才出手。

    机会终于来到,这次招募淞沪特战队意义非同小可,简直是一次四两拨千斤的绝佳时机,倘若成功击溃日军特种部队,还愁得不到升迁?然而两人又都是招募筹备组的成员,不可能报名参加,只好暗度陈仓,推荐自己亲友,一荣俱荣,达到共同荣耀的目的。

    康江路和阳波几乎同时给几支部队通风报信,采用电话、电报、信函等方式,抢在所有人前面。

    在张治中征求意见之后第三天就有官兵前来报到,张将军还觉得挺纳闷:正式通知刚发出便有人来到大本营,速度也太快了嘛!

    军情紧急,来不及休整,第一批候选部队开始接受甄选,分别来自中央卫戍部队特勤团和驻守绥远的第35军101师独立团特务连。前者是康江路的心腹之人统领,后者是阳波的家乡手足带队,均非等闲之辈。

    中央卫戍部队特勤团号称“天下第一团”,相比之下,所谓王牌部队:第18军,第74军,新6军,新1军,第5军等,统统不值一提。那些部队在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