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支军队从战舰上下来,跃过海岸线,冲向中国最大的城市,内心充满嫉妒和渴望。
支队大部分士兵都是台南日侨,有些还是当地少数民族,从未真正打过仗,战争意味着什么,他们并不清楚。他们只知道:当兵就得打仗,至于为什么而战,他们不懂也不想问清楚,台湾太小,外面的世界太大,他们不敢走出去,战争一结束立刻回家,继续过平静安慰的生活。
重藤雄二不是个战争狂人,作为职业军人,他的职责便是建立一支出类拔萃的山地作战部队,成为大日本皇军手中一柄利剑,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官兵们的厌战情绪他一清二楚,海峡两岸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侨也好,当地土著也罢,都深受中国文化熏陶,谁愿意背井离乡帮着日本去侵略中国呢?
第三百五十二章()
担任第一梯队突袭任务是佐佐木中队,顾名思义,这支中队的中队长名叫佐佐木,整编180人,配有一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六门掷弹筒,弹药充足。
佐佐木中队最擅长侦查敌情,也即是重藤支队的侦查中队,此次最先出击,就是充当侦查和尖兵双重作用,为主力部队开辟道路。
出发前重藤雄二把佐佐木叫到面前问道:“佐佐木君,你清楚自己的使命吗?”“报告中佐阁下,卑职清楚,不敢忘记!”佐佐木弯腰鞠躬,双臂垂在大腿两侧,毕恭毕敬答道。
“不,恐怕你没有完全领会司令官阁下的用意!”重藤雄二低头来回走了几步,凝视着作战室里的大沙盘,佐佐木紧走两步,站到重藤雄二面前,大声辩解道:“我们支队不是一把尖刀吗?插进支那军人心脏,让他们中枢神经彻底瘫痪,不是我们军人应有的职责吗?”
“佐佐木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来吧,看看这沙盘上的敌我态势图,有那么容易插入敌人心脏么?”重藤雄二指着沙盘问道。这副沙盘佐佐木看过多次,已经熟记在心,不以为然晃晃脑袋,
“我们手上的情报每12小时更新一次,好像很新了,其实不然。支那军队从四面八方向上海集结,已达到50余万之多,是我大日本皇军两倍。目前中国军队绝大部分主力还固守在苏州河一线,与我们交战的兵力仅十余万人。”重藤雄二滔滔不绝说道。
“真搞不懂这些东亚病夫!我到一线阵地观战过多次,中日两国军事实力相差并不大,从整体上讲,在武器装备上我们确实比支那军队强一些,飞机、大炮、坦克、装甲车,这些机械化武器装备让我们战斗力强大,但中国军队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嘛?”佐佐木轻蔑答道。
“这个问题不讨论了,让军部参谋本部那些家伙研究去吧!佐佐木君,咱们做好自己的事,给重藤支队创造辉煌吧!”重藤雄二打断佐佐木的高谈阔论,接着说道:“我想提醒你注意:支那军队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个别部队作战能力还是相当出色的,不容小觑,其机动灵活性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支优秀军队。中国有句老话:偷鸡不成蚀把米,我们可不能做折本的买卖。”
佐佐木嘴上“嗨嗨”连声,心里却觉得支队长小题大做:佐佐木中队可不是浪得虚名,以前经常出海侦查,哪一回不是满载而归?
根据线报,苏州河水域水位最低处已接近两米,汛期逐渐退去,开始进入一年一度的干涸期。这时候是泅渡的最佳时段,如果水位太高,部队泅渡难度增加,风险极大;如果水位太低,河中淤泥不能被冲开,形成一个又一个陷阱,部队伤亡更大。
日军军部经过周密测算,以两米水位为泅渡线,达到此额度立即开展行动。
从9月下旬开始,线报由12小时更新改为6小时更新,重藤支队密切关注着苏州河水文情况,随时准备给中国军队致命一击。
到了9月26日,苏州河水位不断下降,最低处不到两米,已经达到历史同期水平线,泅渡条件日趋成熟,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向重藤支队下达了作战命令。要求派出三个中队为“斩首行动”实施者,其中佐佐木中队担任突击任务,另外两个中队从左右两翼策应护卫,形成犄角之势。
三个中队共计540人,全部伪装成中国军人,使用国军第159师、第160师番号。这两个师原本固守罗店左翼阵地,9月24日夜,被日军两个师团猛烈攻击,全体阵亡。国军固步自封各自为战,对其他友军生死漠不关心,给日军造成可乘之机。
第三百五十三章()
战地医院掩藏在大片厂房之中,丝毫不起眼,只有通过不断进出的汽车可以猜出几分。车身上喷绘着一个巨大的红十字符号,或盖着一幅印有符号的大白布,用以警示交战双方,——医疗机构受日内瓦公约保护,任何军队不得侵犯。
罗大凤不再忙得脚底朝天,从早到晚只做一件事:保护张治中将军人身安全,防止任何方式的破坏。
随同警卫有两人,外表与普通士兵没两样,唯一不同之处是那双眼睛,闪着寒光,充满狼一般的凶狠。第一回见面时,张将军笑着对罗大凤介绍:“他们是我们军中的哼哈二将,你也甭管他俩姓甚名谁,管高个的叫大李,矮个的叫小白,就行!”
两个警卫听张将军介绍,脸上没有半点表情,真跟庙里泥菩萨似的。罗大凤心里琢磨:这两人是不是生下来就不会笑啊?脸皮绷得像钢板一样。
张将军中等身材,国字脸,留着寸头,挺和气,没有高级将领的大架子。正如院长所说,没人认识他,换上便装往人堆里一扎,准保找不出来。
战地医院条件简陋,连像样的病房都没有,更不要说贵宾房之类的单间,张将军却毫不在意,因陋就简随遇而安,不见丝毫将帅傲气。
整个医院几百号人除了院长和罗大凤,再无人知道张将军的真实身份,包括协助院长治疗的医生和护士。院长也不允许其他人随意靠近,理由是:这是一名传染性极强的伤寒病人,必须隔离看护。
张将军的饮食起居、打针吃药都交给罗大凤负责,罗大凤成了24小时贴身照顾的私人护理,对此她不仅不感到厌恶,反而心甘情愿,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得到这种殊荣呀?一个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将领,每天与他朝夕相处,难道不觉得荣幸吗?
大李和小白警惕性非同寻常,外表粗犷不拘言笑,内心比谁都细,罗大凤观察过多次,确实如此。
有几个细节可以说明这一点。
首先是输液、打针、吃药这些小事,大李和小白必须亲自在场,亲眼目睹,连配药都要跟着,只差没有先尝试了。
其次是喝水吃饭这种琐事,大李和小白必得以身试法,先喝先吃。罗大凤每次都要皱起眉头,口中喃喃自语:“太不卫生了!这么做和吃口水有啥区别?”
如果说罗大凤是24小时提供私人看护的护理人员,那大李和小白就是张将军的两件贴身铠甲,睡觉时都不会脱下,一个人睡在他身边,另一个人守候在门口,随时准备以命相搏。
罗大凤永远也不可能明白:在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长河里,有一种人名叫“死士”,古来有之。最早源于官宦人家豢养的家丁,像丫鬟一样,卖身为奴,把命都交给了主人,还有什么不舍呢?
院长很忙,每天只过来治疗两次,张将军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养,以看书居多。罗大凤文化程度有限,但书名还认得全,好像是《曾国藩家书》、《孙子兵法》、《史记》等,都是线装的大部头,而且显然年代久远,颜色已经泛黄。
有一回张将军又在聚精会神看书,罗大凤忍不住问道:“将军,这书有啥好看的?里面有人影么?”小时候她经常听教书先生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既然书里面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肯定住着人咯,穿绫罗绸缎的公子小姐,骑高头大马的英雄豪杰,肯定很热闹。
张将军盯着她看了几眼,忽然大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半晌才回答:“这书本里当然有人喽,喏,可别小瞧这些书,里面有千军万马,有千里山峦,有万里长河,几个人算什么?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罢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书籍的妙处不可言传啊!”
第三百五十四章()
苏州河有一段河域,名为桃浦,长约11公里,位于宝山区、普陀区境内。北起宝山区蕰藻浜,往南经大场穿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