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南宋末年-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小花纵身下马,身后一千多禁军也唰的一声,齐身下马,纳头便拜,方小花大声喊道:“玄武营禁军统领方小花带领本部人马请求跟随大人前往建康府!”

    身后一千多禁军齐声大喝:“请战——请战——请战!”

    声震如雷,引来码头无数人侧目,待得知朝廷换了丞相,贾似道被打入死牢,新丞相李全诚随淑妃娘娘要去建康城与蒙古大军交战,马头上数千人顿时欢呼了起来,听的禁卫军大喊请战,所有人都高喊请战,声音越传越远,最后整个临安城都沸腾了起来。

    汉人血性一旦被激起,足以令山河变色!临安城大内皇城上,谢太后抱着小皇帝,看着临安城中数十万人大喊请战,不由感叹道:“大宋有李全诚是大宋之福,是皇儿之福啊!”

    宋恭帝激动的小脸通红,拍手说道:“既然李丞相是大宋之福,那朕便让李丞相做皇帝,让我大宋百姓永受福泽!”

    谢太后听罢面色一变,和全太后相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露出了不安之色。

    南宋景炎元年,元朝至元十三年,十月,蒙古大军占领襄樊之后,水陆并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南宋陪都建康府,李全诚、吕文焕等人率领方小花所属一千禁军,踏上了北上建康之路。

    第二卷兴亡好多事(完)

    第三卷历史依旧战崖山

    写到第三卷了,竟然不知不觉写到四十多万字了,俺也知道南宋扑到布达拉宫朝拜去了,不过扑就扑了,起码还有你们在看着南宋不是?不过真是难为大伙了俺知道这本书写的特烂,回过头看,俺自己都觉得惨不忍睹,所以现在准备的新书我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准备资料,琢磨语言,希望下一本能有所进步。

    从没描写过两军交战,但是写历史也免不了写到这种战争场景,所以南宋第三卷,我会认真写不擅长写的战争场景,越不会写就要越认真,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嘛。

    感谢诸位一路相伴咳咳咱们继续走

    。。

第一章 从建康开始() 
第一章从建康开始

    建康城是三国时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国的都城,吴时名为建业,西晋末改称建康,建康无外郭城,但其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西北濒长江,沿江丘陵起伏,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东、南有青溪和秦淮河环绕,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成为外围防线,历来称形胜之地。

    形胜一词出处荀子强国:“其国险塞,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非亲勿居。”,建康之重要性显而易见。

    船出大运河,至扬州,入长江逆流而上,可达建康北门,早在一日前,建康守军已经与蒙军先锋部队展开攻守建康之战,蒙军三万先锋部队分兵三路,分别进攻石头城、西州城和建康西门,而建康西门却只是对峙,石头城和西州城之战则尤为惨烈。

    显而易见,蒙军是想先占领石头城和西州城以为根据,既可屯军待援,又可威慑南正门宣阳门,蒙军不善水战,而建康周遭又尽是河流丘陵湿地,蒙古骑兵无用武之地,唯有用人命来填,短短一个时辰,两城双方就损失了不下五千人,可谓血流成河。蒙古人也没想到,宋军竟然在这两外城布置了这么多兵力,见久攻不下,果断撤兵了。

    看着长流流水略带猩红,杨月儿秀眉微颦,忧声道:“鲜血染红了长江水,看来大战还未开始便甚是惨烈了。”

    李全诚笑了笑,没有说话,双方一共投入四万多人的战斗,死伤一半,却也不算太惨烈,到时候蒙军几十万人,数面进攻,那场面才叫惨烈呢!心中更是打定了主意,大战起时,自己一定不去看,免得产生了心理阴影。

    杨月儿见李全诚神色淡然,颇有大将之风,心中稍安,却不自禁的想到,女子再是强势,再是大权在握,却也不比男子,杨月儿这般想着,顿时心中一颤,俏脸微红,不知道自己怎么有这样的想法,连忙又将目光移到了别处,却哪曾想到,李全诚这货却是打的眼不见为净的想法!

    船行了半日,一座灰黑巨城匍匐在长江南岸下,李全诚目力强悍,远远的便看见了城楼上兵甲林立,寒光潺潺,旌旗猎猎,城外河道纵横,巨栅耸立,密密麻麻,拦截在河中,大船根本无法航行,河道里面到处都是宋军小船在巡逻,防卫的极为严密。

    而长江上面,同样也是船索密布,巨石垒岸,江中中小船只往来游弋,李全诚的船临近建康,早有十来艘快船冲过来,一个手持方天画戟的宋军将领,站在船头大喊:“军事戒严,出示令牌文书!”

    亲兵站在船头大声回话,道:“大宋左丞相,总指挥使亲临建康,快快开栅!”

    那将军面色不变,道:“就算陛下亲临也要出示令牌文书,尔等快快出示证明,否则以敌船论处!”

    “你大胆!”

    那亲兵大声呵斥,李全诚止住那亲兵,从怀中取出金牌和文书,在手中扬了扬,那个宋将却不折不饶,道:“请指挥使恕罪,末将看不清,还请将令牌文书送下来给末将一观!”

    李全诚笑道:“没问题!”

    这个宋将尽职尽责,李全诚看了很是欢喜,没有任何不快刁难,派人送下令牌和文书,那宋将看了后,大声道:“请指挥使恕罪,大江中明索暗索无数,大船根本无法通行,还请指挥使换船!”。

    李全诚回头对杨淑妃道:“这个将军我很喜欢,我坐他的船进城,娘娘稍等和吕大人坐大船进城!”

    又对萧冷心说道:“师姐保护好娘娘,二师兄和我一起去!”

    “好!”

    天心话不多,做事很果断,不等李全诚发话,直接搂住李全诚的胳膊,纵身一跃,竟然带着李全诚直接从船上跳了下来,两人加起来两百多斤,从四五米高的船上跳下来,那还不将那小船撞翻?那宋将一惊,急退数步,长戟斩出,朝着李全诚两人当头斩下,天心右手一挥,只听见铿锵一声,火星四射,那宋将长戟一甩,身子噔噔噔又是退了三步,直到长戟勾到了船橼上面他才稳住,再一看,李全诚两人已经稳稳的站在了甲板上面。

    李全诚见那宋将面色警惕,连忙笑道:“将军不要紧张,是本官鲁莽了,我是大宋左丞相兼战前指挥使,船上有淑妃娘娘和吕文焕将军在,麻烦将军派船去接应一下!”

    那宋将这才放心了下来,让传令兵给城里发信号,不多时三艘中型车船驶了过去,李全诚见状,便道:“将军高姓大名?”

    那宋将确定了李全诚的身份,又见他没有什么架子,话也多了起来,道:“末将姓孙,名晚亭,乃是建康府水师第十四营翊麾校尉!”

    “东吴孙氏,果然都是英武过人!”

    孙晚亭连忙拱手行礼道:“指挥使缪赞,末将不敢!”

    李全诚见他不擅长这样寒暄,也不再多话,道:“走,我们先进城去!”

    孙晚亭面有难色,道:“大人坐小船进城只能走小门,那样对大人太不敬了,等大船先过,我们从正门进城!”

    “无妨,你们进出都是小门,本官又如何走不得,咱们就走小门,顺便看看这建康城防务如何!”

    此时,杨月儿等人都已经转到了中型船上面,这时候,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传来,李全诚仰头看去,只见城楼之上缓缓的降下了三张吊桥,李全诚一愣,道:“这是为何?”

    孙晚亭道:“蒙军从襄阳南下之日,知州大人便下令建康八座城门全部封死,意表与建康城共存亡。三天前战前指挥部下达文书之后,知州大人才将栅寨门、上水门、下水门三座水门重新开放,但是平日里都是用吊桥出入的!”

    李全诚默然良久,知道那位损知州一点也不孙,很是爷们,不由一叹,道:“知州大人真乃猛士也!”

    三座吊桥放下,直接搭到了车船的甲板上面,方小花所率禁军开始进城,李全诚看了一会,道:“我们也进城!”

    小门便是水门旁边的侧门,大概一米五左右宽,纵深却有五六米长,如同隧道一般,两船并排难行,水下有铁栅栏挡住,尽头同样被封住了,李全诚正在诧异,进入隧道中,李全诚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却是一个直径五六米的穹顶,只听见一阵隆隆声响,李全诚仰头一看,才发现有吊索吊着木筐降下,如同电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