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冷战军工帝国-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41年到1944年纳粹德国占领希腊期间。国王乔治二世和他的内阁成员逃到了埃及,并且在那里成立了一个得到盟军承认的流亡政府。但是,由于在战前的1936年到1941年,希腊由军事独裁者伊奥安尼斯·迈塔克萨斯将军统治,因此流亡政府的合法性一开始就受到怀疑。

    德国佬在雅典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许多前政府官员参加了傀儡政权,但这一政权的支持率过低,尤其在因德国的经济剥削而导致的希腊通货膨胀、物资短缺和饥荒后,它就彻底失去了民心。战争期间,这一政府控制着由德国人武装起来的军队。

    许多抵抗力量在德军占领几个月后便开始行动了。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成立于1941年9月的“民族解放阵线”和“希腊民族解-放-军”,皆由希腊共产党建立。希共当时的代理领导人是乔治·西安托斯,真正的领导人尼古拉斯·扎希阿里阿迪斯还在德国人的监狱里捡肥皂玩。

    为了响应苏联的号召,希共成立了一个广泛的反法西斯联合阵线,这使“民族解放阵线”成功地获得了许多非共-产-党人士的支持。他很快扩大为一个连希共也不能完全控制的组织。事实告诉我们,玩脱了的下场很悲催。

    民族解放阵线和“解-放-军”受到两支小规模抵抗力量的敌视:由前陆军军官拿破仑·泽尔瓦斯上校领导的“希腊全国民主同盟”和由季米特里奥斯·普萨罗斯上校领导的“民-主与社会解放”。前者由自由主义者和共和主义者组成,而后者由反-共分子组成。

    希腊是一个很适合打游击战的国家。到1943年为止,德军及其傀儡政权仅仅控制了主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广大的山区都在抵抗力量的手中。当时,“解放军”大约有20000名武装人员,有效地控制着包括伯罗奔尼撒半岛、克里特岛、塞萨利和马其顿在内的一大片地区。“民盟”大约有5000人,几乎全部在伊庇鲁斯。“民社解”大约只有1000人。他们依靠战利品来装备自己,也有一些英国的援助。然而,1943年意大利人撤退的时候,“民社解”缴获了不少意大利卫戍部队的武器。

    由于“民盟”相信盟军会通过希腊解放南欧,并想在德军撤离后统治希腊,因此“民解阵”谴责“民盟”通敌卖国,妄图窃取抵抗力量的胜利果实。这一形势导致了“解-放-军”、“民盟”和德军的三角冲突。在英国人和希腊开罗政府对“民盟”的支持下,这些冲突演变为内战。1943年10月,“解放军”对它的敌人,尤其是“民盟”发动了进攻。席卷希腊各地的内战持续到1944年2月,在英国人的调停下,双方才停火签订《布拉卡协议》。

    1944年3月,控制了全国大部分领土的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了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这个民主政府和雅典傀儡政府、开罗流亡政府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的目标是“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为了国家的独立与领土完整,为了消灭国内的法西斯与武装反动派,加大对占领者的打击力度。”“民委会”的首任主席是“民社解”军事领导人埃夫里皮泽斯·瓦基尔齐斯。后来,亚历山大·斯沃洛斯取代了他,瓦基尔齐斯变成了副主席。

    到1944年后期,随着苏联红军突破德军防线,深入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的领土,德军从希腊撤退已成定局。此时,由着名的自由主义者乔治·帕潘德里欧领导的流亡政府转移到了意大利卡塞塔,为解放希腊作准备。根据1944年9月达成的《卡塞塔协议》,希腊所有的抵抗力量派别都由英国军官罗纳德·斯科维将军统一指挥。

    10月,英军登陆希腊。由于德军几乎已经全部撤离,因此英军没有受到什么抵抗。尽管此时解-放-军拥有50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且他们的装备全部来自德军匆忙撤离时留下的,但英军在人数上还是大大超过了解-放-军。10月13日,英军进驻雅典,帕潘德里欧和他的内阁成员紧随其后。国王留在了开罗,因为帕潘德里欧向国民承诺要通过全民公决来确定未来的希腊是否保留君主政体。

    当时的解-放-军要想控制全国简直是轻而易举,但他们没有这么做。因为希共领导层接到了苏联的指示,要他们别轻举妄动,否则会破坏同盟国的团结,会威胁到斯大林战后控制德国的战略目标,对于斯大林而言,德国才是他的欧洲战略重心。

    斯大林其实已经和首相丘吉尔达成了协议,战后希腊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苏联不会插手干预,两位大流氓在闷声发大财中就把希腊当做买卖的筹码。而希共领导层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不过解-放-军战士和普通党员却并不知情。这就是日后“民解阵”和“解放军”之间矛盾的来源。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从不过时的真理。

第三十一章 希腊内战啦(下)() 
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希共领导层试图避免和帕潘德里欧的政府陷入僵局。尽管希共领导人安德烈亚斯·齐马斯、阿雷斯·维卢基奥蒂斯等人不信任英国人,但大部分解放军战士还是把英国人看成赶跑德国人的解放者,热烈欢迎王师上岸。而领导人齐马斯反对解放军同英国人合作,他本人更愿意同南斯拉夫共产党领袖约瑟夫·布鲁兹·铁托保持联系。

    要求各派抵抗组织解除武装是帕潘德里欧政府与它的民解阵成员之间产生摩擦的原因。在英国大使雷金纳德·利珀的建议下,帕潘德里欧政府要求所有的武装派别放下武器,并组建统一由政府指挥的国民警备队。

    这一点其实帕潘里欧政府做的无可厚非,但拿起枪杆子尝到甜头的人岂容易放下自己的利益?真要这么简单,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统一历史也就不会是一副鲜血淋漓的模样了,只有领导人用铁腕才能保证一个国家在统一初期不会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什么,各党派民-主共和?笑话,伊拉克是个例子,利比亚是个例子,一群按怀鬼胎的家伙坐在一起成立一个根本没有什么卵用的政府,那不叫共和,叫脑子进水了。

    民族解放阵线以放下这会使解放军无法抵抗右翼民兵组织的进攻为借口,向帕潘德里欧提交了一份修正案,但被政府拒绝。民解阵没办法,向政府妥协,12月1日,斯科维下令解散解放军。而傻子也知道解放军是希共跟政府讨价还价的资本,所以希共领袖西安托斯决定拒绝执行要求解放军解散的命令。

    希腊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不是板上钉钉的一块,帕潘里欧完全可以挑拨离间各个击破,但是希腊政府却错失良机。

    铁托的影响力在解放军拒绝解除武装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同寻常的角色。铁托表面上忠于斯大林,但背地里却依靠自己的武装积蓄着力量,并且他相信希腊人也会这么做。然而,他的这一影响力在两个月前还无法阻止民解阵领导层同意斯科维指挥解放军。

    12月3日,民族解放阵线在雅典市中心的宪法广场举行了一次示威游行。在示威过程中,警察向游行群众开了枪。以此为导火索,以解放军为一方,希腊政府军和英军为另一方的全面战斗正式打响,大炮和战斗机都出现在了战场上,当然火炮与飞机都是英军的装备。

    12月4日,帕潘德里欧准备辞职,但是,英国大使强迫他留下。到12月12日,“解放军”控制了雅典大部分地区和整个比雷埃夫斯。驻防意大利的英军第4师官兵前来增援。过去那些与纳粹合作的组织站在了政府军和英军一边,和解-放-军士兵展开了大规模厮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备上占优势的英军逐渐占了上风。而希腊其它地区的解放军没有向政府军或英军发动进攻。这显然说明解-放-军本来没有挑起内战的打算,战斗爆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战士们的义愤填膺。

    当英军与解-放-军之间爆发冲突的时候,战争尚未结束。这给丘吉尔的联合政府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同时也遭来了英国民众、美国舆论和英国国会下院的抗议。为了表示自己维护和平的诚意,丘吉尔在12月24日亲自抵达雅典,召集冲突双方商讨停火协议。苏联代表也应邀出席会议。但英国方面认为民族解放阵线的要求太过分,所以丘吉尔的努力失败了。

    1945年1月5日,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解-放-军被迫撤出雅典。由于丘吉尔的干涉,帕潘德里欧辞职了,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反-共-分子尼古劳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