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零三章 战争前夕(1)()
这次的展览可比北美那次的收益要大得多,美国跟塔莱斯特公司签订了uh1直升机的合同,以色列跟买了大量的akm步枪回去装备他们的国防军。而巴基斯坦则采购了小部分的螳螂主战坦克,并在阿尔贝诚恳的介(忽)绍(悠)下采购了大量的武装皮卡以及rpg火箭筒。仅仅一天,塔莱斯特重型武器公司就创下了几乎接近一千万美元的利润。
武器拿回去可不是用来观看的,以色列跟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将会大大的增强,而这次的军火交易将会彻底打乱中东,中亚的局势。阿尔贝甚至能嗅到了战争前夕风雨欲来的味道,按照历史的战争剧本发展,接下来的战争分别是朝鲜战争,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及第二次中东战争。
所有人都在心怀鬼胎的扩充军备,阿尔贝只不过给了他们一把战争的钥匙而已。就等那个充满火药味的炸药桶爆炸,将世界重新陷入失控的冲突之中。
1949年1月2日,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斯大林,贝利亚,赫鲁晓夫以及马林科夫都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关于对朝鲜半岛的局势判断以及金正日的统一朝鲜半岛的请求。
朝鲜人民军1948年2月起就开始精心准备建立起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军队,而苏联对这位社会主义盟友也不留余力的支持,向朝鲜人民军提供了以t…34坦克为代表的大量现代化武器装备。其中有一个120辆苏制t…34坦克的105装甲旅,一个30辆苏制t…34坦克的独立装甲团。拥有600门火炮,40架战斗机,70架轰炸机,10架侦察机。可以说朝鲜已经拥有了碾压韩国的实力,正因如此,金正日野心勃勃的想建立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
而斯大林召集自己得意门生的原因就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对朝鲜的统一战争抱着什么样的想法。谁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实际上斯大林是想知道谁更优秀,更符合他的接班人身份。
马林科夫和贝利亚都是斯大林的接班人。当然两人也是不共戴天的死敌。肥头大耳的马林科夫挺着个大肚子抢先发言,“其实我觉得默许朝鲜出兵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支援了金日成这么多的装备,也是时候让他替我们卖命了。如果能抢占朝鲜半岛。等同于将我们的势力顺利的插入太平洋。”
“详细说说,马林科夫同志。”斯大林对马林科夫的话来了兴趣。
“是,斯大林书记。”见斯大林对自己的发言感兴趣了,马林科夫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是这样的。占领了朝鲜半岛之后,我们就可以顺利的在仁川地区建立军舰港,要知道拥有一个可以介入太平洋的不冻港可是我们的目标之一,而且还可以利用朝鲜来制约中…国…共…产…党,现在那群家伙正如日中天,我们不能让一个不受控制的红色政权打乱了东亚的平衡局势。”
当然马林科夫所说的平衡局势指的是苏联不希望在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中,出现一个不受控制的独立政权。
马林科夫的发言基本上符合斯大林的心意,一旁沉默不言的赫鲁晓夫看到这位共产主义的总书记对马林科夫频频点头,心中也有点惊叹马林科夫对斯大林心思的揣摩。
“假如朝鲜拿下了朝鲜半岛,也就意味着日本也会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拿下日本之后。就意味着我们的舰队将控制住太平洋的西域海域。我的发言完毕,斯大林总书记。”
“我反对马林科夫同志的观点,事实上你正在毁灭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革命之火。”身材跟马林科夫成反比的贝利亚一上来就指责和反驳马林科夫的观点,“日本可是美国资本主义国家介入东亚的一个重要楔子,你以为他会让我们如愿以偿。朝鲜一旦进攻韩国,那么美国必定会出兵朝鲜,因为韩国对于美国而言是保护日本的重要屏障。朝鲜战争将会成为我们跟美国人的一场代理人战争。”
贝利亚长篇大论的内容实际上也是斯大林所顾忌的地方,如同贝利亚所言,苏联可以支持朝鲜吞并韩国,但是他们还没做好跟美国决一死战的准备。
见斯大林面有难色。贝利亚再得意洋洋的给马林科夫最后一个暴击,“在波多黎各独立党的事件上,美国人可是认准了这事是苏联干的。也就是说一旦给了美国一个开战的借口,他们绝对会在朝鲜战场上不留余力的让苏联难堪。”
“马林科夫和贝利亚同志说的都很有道理。”斯大林对这两位接班人略微有点失望。实际上他们所说的问题斯大林早就考虑到了,而马林科夫只能考虑到乐观的一面,而贝利亚则想到悲观的一面。
“那个,我能说一句话么?”沉默在一边的赫鲁晓夫举起手,缓缓说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个中国。要知道他才是跟朝鲜国土真正接壤的国家。”
赫鲁晓夫提到中国的时候,马林科夫和贝利亚表情满是不屑,只有斯大林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微微颔首。
“哦?赫鲁晓夫同志你的想法很独特,跟我们说说吧。”斯大林说道。
“是这样的,中国跟日本打了八年的仗,也就是说他们的军事素质并不差。而且跟朝鲜相连的东北地区还是中国人的重工业基地,他们不会放弃这么重要的战略地区,如果他们真的是一群饭桶,不愿意出兵直接将这么重要的地区拱手相让给美国人,那我们就出兵中国,将中国的东北地区收入麾下。”
赫鲁晓夫的话让所有人一愣,这种直接朝社会主义盟友下黑手的方式可是第一次见,而且吃相难看。但不要脸的赫鲁晓夫继续说道,“而且到时候中国要求出兵支援,我们就将二战淘汰装备提供给他们,打赢了美国自然最好,打输了的话,我们也一样可以乘机吞占他们的国土,并且出兵朝鲜,最终将局势重新便为三八线划分的状态,美国没拿到好处,而我们却可以获得大片的领土,如何?”
第二百零五章 战争前夕(2)()
赫鲁晓夫的话才真正的说到斯大林的心坎里,向来有领土扩张情节的斯拉夫人对中国的大片领域也是觊觎已久,如果不是因为之前的苏德之战,他们早就阴谋阳谋双管齐下的争夺中国北方领土了。而中国作为亚洲战略要地,只要能将其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苏联不愁太平洋舰队在海上没有立足点。当初让外蒙从蒋介石国民政府说中独立出来只不过是计划的第一步而已,第二步就是坐镇东北区域,让那边的重工业基地和矿产彻底便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不过苏联的全盘计划都被中共势如破竹的局势给打乱了。
人尽可欺的国民政府在解放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蒋介石甚至悲惨到差不多要跟中…共划江而治的地步了。在苏联眼中,蒋介石跟桀骜不驯的毛?泽?东相比,识大局的前者更适合成为自己亚洲利益的代言人,哪怕他只不过苏联数次抛出橄榄枝,蒋介石都并不领情。
显然赫鲁晓夫的话触碰到了斯大林内心深处的那根弦,他也没想到一个只是用来平衡马林科夫和贝利亚的权力斗争的家伙居然自己的接班人还要出色。斯大林缓缓说道,“这次的会议就到此为止吧,赫鲁晓夫同志,你来一下我办公室。”
马林科夫和贝利亚相视一眼,两人的神情都很复杂但又不得不接受斯大林的命令散会。只有赫鲁晓夫一个人跟随着斯大林的身影进入他的那间书房。进入书房之后,斯大林让赫鲁晓夫坐下,和气的笑道,“想不到赫鲁晓夫同志的见识要比前两位还要出色一点。”
赫鲁晓夫诚惶诚恐的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虽然之前的乌克兰饥荒事件让赫鲁晓夫失去了斯大林的信任,但这一次他隐约感觉到这位共产主义的至高掌舵人有打算将橄榄枝再一次抛给他。
“我想让你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斯大林点燃一根烟,夹在两指之前,“我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堂而皇之的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将那些重工业基地和矿产资源为我所用。二是让朝鲜半岛成为我们的势力范围。并且在那边建立军事基地,可以让太平洋舰队直接从朝鲜半岛出击,到达太平洋的任何一个海域。”
“那美国那边万一军事介入怎么办?”责任越大担子越大,赫鲁晓夫的担忧也不是无不道理的。万一没有处理好,那他肯定是作为一枚弃子率先抛弃。
“到时候要力保朝鲜,重新恢复成现在三八线的模样,但是一定要浑水摸鱼,二则其一。顺便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