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林暗地里评价,他就是个矛盾的混合体。

    严伯龄有个爱好就是嗜酒,可以说是“一日之内无酒不欢”。李青林自然是有备而来,登门拜访时带了几包卤菜喝一瓶好酒。有了李立德前期的介绍,再看在李青林拎来的卤菜、烈酒的面子上,三杯两盏下肚、意气相投的谈话之后,这严伯龄和李青林竟然成了忘年交。

    几次三番交往以后,严伯龄和李青林无话不谈。李青林为了训练自己的口语,两人之间谈话用的都是日语。严伯龄酒后就有点爱显摆,将自己在国内读书到留学日本,再回国打仗的经历都详详细细说了个遍。连当年勾引幸子的事情也被他当着吹嘘的资本,详细地说给了李青林。期间为了显示自己日语的精通,连日本女人如何**也教给了李青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青林的日语水平提高了一大块,而且通过严伯龄介绍的日本经历,李青林对日本人有的更深的了解。有一次严伯龄醉汹汹的拍着李青林的肩说:“好小子,学得真快,你现在要是冒充日本人都可以以假乱真了。”

    李青林一次问严伯龄:“你对日本人或者日本社会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严伯龄想了想道:“变态!”

    一语中的!

    前世的李青林也是这种看法,看来日本这个民族的本性变化不大。

    李青林再问:“日军战力如何?”

    严伯龄答道:“整体大战略方面仅能及格,小股部队和单兵素质绝对优秀。”

    在前世李青林看过的抗战资料里有人这么评价过,现在在日本军校学习过的严伯龄也这么评价,看来真实情况确实如此。

    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严伯龄送了李青林一套日本大正十二年日文原著《步兵操典草案》、《射击要范》和《阵中要务令》。严伯龄虽然退出了军界,可军人是他曾经的梦想,这些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各种版本的日本《步兵操典》,闲暇时翻一翻,以勾起当年一段生活的回忆。

    从严伯龄处带回了《步兵操典》,李青林时不时地拿出来阅读和揣摩。

    此套日军操典共为三本小册子,统称为“典范令”,是侵华日军训练作战的依据。书的扉页上签了原主人的名字:武宫正太郎,那时候是一个刚入伍的的二等兵,隶属于日本华北驻屯军。

    武宫正太郎是一个勤奋的好士兵,他在典范令上钩钩画画,并写满了心得体会。这也足以说明这套小册子对于士兵的重要性,以及普通日军官兵对此书所下的功夫。

    作为侵华日军训练作战的最高依据,这套“典令范”的主要内容有:单兵战术、战斗指挥、联络、进攻、防御、追击及退却、持久战、阵地战、特种地形作战以及诸兵种联合战斗。通观全篇,主要强调武士道精神在战斗中的作用、以进攻夺取战斗的主动、以会战来达到决胜目的以及陆、海、空和骑兵合成攻击。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了应对未来的战争,李青林对此套小册子下了不少的功夫,可以说里面的内容能够达到滚瓜烂熟,那个原主人的心得体会也被他吸收了个七七八八。

    李青林现在信息的最大来源却是钱多贵。这钱多贵做个铜匠,整天挑个担子走村串户,大道、小道消息还真不少。

    十月底,钱多贵带来消息,朱毛红军已经到达了陕北;十一月底又带来消息,东北军进攻陕北,在陕北直罗镇被红军消灭了一个师又一个团。

    “朱毛真就是厉害!老蒋打不过他们的。”钱多贵最后竖着大拇指赞道。

    终于有了红军最确切的消息了,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在行进。李青林对于**自然有天生的好感,加入这样的队伍也是他的愿望。

    可是,李家已经订好腊月就将姜美枝娶进门,李万全他们现在正紧锣密鼓的准备自己的婚事,李万祥正在家里给自己打结婚的家具,结婚的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如果自己现在就跑到陕北,姜家的婚事怎么办?如果不结婚,李家将如何面对大众?如果自己娶了姜美枝再到陕北,自己事实上有两个妻子,**方面是不容许这种情况出现的,他们会不会不要自己?

    这一连串的问题弄得他六神无主,既然没有最佳选择,李青林最后索性不想了。

    上次刘政洪主动联系自己,而自己却拒绝了。现在有了红军的消息,让他又想起刘政洪这个**来。自己现在不能参加那个队伍,如果能多卖几支枪给他们也算是支援革命吧,于是他问钱多贵:“刘先生那里有消息吗?”

    钱多贵摇头道:“一直也没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跑哪里去了。”

    李青林道:“那就等着,他们肯定会来的。”

    ;

    

第六十六章 暗剑无声6() 
此时农村已经进入农闲阶段,李家一门心思在准备婚礼,李青林反而倒成了一个大闲人。现在这个大闲人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卫三丫的肚子问题。

    和卫三丫圆房已经好几个月了,李万祥刘二花偶尔听听房,知道他俩每晚闹得挺欢腾。一开始李万祥他们心里很踏实,觉得两人青春年少的还这么热腾,卫三丫的肚子应该很快鼓起来。他俩耐心等了半年,卫三丫倒是越长越水灵,肚子可一点都没变化。

    李万祥和刘二花两人可就有点着急起来,这么久了还没动静,那可是要影响到李李万祥家抱孙子的大计。是不是李青林和卫三丫两个人中间出了什么问题?

    刘二花问了卫三丫,卫三丫红着脸老老实实回答两人都没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没怀上。刘二花托刘秀珍暗地里问了李青林,李青林心中苦笑,也不好回答。

    其实是李青林有心行事,特地使卫三丫没有怀孕。卫三丫春天才来红,后来几个月一直不太规律,李青林知道她的发育还没有完全,过早生育对于卫三丫绝对是个伤害。所以,李青林一直按照“前七后八”的原则行事,在那敏感的几天,李青林要么忍者,要么排在外边。后来有了姜秀枝,她在哺乳期自然不可能怀上,李青林在那几天都释放在她那里了,那卫三丫怎么可能怀上呢?

    现在刘秀珍问起此事,李青林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刘秀珍最后对他说:“这事你大伯他们可着急了,以后少和秀枝那个啥,多花点功夫在三丫身上。”

    李青林一愣,自己这么隐秘的事情刘秀珍怎么会知道?

    见刘秀珍并没有特别生气的样子,他嬉皮笑脸地对刘秀珍说:“这事你咋知道的?你看见了?”

    刘秀珍用手点着儿子的额头笑道:“小兔崽子果然把这事做下了。我哪里看见过,只是你上次一身奶味回家,我就怀疑你了。你还嫩了点,被我一诈就诈出来了。”

    李青林本以为自己做事不机密被人看见,现在听刘秀珍这么一解释,于是安下心来。

    刘秀珍在一边叹道:“世上没有猫儿不吃腥的,要说这事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你们以后最好还是别来往了,这事如果闹将起来,你们都没好果子吃的。”

    李青林点头称是,心下却不以为意。

    这卫三丫的肚子问题已经成了两个李家的大事情,李青林只好重视起来。卫三丫这几个月来红已经渐渐规律起来,李青林掐了掐日子,决定就在最近把自己的种子给卫三丫种上,免得时间长了大家会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

    冬天早已来临,十一月底下起了今年的第二场雪。第一场雪下的很小,加上地气的原因,那场雪很快就化尽了。

    北风呼呼的吹着,吹来满天黑沉沉的乌云。气温骤然下降,外面特别寒冷,人们都躲在屋子里。玉米棒子早已经被晒干,现在冬闲,人们一边烤火驱寒,一边用手剥玉米粒。

    看着外面黑沉沉的云,听着呼呼叫着的北风,刘秀珍说了一句话:“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

    多么鲜活的语言!如果李青林不知道刘秀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他简直能将刘秀珍当着一个诗人来崇拜。

    场大雪来的猛烈,先是细雪籽沙沙地落下,紧接着雪花飞舞起来,到最后漫天的飘舞这的就不是雪花,而是像被撕成一团团棉絮的雪花团了。

    刘秀珍一边剥着玉米粒,一边侧着耳朵听房椽子的响动。雪下得太大,屋顶积雪太多的话,会把农家细梁细椽的草屋顶压塌的。只要觉得雪下厚度差不多了,李万全就会拿着锹上屋顶、牲口棚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