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青林已经好几个月没同潘可为见面了,李青林发现潘可为变化很大。潘可为还是那副商人的打扮。身上是一件灰色棉袍子,头戴着一顶黑色礼帽,脚上是一双棉布鞋,潘可为的胡子还是一如既往得刮得很干净,但是从脸色上看就显得很憔悴,甚至从他的眼神之中还能看出来一股疲惫之色。
李青林伸手倒了一杯茶递给潘可为,道:“潘大哥,你最近很累吧?”
“唉!”潘可为深叹了一口气,他接过李青林递过来的茶杯,然后一饮而尽。
见潘可为闷闷的。李青林也就不客气了,他开口道:“潘大哥,我们最近遇到点麻烦了,第一战区已经很久都没有给我们补充,我的队伍现在急需弹药,我想在鬼子的铁路上搞一把,你能不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情报?”
平汉铁路每天都有火车来来往往,这里边大多数是运送旅客的票车,铁道破坏队如果想搞鬼子的军火列车。那需要准确的情报才能下手,否则的话就很有可能伤害无辜的旅客。而鬼子军火列车的发送时间、地点算是绝密情报,李青林手里的情报队根本就不可能获得这样的绝密情报,只有潘可为手里的军统人员从南到北都行动起来。才有可能获得军火列车的准确情报。
潘可为神色黯淡,道:“老弟啊,要是在以前的话,我弄到这个情报还真的不是件难事。可是现在……”
“你们的组织出问题了?还是你被调任别的地方了?”李青林心里一惊,问道。
潘可为自己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叹口气道:“老弟啊。鬼子和汉奸的特工系统也不是吃素的,现在的敌占区内,中统的组织几乎被连根拔起,我们军统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潘可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着说道:“在上海,我们两统同日伪特工进行着殊死暗战,很多的无名英雄杀身成仁为国捐躯。可是,也有一些卑鄙小人数典忘祖成为了汉奸,tèbié是以前军统北平区区长王天木,自从他投敌之后,上海区、北平区等单位被日伪情报机关尽数破坏,目前北方地区能够保留下来的秘密工作人员已经屈指可数。老弟啊,你在近期想得到平汉铁路的情报已经是不可能了。”
想从平汉铁路获得补给的可能性没有了,李青林感觉到很郁闷,不过这也算是他预计之内的。
“潘大哥,是不是你也要被调走了?”李青林问道。
秘密工作有自己的特殊之处,军统北方系统已经被敌伪大破坏,按照一般的规律,像潘可为这样的老牌特工肯定已经暴露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近期就会被调走。
果然,李青林的猜测被证实了,潘可为点头道:“老弟说的没错,我很快就要被调走了。我的上线已经被敌人抓住,他有没有叛变我们还不知道。为了自保,我们这些和他熟悉的人员全部撤出城镇,只是在乡间通过电台或者联络员向下级下达一些指令。”
潘可为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不过,戴老板新派来的人员还没有完全到位,在他们熟悉工作之前,我们这些人还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我估计过年之后我就会回重庆去述职。”
作为老朋友,潘可为在豫北同李青林合作得很好,甚至可以说潘可为在豫北给了李青林很大的帮助,也是第九支队重要的情报来源。如今潘可为即将被迫离开,无论是作为老朋友,还是作为事实上的同盟,对于李青林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李青林的心情一下子灰暗了起来。
见李青林心情不好,潘可为笑了,道:“老弟,这有什么啊,说不定等局势安定了下来,我还会再回来的呢。”
“但愿如此吧!”李青林喃喃道。
“今后你要同我联系的话,可以通过电台的何春,她是我们的人。不过我在走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到时候你我还是要合作一把的。”临走的时候,潘可为对李青林道。
潘可为的事情从来都是神神秘秘的,李青林也不好问什么。挥手告别了潘可为,心情郁闷的李青林回到了自己的司令部。未完待续……
四九三章 苦战1()
去年秋天的收成不错,老百姓家里多多少少都有点余粮,再加上鬼子失败之后再也没来sāo扰,因此今年chun节大家都欢欢喜喜过了一个安心的年。
正月十五,虽然鬼子近在咫尺,但是老百姓还是开开心心扎了花灯、龙灯闹元宵。从去年入冬开始,豫北大地就没怎么下雪,大地很干燥,连空气都干冷干冷的。龙灯在汉子们的手上飞舞,精致的龙身加上高超的舞龙技艺让这条黄龙栩栩如生,可舞灯汉子们的脚踏出的浮尘也呛得围观的人直咳嗽。
“咳咳咳!这死老天,这么长时间也不下雪,呛死我了!”一个农夫骂道。
“这雪是下了,就是下的太少啊。昨天俺去地里看了,整个冬天没下大雪,地里的墒情很不好啊。”一个老汉捂着鼻子道。
“是啊是啊,正月里俺也到地里看了看,那土都干结成硬块了,这几天要是再不下雨雪,开chun之后说不定连种子都下不去呢。”另外一个汉子附和道。。。
李青林正站在人群中,听见这些农民的交谈,他不禁皱了皱眉头。
农民靠种地吃饭,种地要看老天吃饭,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去年冬天只下了几场小雪,地里的墒情绝对不足,这段时间要是再不下雨雪的话,开chun之后还真不知道下种子之后能不能活苗。好在去年本地大丰收,李青林吩咐罗大富收购了不少粮食,第九支队目前在粮食方面还没有什么忧心之处。
自从去年冬天扫荡失败之后,鬼子们似乎老实了许多,从表面上看他们最近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出兵的迹象,但是他们也没闲着,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就在干一件事,那就是大量修筑碉堡、炮楼、据点。
鬼子暂时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第九支队的将士们自然是欢迎的。可是李青林却是忧心忡忡。
自从鬼子退兵之后,他们大量强征苦力修筑工事。鬼子们不仅将前期刘政洪翻边战术中破坏的碉堡据点重建起来,并且在交战区的边缘,他们增加了一些坚固的碉堡和炮楼。除了建立坚固的堡垒之外,他们还在各据点拉起了电话线,一旦某一点受到了进攻,附近接到求援电话的日伪军立刻出动,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之下,一般小规模的拔点作战很难获得成功。
另外,在铁路沿线。重要的公路沿线,各炮楼据点的外边,一些重要的平地,鬼子们强迫百姓砍伐树木并挖了大量又深又宽的壕沟。砍树的目的是扫清射击的视线障碍,挖沟的目的是增加行军的难度,防止中**队流动作战。
鬼子们不仅在工事上下了大功夫,在其他方面也下了功夫。在日占区的村庄里,鬼子们实施了连坐法,如果有抗日分子出现在村庄里。村民必须立刻上报,如果不报的话,这个村子的村民将受到牵连。这些人被日伪军打一顿还算是轻的,如果被汉jiān们送到宪兵队去。那就是百死不生的下场。
这些村民还必须承担起夜间巡逻的职责。每到夜晚,村民们手拿铜锣、梆子沿着壕沟、铁路、公路巡逻,如果发现有抗日分子通过就必须立刻报精,如果有精不报。那这个村民的下场只有一个字死。
经过多次的失败,日伪的情报机关也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他们除了继续利用汉jiān、侦缉队和宣抚班来收集抗日军队的情报。他们还采用了一些新的办法。
豫北地区一直都很贫困,一些人家食能果腹就算是大幸了。汉jiān们从鬼子的洋行里拿来了一些肥皂、布匹、食盐、火柴等生活用品,他们目光瞄准了一些赶集的农村妇女。这些汉jiān一般同这些村妇有一点点亲戚关系,他们用照顾亲戚的名义将这些生活用品送给她们,然后从这些妇女的口中获得抗日队伍的驻扎、调动等一些情况。
这是一种堡垒封锁的囚笼战术,这种战术并不算新鲜,最起码蒋委员长在江西围剿的时候就使用过。这种大量构建堡垒围困,利用壕沟减少对手的流动作战能力,最终将对手逼到正规军决战的战术虽然成本巨大,时间缓慢,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战术,最起码在江西围剿的时候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国共两方面都意识到这种战术的厉害之处,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要破解囚笼战术。要破解这种战术只能拔掉坚固的堡垒,如果坚固的炮楼或者碉堡被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