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始社会之天神下凡-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祭坛在城池的中心,四个方向分别有四条大道通向城墙,基本的格局已经弄好了。

    在修路的时候,王东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如今整个城池内一片焦土,光秃秃的也不好吧。

    因此让人通知了大巴,准备几十棵果树苗,带过来种植,种到大路的两边。

    那里的果树,最多的就是芒果,如果说用来绿化,芒果树也是不错的,四季常青,加以修剪就非常漂亮。

    大路和祭坛建好以后,开始盖房子,这次王东不打算再盖那种茅屋了,那个太容易漏水,不牢固,这次准备盖砖头结构的。

    由于现在城池是一张白纸,因此怎么设计全都由王东自己一个人来。

    为了简单,还是按照大棚那种格局,一排房子下去十几二十几间,可以大批人一起混居,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隔成小单间。

    这样盖房子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很多砖头,因为有很多面墙是公用的。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这样盖出来的房子,好像现代养殖场里的猪圈啊。

    哎,没有艺术天赋。

    算了,他们也没看过猪圈长什么样的,自己说这是别墅那这就会变成别墅。

    不过培养新一代的建筑人才势在必行,在这一次大型建筑活动中,有土族的战士们表现出了比一般人更高的天赋,因此王东在他们中挑选了一个人来负责建筑。

    那个人就是老朋友土块,果然他们取名字是有预知的,土块对玩泥巴也有天赋,本来已经划给陶去学习制陶了,后来在做泥砖的时候,发现他在砌砖的技术活上有天赋,因此就把这件工作交给了他。

    在这一次王东规划城墙,祭坛和房子的过程中,土块都全程参与,学到了一些皮毛,已经可以出师了。

    没错,学到皮毛就可以出师单干了,因为王东本人也只懂一些皮毛。

    一排排的房子,看起来很整齐,这样土地使用得很充分。这就是城市里的构造设计。

    等以后人员多了,肯定不能全部住进城里,还是需要安排一些人住到外面去的,毕竟种地的距离太远了,也不利于作息安排。

    房子的框架就用砖头堆砌,然后用木材搭起顶棚,这样剩下的就是在屋顶盖上遮阳避雨的东西。

    之前用的是芭蕉树一样的叶子,那个太容易损坏了,不能再用。这一次要一步到位,使用黏土烧瓦片。

    华夏社会里,传统的瓦片都是很小的,长宽都差不多十五至二十厘米。灰色的,极其容易破碎,数量又多,新房盖瓦工作量很大,太痛苦了。

    为了避免这个劣势,澳洲土著发明的长方形瓦片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制作出来的瓦片宽也是十五至二十厘米,但是长度非常长,大概在八十厘米到一米之间。

    这么长的瓦片,覆盖的面积相当于传统瓦片的四五倍,因此同样的面积,需要的瓦片大大减少,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减少。

    再说华夏瓦片的形状,不是平整的,通常都是带有一点点弧度,这个不仅使得制作泥瓦的时候工艺难度增加,而且在盖瓦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横梁。

    而澳洲或者欧洲的瓦片却是平整的长方形,没有弧度,当然要制作一个凸起,用来当做挂钩,以便可以挂在屋顶的横梁上。

    做这种瓦片比较简单,那就开始吧。

    王东开始天神附体,陶带领制陶组全程认真观察,个别已经学会写字的人已经在拿兽皮当做记录本子记录了。

    先找材料制作一个长方形的制瓦模具,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版,同时又变薄的泥砖模具,这个在之前做了很多个,大家都还记得。只要用更小的木片制作那种框架,其实就是瓦片的模具了。

    把融合好的黏土扔进模具里,用手整平,然后在一段的边缘位置用手捏起一个凸起的小土包,大小差不多两个拇指那么大那么高。主要是当挂钩使用。

    这基本上就可以了,用来制作瓦片的黏土一定不能太湿软,否则就容易变形,那盖在屋顶上就达不到完整密封的效果,那就会漏水了。

    黏土在模具里面成型以后,找一个空旷的地方,用一根木头或者其他石头什么的东西靠着,让瓦片一块一块竖着晾干。在旁边烧一小堆火这种小伎俩不用再特别强调了,大家都已经掌握。

    除了制作那个挂钩,其他的工艺和制砖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都开始制作模具,然后开始大量制作泥瓦。

    泥瓦晾干以后,就可以放到土窑里面去煅烧。每天可以产出瓦片也有几百块。

    为了遮挡雨水,在盖瓦的时候都必须一块覆盖住另一块的一些部分,因此一平方米的屋顶,需要使用十块作用的陶瓦才能覆盖住。

    当然,屋顶的最顶上,也就是屋脊处,需要制作一种有弧度的瓦才可以盖住两边。由于需求量不大,那个可以单独再做一个模具去完成。

    王东在一边制作,一边和陶这些好学的家伙讲解。当第一块瓦片被制作出来以后,并没有引起人们什么特别的反应。

    因为这瓦片看起来真的太像一块更薄更大的砖头而已。

    但是,当王东把第一间房子的屋顶都用这种瓦盖住以后,人们就开始赞叹了。

    砖头墙壁,屋顶是大片的陶瓦,这个比以前的茅屋先进得多了,瞬间高大上,爬了一个层次。

    族人们都惊呆了,他们中有一些人住过以前的茅屋,当然知道那种漏雨的屋顶让人无比难受的感觉,现在这个新的屋顶,让人对它的防雨能力充满了好奇心。但是最近天气都是多云,并没有机会让人检验一下。

    还有一些东蝎族的族人,他们以前的氏族里有住过土墙修起来的房屋,但是屋顶也是干草的,这种用“泥土”做的屋顶,也是第一次见过。

第114章 搬迁() 
感谢你那度的10000点打赏,我终于也有万点的打赏了,可以在作者群里和那些扑街们显摆一下。

    非常感谢,为此我决定今天再更两章,现在一章,下午或者晚上再一章

    ====分割线====

    陆续有房子的屋顶盖上了这种陶瓦,一间间房子搞定了,这样人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王东首先给自己选了一栋条件最好的,黄金地段,坐西朝东,哎,这个朝向的问题。。。

    然后是自己身边的一众头领级别的人物,原来几个族的首领,现在的长老们,墩,根,基还有叶,都被邀请到了新建的城池里面居住。

    几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见到这么高大的砖墙,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大基可激动了,在新房子里里外外摸来摸去,摸到一个就问一次:“这个也是我的了吗?”

    王东哈哈大笑:“那当然,大基兄弟,我早就说过了,咱们联合起来,就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种房子住起来比你们以前的山洞好吧!”

    大基一拍大腿:“好啊,好啊,那好太多了,我现在都想不出为什么我们以前要住在山洞里呢!”

    “哈哈哈!”大家都开心的笑了。

    房子不够多,优先供应头领级别和大蛮部落原来的族人,新加入的这些人就只能继续住在那些破烂的土墙屋子里。

    虽然王东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但是在不知不觉中,阶级就已经产生了。

    但每个人本来就是不平等的,有的人力气更大,头脑更聪明,学东西又更快,就是应该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

    想要强行的将所有人平均,一起吃大锅饭,这已经是经过验证的。只能在某一个阶段能暂时使用,想要一直沿用下去是会出问题的。

    这样一个城的人口容量,也就在五百人左右,现在在这附近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千五,所以任务很艰巨,要在旁边立即建立一个新的方格。

    但是在这之前,要对新城的落成仪式进行一个祭祀活动。

    王氏三年七月初一,王东穿越来的两周年纪念日,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施工,新城建立了。

    王东在九五至尊的祭坛上,摆上鼎,香案,天神陶俑,杀了一头猪。

    所有附近的族人都被召集起来,沿着“十”字大道站得满满的四个方向,朝祭坛跪拜,聆听王东的祭词。

    虽然听不懂,但大家都很认真的听,学习,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首领在和天神沟通。

    “天神万岁,大蛮兴盛!”

    王东在祭词的结尾后,还宣布了几个重要的决定。

    “第一,为了纪念我们大蛮部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