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王子小乙,姓子,名敛,号小乙,殷墟甲骨文作“小祖乙”、“后祖乙”、“亚祖乙”。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二十二任王。
子敛的祖父是商王朝十五任王子祖辛,父亲是商王朝十七任王子祖丁,十九任王子阳甲、二十任王子盘庚,二十一任王子小辛都是他的哥哥,他排行老四,是子祖丁最小的儿子。
子敛生于商王祖丁二十三年(己未,前1322),曾先后在帝阳甲、帝盘庚、帝小辛三朝为臣。公元前1272年,商王子小辛在宫中去世,子敛遵照先王“兄终弟及”的遗言,继承了王位,号小乙,以庚戌年(前1271)为小乙元年。
子小乙即位时,由于其兄子小辛执政期间放荡乐,荒于朝政,一些贵族大臣乘机浑水摸鱼,假借王命到处搜刮民财,抢夺美女。许多平民饱受欺凌和压迫,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子小辛又用武力镇压,实行血腥的屠杀,更激起民众的反抗情绪,民间不断有暴乱发生,社会治安混乱,偷盗抢劫盛行,商王朝自上而下一片混乱,大臣们一门心思为自己谋求私利,诸侯们见风使舵不肯按时入朝纳贡,众百姓藐视国法公然与朝廷对抗。
真可谓:君王不正,民心离散,盗贼风起,四处狼烟。
子小乙面对着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乱摊子,也感到十分棘手。但他毕竟是位比较有头脑有理智的君王,决心要拨乱返正,改变国家目前这种混乱状况,向祖宗和后代有个交待。
他即位后立刻着手整顿朝政,首先罢免一批贪污腐败谋求私利的官员,选拔一些清正廉明的人入朝为官,使朝政面貌为之一新。接着又以武力镇压个别地方豪强,减轻民间的赋税。他还下令从国库中拿出部分粮食和财物救助因天灾所造成的贫民。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针对自由民而言,是不包括奴隶的。因为当时奴隶是没有人权的,也不享受人的待遇,他们和牛马一样,只是一种任由贵族随意处置的劳动工具。
经过了数年的整治,商王朝的面貌得到很大的改善,社会风气逐渐好转,国家的法令得到落实,诸侯按时纳贡,为非作歹的恶人也大大的减少了,人民各司其职,百姓安居乐业。国内政治环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周边的一些小国,那些一直对中原沃土虎视眈眈的夷族方国见商王朝又兴旺起来,也不敢轻意向商王朝挑衅了。
小乙十六年(乙丑,前1256),商王子小乙把他的长子子昭下放到了西河(今山西与陕西之间自北向南流向的黄河南段)。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子小乙以前在朝中做大臣时,曾经到民间走访过。他亲眼目睹了农民种田所付出的艰辛,也亲眼看到了他们极端贫困的生活。他觉得社会的等级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这些平凡的劳苦大众,每天都要拼命的工作,他们才是财富的创造者,只有让他们的生活好起来,他们才能尽心地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而那些贵族子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他们只知道享乐,哪里会体会到穷人的艰辛呢?应该让所有的贵族子弟走出去,到民间体验一下劳动者的生活!于是,他发布了一项历代帝王前所未有的命令,凡朝中官员的子弟都要到民间去生活一段时间,否则不准许直接入朝为官。为了以身作则,他首先把自己的儿子子昭送下乡去,在农村参加劳动,体验生活。但是,他的这项决定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大多数官员都以各种方式进行抵制。他见大臣们都不买他的账,只好作罢,此事便不了了之。不过,他自己的儿子子昭却真的下了农村,而且一去就是几年,直到自己晚年病重时才把他召回。
他的儿子回朝不久,他便一命呜呼离开了人世。
子小乙五十一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通鉴外纪),卒于小乙二十一年(庚午,前1251),终年七十二岁。死后葬在商王小乙墓(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西北岗),尊号商王小乙,谥号帝小乙,庙号“小祖乙”。
殷墟卜辞中,子小乙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小乙在位年表
前1271(庚戌)元年
前1270(辛亥)二年
前1269(壬子)三年
前1268(癸丑)四年
前1267(甲寅)五年
前1266(乙卯)六年
前1265(丙辰)七年
前1264(丁巳)八年
前1263(戊午)九年
前1262(己未)十年
前1261(庚申)十一年
前1260(辛酉)十二年
前1259(壬戌)十三年
前1258(癸亥)十四年
前1257(甲子)十五年
前1256(乙丑)十六年
前1255(丙寅)十七年
前1254(丁卯)十八年
前1253(戊辰)十九年
前1252(己巳)二十年
前1251(庚午)二十一年
第261章 商王子武丁(1)()
在位起讫:公元前1251前1192年。
生卒年:公元前1291前1192年。
出生地:殷邑(今河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
立都:殷邑。
年号:武丁元年(辛未,前1250)。
商王子武丁,姓子,名昭,号武丁,又称殷武。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二十三任王。
子昭的祖父是商王朝十七任王子祖丁,父亲是商王朝二十二任王子小乙。子昭生于盘庚十二年(庚寅,前1291),从小聪明好学,有良好的品德,深得父亲子小乙的喜爱。子小乙即位后不久便把他立为太子。
子昭虽然被立为太子,但父亲子小乙对他管束极严,为了把他培养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于小乙十六年(前1256)把他派往西河(今山西与陕西之间、北南流向的黄河南段),让他在那里考查和体验民间的生活,使他接近贫苦的百姓,适应各种环境的生活,以磨炼他的意志。这一年子昭已经三十六岁。
不久,他在山西考查时结识了一位颇有才华的先生,名字叫甘盘(又作甘般),此人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精通文武之道。子昭十分敬佩这位老先生,便拜他为师,跟他一起习文练武。子昭虽然自幼学武,但武功一直平平,经过甘盘的指点以后,进步很快,没多久就练出了一身好功夫。
后来他告别老师,离开西河,一路东游来到太行山以东的邢邑(今河北邢台市)。邢邑是商王朝的故都,是他的祖父和父亲出生之地,哪里有许多父辈的宗族世交,他想到那里好好地游览一番。
他到达邢邑不久,便在那里结识了一位巾帼英雄,名子叫妇好。据说当时妇好的年龄只有十六岁,手使一对三十六斤重的青铜钺,身手敏捷,武艺高强。二人相识后,彼此切磋武功,相互敬慕,后来便结为夫妻。
子昭在外巡游三年,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件,结交了许多不同身份的朋友,使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的种种苦难,深刻地认识到国君治国为民的重要。小乙二十年(前1252),他的父王子小乙病重,子昭奉命回朝代理朝政。
第二年春天,商王子小乙病入膏肓,救治无效而去世。子昭以太子身份继承了王位,号武丁。以辛未年(前1250)为武丁元年。
子武丁即位后,任用他的老师甘盘为相,委以国政。而就在这时,子武丁突然得了一种怪病,不会说话。当时的医生称此病叫“谅阴”,俗称“不言症”,现代医学称作“失语症”。子武丁以不能说话无法处理国政为由,将朝政大事全权委托给他的老师甘盘,自己隐居于太庙为父亲守丧,不准任何人打搅。
据说他守丧三年期满后,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有一个叫“说”的人来到他身边,与他谈论治国之道。他醒来后立刻就能说话了,“说”的音容笑貌依然在他眼前晃动。于是他马上临朝,说天神派了一个叫说的圣人来辅佐朝政,他必须马上找到这个人。他让满朝官员陆续到他面前让他辨认,看看哪位是那个叫说的人。但是所有的官员都看过了,就是没有他要找的人,他心中十分着急,立刻让画工按自己的描述画出了说的肖像,然后复制成数十份,派官差拿着画像分别到全国各地去寻找。
过了些日子,有两位官差在傅岩(今山西运城地区平鹿县)找到了一位跟画像十分相似的人,但他是个服刑的囚徒,正在士兵的监督下和数百名囚徒一起修筑城墙。因为商王子武丁有令,不管此人出身如何,只要和画像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