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上请说!”
秦王当即说出了疑惑:“秦楚皆为并强之国,秦国能许诺的楚国亦且能许诺,乃至比我大秦更甚,凭什么卫侯愿意与秦为伍,而非楚国?”
“卫侯复国得以功成是秦国鼎力相助,秦于卫有恩姑且不说,也不说张仪与这位师弟有同门恩情,就以国家之利益而言,凭卫之江东一郡足矣!”张仪斩钉截铁的说道。
旋即遥指地图补充道:“王上,卫侯是明君雄主,不是当今韩魏两国之君可以相并论的。卫助楚国而弱秦,于是楚国更强,如此一来江东必为楚国囊中之物,远在千里的中原卫国只能眼睁睁的坐看强楚吞并江东一郡;而卫助秦国以弱楚,不但可得实际利益,一个衰落的楚国于卫是长久之利,弱楚可以让江东一郡免于楚的觊觎啊,卫侯精明,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要害。”
说到这里,张仪拱手礼道:“敢问王上若是卫侯,王上是选择助秦国还是助楚国?”
“秦——!”赢驷毫不犹豫的说道,再看张仪时情不自禁的点头,“天下局势在相国心中了然于胸,不愧是经天纬地之才!”
“王上若是准了,臣这就是准备赶赴楚国,而后再入朝歌!”张仪拱手礼道。
“好!此次秦国危局,全仰赖相国解围,务必要多国攻秦转为诸国伐楚!”秦王郑重的说道。
……
当前局势,秦、楚、韩三国混战,局势可谓一片混沌,秦韩两国于函谷关交战正酣,秦楚两国也在商於之地大打出手。
而张仪就在这样的乱局之下带着秦王寄予厚望的使命赶赴了楚国。
秦楚两国正在交战,张仪入楚并不顺利,途中被屈原扣下,几番辗转买通了楚公子兰才如愿见到了楚王。
郢都。
“宣,秦国使臣张仪觐见——!”
风尘仆仆的张仪在楚廷群臣怪异的目光下不为所动的进入大殿,要知道现在秦楚正在商於之地大打出手,秦的国相在此刻来到楚国,实在诡异,也耐人寻味。
倒是位列其中的陈轸看到张仪的时候有些迟疑,却也一语不发。
“张仪拜见大王!”
“免礼!”楚王坐在王座之上俯瞰下方的张仪,不动声色的说道:“先生此行意欲何为?可否指教?”
张仪面露微笑的说道:“大王说笑了,张仪岂敢担当大王下问?外臣此番入楚,无他,与楚修好!”
楚王微愣,正襟危坐的说道:“寡人记得秦相上次入楚也是与力合秦楚修好,秦相为两国友好而不辞劳苦奔走,国之大幸,寡人甚慰!”
张仪站在殿上笑着应允:“与楚修好虽是老生常谈,方下张仪又要絮叨了,还请大王拨冗。”
“无妨,寡人也好奇秦相此行与楚修好有何新鲜说辞,但说便是!”
“大王定然知道张仪最愿佐士之国便是楚国,无奈事王不成反而得了个窃玉之名,张仪并非是在楚廷之上说老昭阳令的坏话,而是张仪由衷推崇楚王愿舍生事王,无奈无缘,而今如此不谈也罢。”
楚王听张仪说到这里也暗叫可惜了,楚国失去了这么一个大才,不过楚王也没觉得多可惜,楚国也有芈原、陈轸、昭阳、景翠等谋臣良将。
“我王生平推崇之国君亦是楚王,是故才有张仪多次出使贵国,亦皆为修好结盟,且秦楚两国百余年来只有互结联姻从无交恶之先例。秦之大患是为齐国,曾有远征齐国之例,秦齐桑丘一战,无奈秦军铩羽而归,成就了匡章之名,我王也成就了齐威王之名。”
“此恨未消之际,而今齐国又助楚国与秦伐战,实乃再添新愁啊,楚夺秦地拿去了也无妨,怕的就是齐国怂恿楚国与秦交恶,以便从中谋取私利,到头来秦楚相争,两败俱伤,齐国却坐收渔利啊。”
……
第098章:巧言说楚怀王()
——
此刻楚国庙堂大殿之上,张仪那一张一弛的口舌之辩说的振振有词,目下让他感到一丝庆幸的是芈原和老昭阳这两个人在前线,若是他们在楚廷之中,势必会成为最大的阻挠。
“秦相危言耸听,楚与齐国联盟,对齐没有歹意。”楚怀王淡淡的说道,心下也好奇张仪有何说辞。
“哈哈哈……”张仪的笑声顿时响彻楚廷,再面王而道:“齐国自诩中原第一强国,豪夺天下不敢却为窃取邻邦寸土之地,得点蝇头小利便高兴万分,这样的强国张仪不屑。外臣若是没有记错,淮泗三百里之地被楚国所占,齐国不会忘了,定然待时机一到便借机谋取。”
“齐国对楚有觊觎之心不假,但比不上虎狼秦国占巴蜀而害楚之心。”楚王不动声色的说道。
“楚王若是仍旧这般见地,那秦楚交恶不可避免了啊,非我王之意,实属无奈之举啊。”张仪摊手的说,又补充道:“若秦楚交恶相争,必苦国累民,两败俱伤而齐国坐收渔利,望大王三思啊!”
楚王一听不为所动,自信的笑道:“秦相,楚秦两国已经交战,秦国腹背受敌,主力尽在函谷,我大楚将士已遥指武关,一路攻城拔寨无往不破,所谓两败俱伤由何而来?”
楚怀王有自信的理由,现在的局势对楚国一片大好,张仪来到郢都更是让楚王坚信秦国顶不住了。
楚怀王现在的内心自信而意气风发,虎狼秦国号称天下群雄之首,各路豪杰莫不畏秦惧秦,而今在他手中一番运作之下已经陷入苦境,此战过后楚国势必威震天下,楚王势必威加海内。
“大王不说外臣差点忘了……”张仪一副不解的表情看着楚怀王,摊开着双手又问道:“秦国并未有主动与楚交恶之先例,两国百余年来皆相安无事,互通盟姻、互通有无,而今楚国为何突然攻打秦国啊?”
此话一出,楚王捧腹而笑,再而拍案大笑,再看一脸茫然的张仪笑的更盛了,“张仪啊张仪,大争之世,此话从你鬼谷门徒之口而出,笑煞寡人也!”
楚国群臣除却陈轸一动不动,皮肉皆不笑之外,余下朝臣皆与楚王一并大笑。
末了,楚怀王又道:“秦相既然有此一问,寡人便予以一答。”张仪一脸静等下文的看着楚王,后者便肃然而道:“秦吞巴蜀便是楚伐秦国之由,秦王千不该万不该灭了巴蜀,更不该私吞巴蜀,秦灭巴蜀而吞之,鄢郢在望,寡人岂能坐视不理?”
张仪左右遥看见楚臣带着戏谑的目光轻蔑投来,也并不在意,摊开的双手旋即合在小腹前,低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大乱之世,是为大争,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或为存国、或为强国,不得不战,是为战国。然而大王和楚国不必如此,我王和秦国亦不必如此啊。”
楚怀王止住了笑声而面带笑意的看着殿下的张仪,道:“秦国面对楚齐双雄,秦不说胜,便是能存国否也是两说。”
“是啊!”张仪再面楚怀王,带着无所谓的语气说道:“大王尽可再来一次合纵攻秦嘛,曾有犀首合纵伐秦之先例,大王或可借鉴一二的嘛。”
此话一出让楚怀王面色一凝,笑意顿时烟消云散,黑着脸的说道:“张仪,你以为此次还能凭借口舌之辩就能退我百万楚军?今日秦国在劫难逃,即便你秦相张仪有十张嘴,今下也了无事处!”
“单凭口舌退兵这样本钱太小了,外臣拿出来也丢人啊,哈哈哈……”张仪朗声笑道,楚臣之中的陈轸不禁面色一凝,目光瞥向了张仪落在他身上。
“哦?寡人倒要悉听秦相高论了!”黑脸楚王立刻变成好奇楚王。张仪笑看着楚王,“楚军攻打商於之地,虽丹阳大胜,而今兵临武关,却因我秦军守将甘茂将军死守而至楚军久攻不下,甘茂将军虽也举步维艰,但目下外臣算来楚军怕也是损失惨重了吧。”
说到这里,张仪长叹了一声,“秦楚两国皆为并强之国,真要这么打下去不知道何时才能止戈,到头来势必两败俱伤,我王虽有无奈,却更不愿齐国从中尽得渔翁之利,是故秦国愿意将商於之地送与楚国!”
“什么?”楚王本是一副悉听尊便的神色,但听到张仪最后一句话时错愕的脱口而出,楚廷群臣一片惊诧之声,顿时议论不断。
张仪见状重复的说道:“商於之地六百里,秦国拱手献于大王。”
楚王掩饰了失态的神情,正襟危坐的说道:“商於之地本就是楚国祖地,秦相说献地那就错了,是归还!”
“无所谓了,楚国拿去了便是,总之这块地秦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