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麦谷——?”公孙衍一听更是好奇了,那些难以下咽的麦谷杂粮能够制作成这样的食物还真是头一糟听说,看成色似乎与杂粮挂不上钩。
“先生有所不知……”那伙计顿时指着旁侧的食客正在品尝的食物说道:“此皆为麦谷所制,花样多着呢,这是小笼包;这是蒸饺;还有这是水饺……”
“奇——!”公孙衍言简意赅,旋即道:“每样都呈上一些来!”
“好嘞!先生稍等片刻——!”
随同公孙衍一起前来的几个手下也好奇的看着四周的卫人,一个个对着口中的食物连连点头称道,显然,这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慕名而来更是第一品尝这种小麦制作的食物。
“数载未临,想不到朝歌城已经变了一番模样……”公孙衍的目光环顾着四周顿敢慨然,不一会儿周围的人的谈论闲聊很快被公孙衍注意到,犀首大才,洞悉敏锐,鬼门云:口者,心之门户,百姓之口,国之门户。揣其国情必行观其民情。
公孙衍不由得竖起了耳朵聆听周遭卫国百姓的议论。
“麦谷亦能制成口感如此香美之食,素未尝闻也,甚奇——!”
“据说此等吃法乃从宫中传出!”
“此话当真?”
“可不是?市井传言此等麦谷吃法乃今上君侯所创,据说君侯亲自下厨……”
“如今官府高价收购麦谷,看来并非事出偶然啊!”
“岂不是说农人种植麦谷庄稼可矣,我等苦农百姓大有利可图啊!”
“我还听说,君侯发明麦谷新鲜的吃法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在新开垦的荒地种植麦谷呢!官府高价收购麦谷也是怕老百姓心忧白忙乎一场,如今麦谷的吃法花样有了如此之多,与粟谷不遑多让啊!”
“卫有如此明君,实乃我等卫国百姓之福啊!”
“然哉!然哉——!”
……
旁听的公孙衍目光惊疑不定,客栈的伙计已然送来了一盘饺子和包子,他盯着案几上的食物内心却是思绪不断。
民心向背定一国兴衰。这样的道理公孙衍怎么可能不明白,如今卫侯在卫国如此深得民心,哪有天下士子传言那般昏聩?
莫不是卫峥在向外界释放烟雾弹?企图迷惑天下人?公孙衍忽然如此想到,越想越觉得卫峥是在效仿越王勾践行的卧薪尝胆之举,这样的人如若为敌国之主绝对是心腹大患。
犀首旋即收起了思绪开始享用朝歌城的特色美食。
离开客栈之后的公孙衍再次游览朝歌城,其变化之大让他尤为震惊,当初游说齐国的时候也就几年前的事情,那一次还途径了朝歌,那个时候的朝歌还是魏国的一座重要的城池而已,虽繁华却不至于今早这般景象。
而今的朝歌俨然出现了一番高歌黎明的景象,
公孙衍越是深入了解越让他心惊肉跳,尤其是卫国变法的具体内容,卫国的法是公诸于众的,自然轻松的便能知道,朝歌城内多处都有新法告示广开于内外臣民。
更让他公孙衍震惊的是,通过打听得知卫国的老百姓正在展开火热的开荒大潮流,一个人竟是能种四五十亩地,种种迹象看的公孙衍心中狂跳不止。
“不行,绝不能让卫国趁势崛起而成为一小霸,合纵攻秦刻不容缓——!”低头思索的公孙衍自言自语,旋即对随从说道:“即刻回大梁——!”
在卫国地界停留了几日的公孙衍带着凝重的心情折返回去,卫国之行本是来打探虚实的,公孙衍想要通过民间来探察卫国的潜力,不探查还好一察让他心惊肉跳。
显而易见,公孙衍果然没有猜错,这卫国之主卫峥这是在放烟雾弹啊,什么沉溺于美色?或许不假,但整个卫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激昂向上的风气也不假,国力如喷泉一般蓄势待发,只待一朝喷涌而出,一飞冲天。
再说了,国君沉溺于美色就等于是昏聩吗?
公孙衍从卫峥身上看到了一代雄主齐威王的影子,年轻的齐威王继位初期也是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诸侯都来侵伐,齐国局势混乱,家国危如累卵却无人敢劝谏威王,于是便出了一个如今天下有名的典故。
臣子淳于髡得知威王爱猜谜语,就想用谜语的方式劝谏,:“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乃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乃将以观****,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卫国此番的景象不就是如此吗?公孙衍隐隐的的猜测到了卫侯是要效仿齐威王给全天下人来个“一鸣惊人”
朝歌一行让公孙衍感受到了紧迫感,按照目前的局势,若在等个十年五年,卫国在卫峥一番兢兢业业的治理下,魏国的东境怕是要出现一小霸,届时魏国的处境将面临东西两边秦与卫国的相互夹击,如此何以存国?
公孙衍不但已有破局之策更早献于老魏王,奈何张仪横插一脚而让老魏王犹豫不决,公孙衍的计谋便在于形成合纵大势,聚兵合谋,取压强之势举兵伐秦,秦一破便能顺势而为的把崛起中的卫国扼杀在摇篮之中,解决这个后患免于日后做大做强。
公孙衍这一次卫国之行,看到卫国处于一片激昂向上的局面既是让他忧心忡忡也是让他倍感欣喜,将此事回去禀告老魏王,以老魏王对卫峥的憎恨,得知卫国的真实情况必然由恨转为惧,王恐之,定然会下决心采纳合纵大策,卫峥给老魏王的耻辱能够彻底绝了老魏王朝秦暮楚的摇摆心思,进而举兵合纵伐秦。
公孙衍也能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次犀首对卫国的重视尤为空前,再也不敢如当初说的那般举兵数万即可荡平卫国的豪言壮语。
今年开春伊始,秦国举兵十万由樗里疾率军攻魏,魏国河东曲沃、平周又被秦国给夺了去,秦国咄咄逼人的东出大策同样也是利弊并存,公孙衍见时机越来越成熟,秦国如此大张旗鼓不仅仅让魏国遭殃,东方诸国莫不恐惧秦国,所谓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如今天下山东诸国莫不忧虑虎狼秦国,合纵攻秦的时机也越来越明朗。
说动老魏王是第一步骤。
犀首重返魏国大梁开始精心谋划,待时而动欲一锤定音。
犀首配“六国相印”合纵攻秦的序幕已然拉开。
另一边的卫国仍旧在默默的暗蓄国力,亦是待时而动。
这一日,卫峥因为宁新中传回来的消息而兴奋不已,更是第一时间秘密离开了朝歌城。派出的秘密探测铁矿的队伍终于有了消息,安阳铁矿可以说是他魂牵梦绕的事情。
铁制兵器一出,卫国的军队必然要武装到牙齿,看似同样是冷兵器的铁制武器,与当下列国主流的青铜兵器却不能一概而论,换句话说铁器刀兵与青铜兵器那是形成了“代差”的。
……
(Ps:典故的另一种说法是楚庄王,楚庄王和齐威王都是“一鸣惊人”的国君,这里说齐威王算是一家之言。)
第106章 黑金矿出()
——
如果说卫峥有王牌,那么铁制兵器绝对是他手中的王牌之一,当今天下列国的精锐军队即便号称精锐,但摆在各大诸侯国面前的客观事实便是几乎所有军队都是以青铜兵器为主要的作战武器。
精锐对决精锐,上比将帅,中比士气,余下比兵器(兵与武器),铁制刀兵与青铜剑器,两者的差距足以形成巨大“代差”,其中所拥有的优势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
遥想当年魏国称霸中原的时候,吴起打造的“魏武卒”便是一支身披黑金甲胄的五万精锐,把西境还未经历卫鞅变法的秦国吊起来打,在河西之地吴起以五万精锐武卒大破秦军五十万大军,秦军被吴起和他帐下的魏武卒吊打的服服帖帖,兵败地陷。
当时的魏武卒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支职业化军队,魏国在李悝的变法之下成为第一个富强的国家,也就只有当年财大气粗的魏国才有能力让一支职业化的步战军队用黑金甲胄武装到牙齿。
可即便如此连财大气粗,国力鼎盛之期的霸主魏国也只能维持五万左右规模魏武卒部队。
其中有一条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便是铁器在这个时候的产量实在太低了,绝大多数生产出来的铁往往都是用于农耕,对于动辄数万乃至十数万规模之巨的军队要武装铁器刀兵,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这些不利的因素在卫峥这里却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