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别小看这些德国人。他们在咱们霍家军内部可是非常吃香。几乎一到南洋便被那些商人们瓜分完了!去晚了都分不到!”
霍正龙明白自己同伴说的确实都是真的,虽然两年多的时间,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移民到南洋的白人移民已经有几百万,但是其中只有25%才是霍家军需要的人才,剩下的大多是他们的家人,虽然这25%的人数也已经接近百万,但是面对霍家军境内爆发式增长的轻重工业,仍然显得不那么够用!
“既然德国人在咱们霍家军内部那么吃香。那上边为什么不多加点船只,我看这选择移民咱们南洋的德国人不是很多吗?”霍正龙问道。
虽然同属于霍家。但是暗卫则是兼顾情报和保卫,本来保卫工作是又内卫来负责的,不过内卫组建的时间太短,人手不够,所以这移民船的保卫工作便有暗卫负责了,不过作为暗卫武装人员的霍正龙却是不如身为相卫的霍东阳对霍家内部的商业信息知道的多!
听完同伴的话,霍东阳不禁苦笑一下,说道:“你以为我们不想吗?现在太平洋海运趁着经济危机大规模收购欧洲的船只之后,远洋客货轮的总吨位已经达到了535万吨,甚至已经超过了英国,占据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强!现在能够收购的几乎都已经收购,剩下的要么就是船龄太长,速度太慢没有收购的价值,要么就是被各国的大财团控制,不卖给我们!所以,现在我们的船队规模已经扩充到了极限!”
“不对啊,我记得我们南洋的几大船厂不是都能够生产万吨轮了吗?难道你们相卫内部没从船厂定船?”
“怎么没订,高雄造船厂、基隆造船厂和莫港造船厂,都有我们的订单,不过它们主要的任务是为海军制造战舰,所以每年能够交给我们的船只数量有限,三个船厂加在一起也只有八万吨上下!根本就不够用!”
现在霍家军内部,从欧洲向南洋移民,从清朝向美洲移民,再加上因为经济工业发展而呈爆发式增长的海运行业,太平洋海运的这些船只根本就不够用!
“可惜上边不让在向欧洲订购新船了,否则我们的太平洋海运的船只就不想现在这么棘手了!”霍东阳感叹道。
“当然不能定,否则我们不是帮助这些洋鬼子国家增加就业率,让他们慢慢走出经济危机吗?这种蠢事我们可不干!”霍正龙皱了皱头说道。
虽然霍山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资金,而且也在欧洲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下了大量的订单,但是从欧洲收购的所有工业设备和原料,以及各种工业制成品,几乎都是现成的二手货,当然也有许多是当初霍家军的大订单催生出来的新品!
因此,根本就没有多少新订单。所以即使欧洲各国内部的资本家,确实从霍家军手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各国内部的失业人口和破产工厂的数量却是根本没有减少,而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而迅速增加!
当然这也是霍山有意为之,虽然因为缺少钢铁、煤炭等工业物资对霍家军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但是比起让欧洲各国深陷经济危机所获得的利益来说,这点损失却是微不足道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反正我们只需要按照少爷吩咐的做就是了!”看着所有的德国移民都已经陆续的商船,并且在精通德语的船员的帮助下,安排好之后,霍东阳笑着拍了拍自己同伴的肩头说道。
“嗯!说的不错!走吧,船快开了!又要在海上漂泊近两个月了!”
“呵呵,寂寞了!要不要我从这次的移民中挑两个德国娘们给你,你这个月入五十块银元的霍家暗卫,在她们眼中可是难找的金龟婿啊!”
“滚你的蛋,老子要找的是地道的汉人媳妇,不是大洋马!”……
说笑着,两人共同沿着楼梯走了下来,不一会这艘排水量超过万吨的远洋客轮,伴随着巨大的汽笛声,缓缓离开了汉堡码头!带着一群离开祖国,渴望过上富足生活的德国移民,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
从马车中走下来,霍山抬眼看着不远处规模浩大的船厂,脸上流露出思念、回忆,以及浓浓的感慨之色!
短短的五年时间,原本只是台湾北部一个小渔港的基隆市,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工业体系,当初的造船厂和钢铁厂,也已经改组成了隶属于霍家军政务院工商部管辖的台北工业集团,成为了一个包含了造船、钢铁、轧钢、煤化工等诸多行业的大型重工业集团!
“少爷,这里的变化太大了!”紧跟着霍山从马车上下来的霍风看着机器声轰鸣的浩大工业区也是心有感慨的说道。
“嗯,是啊!记得当初我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基隆还是一片荒滩,没有丝毫的工业设施,哪像现在工业繁盛,连人口都突破百万了!”
“呵呵,人口破百万那是一年前的数据了,根据政务院发布的各省人口增速报告,现在的基隆人口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仅次于台北市!”霍风说道。
台湾做为霍家军的大本营,无论经济还是工业都是霍家军下辖各地区之中发展的最快的,单单是人口,五年的时间就已经突破了千万,而百万人口的城市也出现了三座,分别是台北、基隆和高雄!
“哦,你这个海军部长怎么对这些政务这么清楚!”霍山转头笑着问道。
“呵呵,少爷!这不是基隆造船厂在这里吗?所以,耳濡目染的也就知道的多了点!”摸着自己的后脑勺,霍风嘿嘿笑道。
闻言,霍山淡淡的笑了笑,也没继续问。而是转身向着已经走过来的魏翰、陈兆翱、郑清濂等霍家军舰船设计院的大拿们迎了上去!
“见过少爷!”
“好了,大家不必多礼,我们还是抓紧去船厂看看吧!”
今天霍山过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已经建成,并准备下水测试的‘名相’级轻巡洋舰过来的!本来按照海军部的扩军计划,这级战舰是在八三年便能够下水试航的,但是比起名将级驱逐舰打了一倍还要多的轻巡洋舰舰,因为应用了多向霍家军发明的新技术,所以格外的难产,即使有着当初俘获的荷兰、葡萄牙大吨位战舰作为参考,也花了霍家军舰船设计院和三大造船厂近三年的时间才建造成功!
对于这款霍家军海军上下期待已久,并且能够迅速增加霍家军海军战斗力的新式战舰,霍山也是前所未有的期待,所以今天在它即将下水试航的时候,不惜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干了过来!
第三百一十五章 船厂的规模()
ps:ps:感谢书友‘willielian’的两张月票,以及书友‘xmage’的月票支持,非常感谢!
第三百一十五章船厂的规模
经过五年的不间断建设,现在的基隆造船厂,已经完成了当初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每年二十万吨的造船规模的计划目标!
现在,这个霍家军内部最大的造船厂,除了承担着为海军建造战舰的任务之外,也是整个南洋地区最大的商用造船企业,每年交付的商船数量已经超过四十八艘,接近十五万吨!
“建良,这几年你们基隆造船厂发展的很快吗?但从占地规模上看,应该超过三百亩了吧?”
为了能够近距离观察一下,基隆船厂这些年的发展情况,虽然厂区浩大,但是霍山却并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领着一大帮人步行走进了船厂内部。
“少爷法眼如炬,从1880年基隆船厂成立到现在,基隆造船厂已经成为了能够建造万吨级客货轮,五千吨级战舰,占地达到三百二十亩,堪称世界级的大型造船厂!”霍建良作为基隆造船厂的厂长,是从船厂刚开始建立那会就一步步跟过来的老人了。
基隆造船厂在他的眼中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说起来眼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听完他的话,霍山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五年的时间,即使有着充足的资金和源源不断的工人支持。但能够在原本工业为零的台湾岛,建起这座年造船总吨位达到二十万吨的大船厂,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不过。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二十万吨的造船总吨位,相对于现在霍家军迅速发展的经济和商贸,对船只的需求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你们船厂对于以后的发展有什么计划吗?总不会是提前完成了工商部制定的目标,便从此止步不前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