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大秦-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显所要的,就是这一种结果,所谓千里这堤,溃于蚁穴,大概说的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而李显对于郡学处这种更高一级的学府之地,教材上李显是早就已经想好了,就定以《九章算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这七本书本,相对应的也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六艺了,除了那个《易》比较难之外,其它的都算是比较简单的,而若是有品学兼优者,把这七本书都能学下来,那基本上来说,这一位已经可以出任一方县令之类的了。

    但若是还有特别突出者,李显也不怕,因为,在郡学之后,李显亦在大秦六州之地分而开设了州学,以《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为主要教材,再加上一些策论和时政要论等,相信,在州学之上学有所成者,然后再外放一方为几年官,再收入朝中,绝对能成为一个栋梁之材。

    这就是李显对于科举上的一些打算,只是这六经加九章算术,七本书算下来也是有好几十万字的,李显如今因着朝堂之上一下子少了许多官员,亿自己是忙得脚不沾地,是两头打鼓,想要编个这些教材出来,那亦差不多全都需要他挑灯夜战了。

    这些事儿,一时半会忙不过来,倒也是不急,而目前最为着急的事情,自然就是为着老太后,并四位老大人出殡之事。

    这事儿,在稳定了整个咸阳城之后,李显就曾找萧谨来商议过,让他去操办这事儿。

    而李显所给予的回复就一句话,一切按王侯之礼来办。

    ~~~~~~~~~~~~~~~~~~~~~~~~~~~~~~~~~~~~~

    你们看着感觉爽了,咱也不求别的,就求你们轻轻的点击 一下,收藏一个就行,哈哈。。当我看到后台上那收藏的数字在缓慢的一个一个的增加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是最快乐的。

    skbshge

第八十二回 若不退去,孤必屠尽整个乌恒() 
咸阳城内,此刻,早已是万人空巷,因为,今天,是他们大秦国的老太后和另外四位老大臣出殡的日子。

    而更重要的是,今天,他们的武穆王李显,将会亲自扶灵而去葬衣冠之礼。

    王侯之礼,何谓王侯之礼。

    礼记。王制里有言,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既然有言要以王礼而相待,自然是殡满五日后,再下棺以先行衣冠冢相待,至满五月而再下棺。

    而其中,要走的形式,倒也是简单。

    就这般,由骁骑营开道,前头,由李显亲自带队,身后再跟着袁焕,杨允,伍瑜诸家子嗣,随在李显身后,一并儿往咸阳城外而去。

    大秦的哀乐,奏的是鼓,那种庞大的鼓,需要一匹马才能拉得动的庞大大鼓,而鼓下,分立上四个汉子,擂鼓而起。

    咚。。。。咚。。。。咚。。。。咚。。。。咚

    低觉而缓慢的节奏,伴随着那满天飞散的卜纸,那哀怨的挽歌,这一份悲壮,又怎一个痛哭了得。

    犹记得就在十个月之前,就在武穆元年初,李显刚登基称帝时,这四位可爱的老人,并着王老太后,是他们,坐镇于朝堂之上,而在为李显镇住当时的那一份紊乱。

    而也正是他们,在李显无将可派的情况之下,他们一个个的毛遂自荐,主动的向李显承担着那一份份沉重的任务。

    而也正是他们,在李显最为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温暖的手。去帮助着李显。

    凡是只要对大秦国有利的事情,他们都会义无返顾的去做,就算拼却了性命,他们也不会去放弃。

    这就是这些可爱的老人们,他们本来可以与事无争,可以自由自由快乐的去享受完他们的余生。

    可是,他们却没有,因为他们放心不下他们的国家,他们仍然在时刻的在为李显,为这个帝国奔波着。

    国子监,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被建了起来。

    这天下的蒙学,李显只是颁布了个昭令而已,其它什么事情都也没有去过问过,因为他知道,这蒙学的事情,有这几位可敬的老人们在辛勤的耕耘着。

    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懈努力和付出,这大秦六州八十一郡数百个县,此刻却是全部都兴办起了蒙学。

    而又有多少事情,是他们在默默地为这大秦国做着,却又是李显不知道的呢?

    或许,有很多,很多。

    可是,此刻,这些可敬的老人们,他却因为一次可恨的政治交锋,而让他们成为了这政治交锋的牺牲品。

    就算他李显,屠尽了整个袁府和审府,诛杀了他们的九族,那又能如何?你又让他李显到休息再去寻这样的几位老人呢。

    送灵的长队,在那沉重的大鼓声中,已经缓慢的走出了咸阳城东门。迎着那初升的阳光,李显早已是泪如泉涌。

    他不光是失去了五位忠君爱国的好大臣,更是失去了五位知已良朋,五位能够推心置腹的伙伴。

    或许,在这个世界里,将会是要注定了李显的孤独。

    身后,传来了泼刺刺的马蹄声。却是惊扰了这沉痛中的送灵长队。

    李显,皱着眉头而轻扭转过头去,看向城门口处,那喧哗之地。

    如此重要而沉痛的时刻,竟然还有人骑着快马不顾一切的狂冲而至,若不是看到奔来的人是吕莽的话,李显绝对会治此人一个大不敬之罪。

    “何事如此惊慌,惊扰了诸位老大人,成何体统。”阴沉着张脸,李显怒声喝斥。

    “大王恕罪,非是末将不知,实是萧将军让我前来有大事相告于你。”看了看左右,虽然都是些认识的人,但吕莽却仍然是谨慎的把李显拉至于一边,而低声说道:“刚麻九传来消息,梁老将军在家吞玉而没了。”

    “什么??”此刻的李显,不由得惊呼出声。

    这事情实在是太让他意外了,当初袁愧,审贸二人扶持李延这个傀儡造反之时,朝中诸多大臣,皆是骑墙草,即不反对,也是不赞成,只在边上冷眼看着,而唯有梁镇,李丰,袁焕,伍瑜,杨允这五位老大人和当朝老太后是坚决的反对的。

    可是,后来,后面六人全被李延他们给或是软禁,或者是打入天牢里,全给禁闭起来了,而唯有梁府上,他们没有选择去动。

    因为,他们亦是怕惊动了就离这洛阳不远处的梁宽。

    梁宽手上那可是抓着自少亦是有二十万以上的大军,二十万大军哪,而且都是常年为大秦国戍守边疆的边军,都是些身经百战,能征惯战之士。

    袁愧,审贸拉拢梁宽都来不及呢,哪还会去触怒于梁宽,可是,因着梁镇的坚持抵抗,梁宽自然也是不能选择投靠于袁愧他们,所以,这二方之间就来了个君子协定。

    在这咸阳城内,梁宽你老子就是自由的,只要他不出这咸阳城,而同样的,做为条件,你梁宽不能带大军来攻打这咸阳城,否则,我们就不惜玉石惧焚,先一步灭掉你们梁家。

    梁宽他一家老小上百口人,那可都是在这咸阳城内呢,有审贸他们这一个条件做约束,他又哪敢动上半分。

    所以,一直到李显领着大军回来,梁宽的大军仍然是驻扎在函谷关附近,而没有选择回来。

    其它四位老人,包括老太后在内,都被关了禁闭,而最为自由的梁镇,却是最为憋闷的。

    他恨自己为什么不能随着这些老朋友们在一起。

    而直到,他在梁府上,听到了这四位老人的恶耗之后,梁镇这位唯一活下来的大秦硕果仅存的老人,却已经是做下了最后的一个决定。

    他先是写了封信给远在函谷关的梁宽,然后,在打发走了所有家人之后,而吞下了那整块的碎玉后,而悄然死去。

    梁镇,这位为大秦国征战了一生的老人,在临老来,确是为了保住自己精忠报国的名节,更为了成全自己的朋友之义,而不想独自一个人苟活于这世上,选择了吞玉而死。

    “为梁老将军挂幡。。。。以王侯之礼祭之。”李显,沉痛的向吕莽吩咐了下去。

    大秦国里,硕果仅存的一位老人,就这般的离李显而远去了。

    李显的心,在痛得滴血。

    还记得曾经,这位征战于沙场一辈子的老将军,他那风趣话语,他那不羁一格的性格,他那份独有的英武魄力,那都是他李显一辈子也学不完的鲜活教科书。

    可是,此刻,这位风趣的老人,却选择了如此而离他远去。

    大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