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臣-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罗支展示出来的诚意看不出虚假,让李继迁也感到意外,拒绝了张浦的警告。以至于认为带来的本族精锐成了摆设,甚至感到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皆大欢喜之下,其乐融融,就差点香炉子了。

    哪想到潘罗支压根就没想在营地动手,而是把大军在路上设伏,当李继迁欢天喜地地回姑臧城的路上,六谷部最精锐的力量,忽然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

    上千随从部队几乎被全歼,李继迁身中数箭,在部下拼死护卫下逃入武威城。

    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面对六谷部及吐蕃各部的猛烈进攻,党项大军再也坚持不住了,张浦等人力战保护重伤的李继迁撤退,到了灵州三十井终于伤重而死。

    事情曲曲折折,到了然后之后,已是大宋景德元年了。

    对于汴京内的大宋君臣而言,一切变化的都太快了。

    乱糟糟的西北局面,让情报传递极为困难,好在河西机速局也不都是吃干饭的,他们利用党项商队,甚至在军中发展的细作,把军情带到灵州,再伺机传到原州。

    然后,才能用大宋朝廷的加急铺递,送到开封城,每一份情报都付出了无限的艰辛,尽管时效性很差,但毕竟让大宋君臣知道西北的事情。

    在不断传来的军情面前,赵恒就再一次后悔自己的决断,寇准看向王璇的目光,都有一种惊讶,王璇对西北的判断再次正确,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才能。

    当西北潘罗支投降的消息传来,王璇正好在和丁谓奏事,他当即表示潘罗支是瞒天过海,李继迁必死无疑,请求赵恒做好万全准备。

    赵恒一时间也没了主意,在沉默了三天后,就在元宵节刚过,就召集重臣商议。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御敌,上策立即从河北、河东调集三万马军,京城抽调马步军两万,汇集陕西的六万大军,沿泾原,延鄜两路分别进击灵夏,沿泾原方向直趋天都山,延鄜方面横扫夏盐,党项主力远在凉州,必可使其头尾不能相顾,一战可定乾坤。”

    “中策先让党项和吐蕃人拼个你死我活,着泾、原路部署陈兴集结大军,北上灵州,即便灭不了契丹,也能夺回灵州,重创党项主力,日后再利用吐蕃,可夺回灵州。下策是着陈太尉观望等待,无论党项和吐蕃胜负如何,一方落败后,立即西进夺取凉州。”

    到了这份上,无论是赵恒还是其他人,可以不采纳,却无法忽视王璇的断言。

    赵恒不言不语,他对王璇的感觉真的很怪,仿佛契丹、党项受到王璇指挥一样,几乎每次军事行动,都逃不出王璇的断言,原来他有这种感觉,现在又强烈了几分。

    李沆、王钦若、王旦、王继英、冯拯、陈尧叟、寇准七位宰执全部到齐,细细盘算王璇的话。

    冯拯瞥了一眼王旦,说道:“契丹各部调遣频繁,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河北、河东岂可轻易抽兵。”

    王继英、陈尧叟甚至王旦都微微颔首,契丹对河北的军事压力实在太大了,望都之战中契丹马队显示出来的威力,让他们心惊胆战,为了区区党项,万一被契丹人钻了空子,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王璇毫不犹豫地反驳道:“河北防御已成定型,只要契丹人还要命,他们无论如何都到不了邢州一线,调去三万马军,剩余兵马完全有能力遏制契丹人,既然冯大人掌握本兵,如此思前虑后,怎么调遣三军?”

    直接反驳执政大臣,是很没有礼貌的,连王旦也有些动容,忍不住瞪了王璇一眼。

第125章 错失良机2() 
虽然,寇准心动王璇的上策,但他所关注的还是河北,收复蓟北十三州,纳燕山为屏障,才是士人的梦想。

    为了区区党项,冒下河北糜烂的风险,他有些不情愿。

    要是张齐贤在就好了!王璇真想念张齐贤,这位因女人中枪的老帅,可是正儿八经披着文人皮的兵家,对西北向来持有强硬主张。

    眼前,寇老西虽号称知兵,却并非真正的兵家,比张齐贤差个十万八千里。

    暗自叹了口气,道:“诸位大人难道看不出来?契丹几次攻势,透着几分邪气。下官断言,契丹明年将在九月之后,才可能南侵。如能利用,一鼓作气,稳定西北,朝廷便可稳定军马来源。”

    “众位卿家看看,西北要用何策?”赵恒没有在乎王璇的强硬,他亦是盘算得失。

    李沆心中一叹,他必须要站出来,这是他作为首相的责任。当下,出班道:“陛下,党项猖獗诡诈,但凉州对于朝廷来说,亦是至关重要。正如王直阁所言,保住凉州方能支撑战马来源,故凉州断不可弃。”

    王璇心中一颤,众人亦是各有所思,李沆在为他说话,却明显很保守,没有提剿灭党项,甚至没有提灵州。

    赵恒亦是颔首,慢吞吞地说道:“凉州鹿死谁手还不可知,潘罗支手中尚有几万大军,足可一战。”

    众人点头称是,在场的这些君子们,虽见解往往不尽相同,但对于以夷制夷的法子,还是难得能想到一起。

    “陛下,臣看王直阁中策较稳妥当,不妨变通一下,以陈兴的大军北上天都山,截断契丹主力退路,全力剿灭,灵州唾手可得。定难五州,日后亦是掌中之物。”

    寇准毫不客气,在对于军事上,他也很有见解,手段也很毒辣,比较倾向于王璇的中策。

    完全是让吐蕃和党项杀个精疲力竭,再动用大军直趋天都山。那时,李继迁想不回兵都不行,宋军以逸待劳,一边倒的屠杀,战果可想而知。

    王璇一想,寇准的办法很简单,容易被赵恒接受,当下亦是道“陛下,西北大局就在一两月间,还望陛下决断。”

    赵恒脸色一阵潮红,河西机速局十万火急的官塘,早就把凉州战事上报。

    由于机速司的建立,间谍网络虽尚不完善,更不成熟,却时不时传递来的军情,已够大宋君臣判断西北局势了。

    他有些犹豫地道:“时下,却不知形势如何?”

    王璇明白赵恒在说李继迁,平心而论,他个人对李继迁还是很佩服的。

    站在党项族的立场上,李继迁绝对是一位大智大勇、能屈能忍的杰出人物,称之为英雄绝不过份。

    可惜的是,从一开始,他们就站到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他对李继迁甚至整个拓跋家族,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灭族。

    此时,他的心情很激动,早把李继迁当成了死人,大好机会岂可放弃,果断地说道:“陛下,时不我待,若有一丝犹豫、一念之仁,将会铸成百年大错。从此,子孙将会奔波疲命,四方夷人将轻慢我天朝。”

    这句话说的义愤填膺,也属大不敬,有指责赵恒犹豫不决之嫌,在场宰执无不变色,连王旦也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殿中侍御史眼前一亮,立即大喝,道:“大胆王璇,竟然敢口出狂言,陛下。”

    “好了,王卿家说下去。”赵恒忽然一挥手,直接把殿中侍御史的话压下去。神色中有几分不甘,更有几分期望。

    王旦立即上前,俯身道:“陛下,竖子狂妄,冲撞陛下,当逐出垂拱殿。”

    在场老油子纷纷侧目,暗付:好手段!

    也只有李沆知道王旦动了气,他气定神闲地说道:“既然陛下问话,王直阁且慢慢说下去。”

    王旦不想李沆竟为王璇说话,心中颇为惊诧。说实在的,他对王璇的冲动、张扬极为恼火。

    年轻人有能力不假,却过于表象的执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与其过早被人打压,不如先吃吃苦头。

    寇准淡淡瞥了眼王旦,道:“不过是论事情而已,年轻人有这个份能耐,亦是难得。”

    既然有宰相和计相说话,别人倒不好再说。

    王璇毫不在意王旦的呵斥,朗声道:“李继迁反复小人,顺逆不过反手之间,潘罗支又岂能不知?党项拓跋家族被朝廷打压多年,惶惶如丧家之犬,遽然得了灵州,陛下优容待之,却还不收敛,又靠偷袭拿下凉州,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走运的时候,难免生出骄殆之心。臣看官塘,潘罗支并未遭受大创,好歹他也是朔方节度使,吐蕃最强大部族的首领,占有河西最精良的战马牧区,断不甘心屈身党项。故臣断言,潘罗支必是诈降。”

    “再说,李继迁遽然拿下凉州,拥有七州之地,要说吞并河西亦非枉然。如六谷部拼死一战,不仅会让党项受损,更令吐蕃各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