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臣-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倒是说的轻巧,不要以为打了一场胜仗就飘飘然,大行皇帝两次北伐无功,引以为生平最大憾事。”赵恒在笑后,有感于王璇玩笑的太过了,出言提醒。

    不过,他对王璇的感觉好了许多,至少敢在他面前说笑。

    “那日朕曾问计王卿经济之策,却不想王卿提起卿家钱货之道,朕甚是好奇;如今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朝廷用度不足,能有办法增加户部钱库,倒是一件好事。”

    王璇明白了赵恒召见自己的目的,举一反三,可以肯定,若要说入赵恒心中,必有三司差遣。

    但是,他尚未认真研究过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果照本宣科,定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再说,自己现在关心点,并非在经济方面。外面你都摆不平,没有和平发展的条件,谈什么经济建设啊!他有些不满地道:“如今北方不平,再好的法子纵然实施,也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嗯,是有道理,朕就委卿家权三司盐铁判官,掌管茶、铁二案,把你经营手段拿出来,好生用心国计民生。”赵恒稍加沉吟,把要给予王璇的说了出来,颇有些强加味道。

    王璇一怔,有没有搞错,还未见过如此强派差遣的。

    如今,大宋重视工商,开通海路,甚至连铜铁矿山,也由官督民营,朝廷不用一文钱,坐收巨额税赋,并平价购进钢铁。

    可以肯定,大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最合适的,根本不需要画蛇添足。

    他所做的,不过是从应用技术上推进些,逐步构建科技发展的上层理论,在思想上潜移默化。

    再不说,恐怕是赵恒就不给他机会了,他绝不容许让机会失去,立即舔着脸,道:“陛下教训的是,臣的确孟浪了,但臣一心想一雪前耻,纵不能剿灭契丹全族,也定要它为朝廷藩属,搞财货、臣并不十分在行。”

    联想方才盖房子,盖大房子的玩笑,二十年让契丹成为大宋藩属,好大的口气啊!

    周怀政一愣,感觉王璇却非凡品,今日之壮志,让他为之咂舌。

    赵恒有些跟不上王璇的思路,诧异间,失声笑道:“志向可嘉,不过朕倒是相信,百年后必能收复蓟北十三郡。”

    我靠,预言的真准啊!王璇险些爆了粗口,赵恒给他的震惊不小。

    赵恒玄重孙辈的徽宗皇帝赵佶,果真用百万贯,收复蓟北各州,使大宋版图多出两路。不过那也是昙花一现罢了,不靠实力得来的,是守不住的。

    不过,他从赵恒话中听出了其内心想法,看样子赵官家有求和的倾向了!这可不是好兆头,你皇帝都想求和过安慰日子,做大臣的还奋斗个鸟。

    他心中很不爽快,决然说道:“百年太久,臣有一个建议,倒可一试。陛下,恕臣斗胆说违逆之言,陛下千秋万代之后,丹青史册纸上,陛下方能与艺祖太宗皇帝比肩。”

    实在太违逆了,竟然直接说天子驾崩,周怀政的眼都直了,浑身上下不住颤抖,额头溢出点点冷汗,暗付这小子真是找死啊!这种大不敬的话也敢说。

    还没有臣子敢在面前说他死字,赵恒的脸当即就变了,目光不太友善起来。

    王璇一愣,顿时后悔口不遮掩,话太过份了,篓子捅的可不小,如何收场啊?

    虽然,太祖皇帝立下秘密誓约,不杀大臣及言事官,但谁又能保证天子一怒,不会杀人,上个月因上次科考舞弊,为保护王钦若,不也宰了露头鸟嘛!

第96章 河西() 
“臣急切间,一时失言,望陛下恕罪。”王璇赶紧作揖谢罪,主动一些,或许能蒙过去。

    都承认错误了,你怎能再责罚言事之人。跪下,那是没门,又不是接圣旨或大朝礼。

    赵恒见王璇认错,脸色稍缓,道:“卿家经营的场子,听说还不错,如能把才能用在国事上,再好不过了。”

    气氛是缓和了,但赵恒丝毫没有听他说下去的兴趣,王璇心中有些失望,仍然说道:“陛下,要说增加朝廷财货,倒不是没有办法。首先要稳定农耕,鼓励工商,但有一个前提不可或缺,一旦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极大影响。”

    赵恒虽不悦,却提起一点兴趣,问道:“这又怎么说,难道非得灭了契丹,才能使天下昌盛。”

    “当然,利刃悬于顶,谁知道那会落下来。”

    王璇回答的非常决绝,高声道:“陛下,诚如陛下断言,蓟北十三州百年之内必会回归汉家,但如今天下却缺少了一份血性,臣断言如长此下去,西北必成为朝廷长心腹大患,陕西将不得安宁。”

    赵恒知西北是指党项族李继迁,一个让他头疼的家伙,时不时上表归顺,趁人不注意再咬一口,纯属疯狗一条。

    自从张凝西调后,开始进行战略部署,让他省下点心,却无法全然放心,王璇的说法,却令他一阵心惊肉跳。

    王璇见赵恒沉默不语,趁热打铁道:“陛下,此次威虏军击败契丹,可以说是侥幸,改变布防策略,增强马军实力,加强对契丹用间是当务之急。”

    “另外,为彻底平定西北乱局,取得稳定的战马来源地,要毫不犹豫的剿灭党项,臣服吐蕃、回鹘。只有稳定西北,才可以放心发展,这一切都需要以对方国力、军情为基础,枢密院或增设河西、北面的职事,彻底统管使臣。”

    赵恒仍是默然不语,王璇看不透对方的心思,但他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判断赵恒有和解之心,但绝非不顾国家利益。

    他决定在将赵恒一军,反正自己做了恶人,再做一次又有何妨,当下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大势,对陛下百利而无一害,只要陛下在西北陈下十万锐兵,授予前方将帅便宜之权,明年就能剿灭党项。”

    “至于契丹,臣可以断言如今王太后老迈,又宠信汉臣,契丹国内权力重组已是必然。他们频繁南下,不过是为了一个字而已,陛下若将计就计,必有时间先抚平西北乱局,让契丹人无可奈何。”

    赵恒不免多看王璇几眼,因王璇预言威虏军战事,果真应验,他不免多了几分顾忌。在片刻的思量之后,才说道:“不用卿誓言,党项反复无常,的确应该剿灭。”

    既然天子认可,王璇也无话可说,以后的事现在还没办法说,即便是说了,太过于惊世憾俗,别人也不一定会信。

    他确定赵恒不会再对他发飙之后,又道:“陛下,臣这些年来私下苦读史书,略有所得,敢说二十年得蓟北,绝非妄谈。当年,大行太宗皇帝如有十万铁骑,高粱河上胜负,尚不可知。今除了恢复民生之外,当务之急便是快刀斩乱麻,解决西北乱局。”

    赵恒神色严肃,他父皇留给他留下的是里忧外困,千疮百孔的国家,从登基之日起,就没有一天安生,他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安宁,去实现他理想中的国泰民安。

    王璇,太冲动了,每次都让他不甚爽快,但这个年轻人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每次又给他惊讶。

    短短一年中,从一个商贾,成为风靡一时的文人。威虏军之战中,虽违背朝廷将出中御本意,却取得一场空前大捷。

    他虽然不喜欢却不能放弃,无奈之下,道:“朕知道卿家忠贞,但国事纷杂,却不能意气用事,卿家在盐铁司好生历练。”

    王璇有些无语,赵恒已无心和他说下去,心中有些失望,道:“臣以为明年契丹必有南侵举动,党项亦是野心勃勃,朝廷应做好应变策略,除授予西北大将便宜之权外,还要加强对外用间。”

    赵恒点了点头,并没有否认王璇的说法,不过他不太想把话题继续下,只是淡淡地说道:“卿家所言有理,他日召宰相议论,再做定论。”

    王璇在心中一叹,赵恒对他的建策不感兴趣,无论如何,自己在今天都不可能有作为,只好针对经济说道:“臣倒有一个法子,解决当下用钱之急。”

    赵恒正在不耐烦间,听到王璇忽然转到正路上,不免又生出兴趣。北方、西北战事连连,极大消弱经济发展,造成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发达的商业、手工业和农业需要大宗的货币交易,金银太贵、铜钱太滥,支付起来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事,每一次河朔大战的费用何止数百万之巨,朝廷为了支付庞大的战争费用,每年国库几乎没有盈余,百官的俸禄一直增长不上去,不少官员生活清贫的很,令他很伤脑筋。

    即有一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