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空军边飞边练习,除了补充食物饮水给电池充电绝不降落,依靠着超长的续航能力,他们终于在这个紧要关头抵达了战场。当郝大勇在空中用望远镜看下去,发现大片联军士兵正冲向看似单薄的华军阵地,他立刻下达了轰炸任务。
47艘信鸽级飞艇速度更快,他们率先进入战场并将高度压低到两百米,在将炸弹仓中那八百公斤小炸弹连片扔向联军骑兵之后,他们一个个打开舷窗,用转轮机枪对着下方联军开始了疯狂扫射。
来自于天空的威胁,这是联军士兵从未遇到过的,大多数人纷纷驻足查看,浑然忘记了继续进攻。联军攻势稍缓,随后就遭到了炸弹和机枪的袭击,这让他们明了这是华军的部队,许多人纷纷对着天空射击,但是他们的燧发枪根本没有能力命中飞艇,射击也只能留下个心理安慰罢了。
这些人并不知道,信鸽级飞艇的攻击还只是个开始,当体型更加庞大的63艘鹞鹰级飞艇临空,真正的灾难开始了。每艘高达四吨的载弹量,让他们成了真正的大杀器,犹如末日审判般的炸弹雨悉数落入联军士兵中间。在骑兵队中,在步兵队中都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地狱般的火焰伴随着飞射的泥土,点燃了能够接触到的一切,让整个战场变成了修罗地狱。刚才还气势如虹发起进攻的军队,虽然只被炸死炸伤了三四万人,但全军士气已经崩溃,再也没有了战斗能力。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奥斯曼的介入()
“全军突击,吹冲锋号。”袁宗第不会错过这个有利机会,他立刻命令全军冒险发动反击杀向了联军骑兵。联军官兵已经丧胆,尤其是在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被转轮机枪击毙之后,前队骑兵几乎失去了控制,精锐的翼骑兵也在机枪和炸弹的轮番洗礼下损失殆尽,如今再被华军反冲锋一打,全军立刻引发了大溃退。
联军士兵本来就有语言不通的问题,如今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士兵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上级,结果数十万大军变成了毫无建制的乱兵,被华军一赶就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除了那些被俘虏的之外,大多数联军士兵都四散而逃,就连多尔哥卢基大公也仅以身免。
联军的崩溃预示着东欧平原上最后一支正规军的消失,在两位国王宣布投降之后,波兰和俄罗斯正式灭亡。两国贵族遭到了流放,国民则大部分被驱赶到波兰境内,未来将作为满清的包衣奴才使用。然而就在东欧进攻顺利,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南面边境处发生了一些变故。
华军一路高歌猛进,吞噬了东欧大片土地,尤其是基辅周围面积庞大的黑土地,本来就号称欧洲粮仓,如今却成了华夏人的狩猎场,这让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四世非常眼红。
作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也算是雄霸一方了,不过因为它那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大部分都处于沙漠地区,人口只有一千万出头而已。在其全胜的十六世纪,奥斯曼军队雄霸欧洲,依靠掌握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财源,供养着近百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大军,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一支劲旅。
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竭泽而渔式的不断提高商税,让丝绸之路的成本越来越高,最终逼迫着欧洲人展开大航海时代,去寻找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海上航线的联通,让运输成本骤然下降,也让兴盛了一千多年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沉寂。失去了这个巨大的财源,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已经开始没落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帝国仍旧保持着八十万精锐军队。
在得知俄罗斯彻底投降之后,眼红高加索地区的奥斯曼帝国竟然不宣而战,出兵占据了阿斯特拉罕以南的大片土地,并傲慢的宣称对此地拥有主权。尽管华军高层早就将目标看向了奥斯曼帝国,却始终腾不出手来也苦无借口与对方开战。穆拉德四世的鲁莽,给了大明帝国绝好的借口,华军立刻以奥斯曼帝国入侵大明帝国为名向其宣战,并从预备队中抽调三个守备军,先期发动了反击。
奥斯曼军队越过高加索山作战,补给因为山脉的阻隔而非常困难,士兵虽然仍旧骁勇善战,但各级军官却早就是贵族的天下了。他们进入军队都是为了镀金,既不了解现代战争手段,也不会鼓动战士们的士气,除了会高喊几句:“安拉与我们同在。”之外,最擅长的就是烧杀抢掠了。这样的军官指挥下,再好的军队又如何能发挥出战斗力来。
在指挥混乱、后勤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三个守备军的十五万大军竟然势如破竹,驱赶着四十万奥斯曼军队仓皇后撤很快逃到了高加索山脉,利用险峻的山势凭险死守。在这里奥斯曼军队的后勤终于得到了缓解,在有利于防守地形中,他们也算能喘一口气了。
这一次临时起意的反击战,让总参谋部看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虚弱。本来考虑到这个大帝国以往的战绩,总参谋部设想了许多后手,结果现在看来情况却没有那么严重,似乎不需要盟友的存在,就可以消灭这个貌似强大的帝国了。
华军立刻又抽掉了三个军的兵力,加强了对高加索山的进攻,甚至从国内将善于山地作战的第八军都抽调了过来。巨大的作战压力,让奥斯曼帝国高层惊慌失措,立刻将国内最能打的军队都派到了高加索山一线,挡住华军的进攻,同时各地军事物资也开始源源不断的输送过去,支援着边境军队的作战。
就在奥斯曼苏丹穆拉德四世认为高枕无忧的时候,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防线侧后,一举切断了奥斯曼军队的后勤补给。
原来在三个月前,接收了五个守备军的张鼐成了新组建的西亚北非军区司令官,他走马上任的第一战就是帮助伊斯兰复国军灭掉了武器落后动员机制缓慢的萨菲帝国。伊朗大片土地被华军占据,而伊斯兰复国军则以教派之争的名义,对当地什叶派教徒大肆屠杀,将其驱赶向邻近的奥斯曼帝国境内。
奥斯曼帝国并不知道萨菲帝国的**是华军所为,他只知道萨菲帝国与一支叫做伊斯兰复国军的军队交战,造成了其国内民不聊生,加上伊斯兰复国军与萨菲帝国不同教派,宗教仇杀在所难免,所以大量信奉什叶派的萨菲帝国百姓向奥斯曼境内逃跑。
奥斯曼帝国同样是逊尼派为主,他们还以为双方属于宗教仇杀,甚至有大臣认为可以联络伊斯兰复国军,消灭什叶派的萨菲帝国。对于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他们同样大肆杀戮,以消灭不同教派的信徒。
奥斯曼帝国只顾着清理边境线,杀戮那些属于什叶派的难民,却没有发现萨菲帝国已经被华军悄然掌控了。此时这片土地已经彻底成为了华夏的土地,也是隶属于张鼐指挥的西亚北非军区第一片土地,以此为基础张鼐的大军突然兵出凡湖占领了摩苏尔随后又迅速攻克了特拉布宗,完全切断了高加索前线奥斯曼军队的后勤补给。
本来就士气低落勉力支撑的军队,在发现后路被切断之后,立刻就崩溃了。不等消息传递缓慢的奥斯曼军队将整个严重的军情提交首都伊斯坦布尔,高加索方向的所有军队就举手投降了。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定鼎全球()
奥斯曼国内最精锐的军队都抽掉了过去,结果一战全部消亡,这让奥斯曼军队元气大伤,只能采取被动防守,同时从北非和欧洲抽调兵力,力保小亚细亚的安全,然而华军从来不会从一个方向发起进攻,欧洲四个骑兵军在停战后无事可做,这次恰好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先吞并了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克里米亚汗国,随后由向南进攻,一直打到多瑙河畔,逼得奥斯曼军队不得不停止从欧洲调兵,可是情况仍旧没有好转。公元1639年黄帝纪元4337年十月初二,华军大西洋舰队进入地中海作战,并很快配合孙可望率领的一个军在北非最重要的亚历山大港登陆,并很快控制了整个埃及和昔兰尼加地区,切断了奥斯曼本土与北非的联系。
十月初九,大西洋舰队与奥斯曼地中海舰队在克里特岛西南海域交战,这次海战的结果不言而喻,已经增加到三艘的东海级铁甲舰打得奥斯曼海军望风而逃,折损超过四分之三。
经此一役,华军并彻底掌控了爱琴海的制海权,将军舰性能落后的奥斯曼舰队残部堵在黑海里苟延残喘,而周围的克里特岛、罗德岛、塞浦路斯岛等各处岛屿相继易手。孙可望在站稳脚跟之后,没有率军横扫北非,而是越过西奈半岛攻向巴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