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四十九章兑换不畅() 
古正明是个行脚商人,他平日里要做的就是从江西景德镇将瓷器运送到象山港,借以赚取差价。因为是封地内的商人,对海外贸易接触早,他也算是赚得不少,虽然无法与那些大商相比,却也有了至少十万的身家。

    五天前他刚刚从景德镇运来了一批瓷器卖给了法国人,赚了不少的利润,这在最近一年也属于常态了。法国人几乎承包了对欧洲的贸易航线,他们的船队日益扩大,对华夏产品的渴求也是越来越甚。只是法国人只有在港口购买产品的权利,不允许深入内陆,所以每当有商人将内陆那些抢手的商品运送过来,都能卖上个好价钱。

    前几天有个法国船主找到他,希望订购一批瓷器,这批瓷器的数量不少,接近五万银元的大生意,这可是等于古正明一半的身家了。前几天那一趟赚取的只有一万银元,所以他今天准备排队再取出四万银元来,为此他带来了十几个伙计和两辆马车。

    四万银元有两吨重,如果不用四轮马车是很难运输的,实际上在银行外排队,等着开门取钱的商人也都差不多,取钱少的伙计带着箩筐,多的就赶着马车,每天早上都会将银行周围很宽敞的街道堵塞得水泄不通。

    “开门了,开门了。”早上九点钟正,唐王银行的大门终于缓缓打开了,商人们依次排队进入,门口有工作人员为他们发放竹筹号牌,让他们能够在大厅里排队等着领钱。伙计们则要在外面等候,等到商人领了钱之后,拿着领钱条子,到后院去装成箱的银元。

    今天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虽然银行大门已经打开了,领钱的那个后院却还没有开门,平日里守卫的宪兵也没有出现,这让张望的伙计们感到很不解。古正明也随着人流走入了大厅,他来得较早被发了个七号的牌子,因为大厅里有十个窗口办理存取款业务,所以他第一批就能取钱。

    “七号牌请到五号窗口。”随着工作人员的招呼,古正明拿着竹筹号牌赶快走了过去。将号牌递给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古正明说道:“我取四万银元。”

    “取四万?”那名工作人员看了他一眼说道:“从今天开始,唐王银行开设纸币兑换业务,不知道你是要取银元还是纸币。”

    “什么纸币?”古正明听得不明所以。

    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面额五十的纸币说道:“这就是最新发行的华元,是八贤王府的财政司主持发行的,作为银元的代用券使用,可以在唐王银行直接兑换银元,大额的还可以兑换黄金。”

    “就这么一张纸?能兑换多少银元?”古正明看着那张印刷精美的华元,也是爱不释手,如果这是工艺品他肯定第一个购买,但如果是抵充银元,他却有些有犹豫。

    “你看这上面的数字,这是五十银元的华元,这张纸就可以兑换五十银元。”工作人员耐心都是说道:“这在唐王银行是完全承认的,另外这张纸币也可以按照唐王银行一比十的金银兑换比,换取五两黄金。当然唐王银行不兑换小额黄金,最小额的黄金兑换是一块金砖,重量为五十两,这需要五百华元。”

    “我的四万银元兑换黄金行不行?”对于这张纸片能否抵充银元,古正明心里没有底,他还是正看好金银这样实在的东西。不过出门带上两吨多银元,的确有些太重了,如果能够兑换成黄金却是不错。实际上按照大明内部的兑换比,金银比是一比八的,银行以一比十兑换已经很吃亏了,只是封地内长期不流通黄金,古正明也没有意识到金价的差别,他想到的只是黄金重量小容易携带。

    工作人员说道:“当然可以,四万银元可以换成八十块金砖。但是我要提醒你,根据封地内的管控制度,黄金是不能在市面上流通的,而且未经王府允许,也不能带出封地使用。”

    “啊?”古正明傻了眼,良久他才摇摇头道:“算了,我还是兑换成银元好了,这纸币我不要。”

    “没有问题,我给你填写领取银元的条子,你可以去后院领取。”工作人员飞快的将领款条子写好并加盖公章,同时在他递过来的存折上登记了新的数额递给他道:“你好,你的银行存款还有五万七千三百二十银元,请您保管好存折。”

    古正明接过东西转身离开,临走前还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那印刷精美的华元,从精美程度上来说,这张纸币足以成为艺术品了。这一天之内华元的兑换并不算顺利,只有一些小商人才选择了使用比较轻便的华元,总共只兑换出去十万零三千元而已。

    朱聿键知道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思想转变很困难,让人完全承认政府的信誉,接受这种货币也很困难。朱聿键对此并不着急,反正准备了大量纸币,等到银元实在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加上使用纸币的人慢慢积累信用,纸币总会大行其道的。这样一来王府的铸币税可就更多了,同时有银元作为底层支付手段,华元也不怕会贬值。

    就在沈继荣开始挖空心思的进行宣传,希望尽快推出华元纸币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华夏,欧洲五国派出特使,他们已经抵达了宁波府希望与八贤王商讨停战事宜。

    与唐军交战的只有四国,为什么会有五个国家派出特使?原来西班牙、葡萄牙、尼德兰和英国四个国家认为如今战事已经一败涂地,如果想要让唐军收手也不容易。在加西亚伯爵将消息带回国内之后,为了让双方有更大的转圜余地,四国联合邀请法国作为调停国,共同来到宁波与八贤王谈判。

    能够被欧洲数一数二的四大强国邀请调停,这本身就是对法国地位的认可,如此涨脸面又提升国家形象的机会,法国自然也不会放过。在经过一轮商讨之后,法国决定派出红衣大主教兼帝国宰相黎塞留,担任此次的调停代表赶赴华夏。

第九百五十章震惊的特使() 
参战的四国也都派出了重量级人物,分别是西班牙首相奥利瓦雷斯伯爵、葡萄牙特使胡安公爵、尼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科恩爵士和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他们都率领了一个谈判代表团随行。为了避免强大的唐军舰队将他们当做敌人消灭,四个代表团都坐上了法国商船,与黎塞留大主教一起前往东方。

    就在加西亚伯爵将消息带回西班牙一个星期之后,组成的这支庞大的谈判队伍从加莱港起行,他们沿着非洲海岸绕过好望角,在唐军各处港口和舰队的严密监视和护送下,历经五个月的跋涉才最终抵达的象山港。

    当排水量六百多吨的法国商船橡木徽章号在引水员的引导下,缓缓驶入象山港的时候,这些代表团的人无不被象山港的庞大与繁忙而惊呆了。如今象山港已经成为了完全的商业港口,昔日那些渔船都被另辟港口了,这里只接待商船和军舰。

    经过几次扩建的象山港,已经有了超过三百个泊位,能够停靠从万吨级宝船到百吨级沙船的各类商船,只不过随着华夏海上贸易越来越繁盛,如今在这里已经很少看到沙船了,最普遍的都是三百到六百吨的各种福船型商船,偶尔也能看到千吨级的商船,但最耀眼的还是经常停靠在此地的本土舰队宝船队,那二十艘一水的万吨级宝船在大群数百吨小商船中间,颇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这些宝船平时为舰队的各处基地运输补给品,有时候也兼职运送移民,所以到象山港停靠很正常,而今天他们恰好就在这里等待装货。听说是来自欧洲的谈判代表团,负责港口调度的官员特意给他们找了个临近宝船的泊位,以显示天朝上国的繁荣和强大。

    远处观察或许还好些,在近距离看到宝船,尤其是站在自己帆船的甲板上,需要完全仰起头才能看到宝船船舷,这样巨大的震撼力,让所有欧洲代表团的人都在惊叹。

    一名年轻军官带着十几名卫兵登上了橡树徽章号,他对着众人说道:“请问各位可是欧洲代表团的特使们?”来人以流利的法语打招呼,自然是想要找法国特使的意思。

    黎塞留赶快上前说道:“我是法国宰相黎塞留,请问你有什么事情?”

    那名军官连忙敬礼道:“久仰黎塞留宰相大名,王爷常常提起你。我是八贤王府总参谋部一等参谋郭子健,是被委派接待诸位的,还请诸位随我前往下榻的酒店休息。”

    “多谢了。”听说朱聿键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黎塞留非常高兴,看来大明的确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