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朱聿键依照固有的思维,还感觉电子工业最早也要三百年后才能搞起来,所以他始终关注机械,却忘记了电子的重要性,今天建造宋应星自己鼓捣出来的电子管,他这才恍然大悟。

第九百三十九章两种方案() 
历史的束缚早已不管用了,在他创造的新时代中,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可以出现的,哪怕是那些他从来都不敢想的东西。

    “王爷竟然认识?”宋应星一愣,他本来是就是以初中物理课那些浅薄的电学知识为基础,一直在埋头研究电学。发电机、电动机、电灯和有线电报都是基于这些知识所研制出来的,而他也明白了电子、电流、电压等基本理论。

    现在他的电学研究所有着基础支撑,研制速度越来越快,而这枚电子管就是基于他自己的想法,制造出来第一个元件。本来这个电子管是为了有线电报研制,为了增加信号强度的,没想到今天才刚拿出来,就被朱聿键叫出了名字。

    朱聿键呵呵笑道:“当然认识,宋先生用它做什么?”

    “加强有线电报信号,避免接力发报的距离过短。”宋应星脱口而出,这也是现实问题,因为如今的有线电报还很原始,传输距离只有数十公里而已,每次远途拍发电报,都需要一站一站的接力拍发,不但耗时很长,也容易出现错漏。

    朱聿键点点头道:“这个用法也算不错,不过我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发明出不使用铜线传导的无线电报,就会省去大量布设电报线路的费用,也能更加灵活的使用。”

    “是吗?”宋应星眼前一亮:“这我却没有想到。”

    “当然这需要一个信号放大器,才能将信号增强后发射出去。”朱聿键对电学的侃侃而谈,听得宋应星无比崇拜,只不过目前许多元件都只是理论而已,要想制造出真正的无线电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不过这点提示已经让宋应星欣喜若狂了。

    本来朱聿键就打算在宁波附近建设一个火电站,以供应城内可能越来越高的用电需求,不过这么多电器的出现,似乎应该在领地内多建立一批火力发电厂了。虽然他知道火力发电厂对空气污染很高,但这个时代还没有多种能源的开发,要想用电除了较为清洁的水力发电之外,能用的就只有火力发电了。

    在高压输电线路没有发明之前,电力是无法长距离传输的,那些没有水力的地方,就必须利用火力发电,毕竟现在发展才是第一位的,环保问题要在富裕起来之后才能涉及。不过大范围建造电厂也有好处,至少有线电报部门不再需要准备大量价格高使用效率低的蓄电池了,这会节省许多经费。

    宋应星的新进展说完了,朱聿键就转向了毕懋康,毕竟他更加关心军事科技,这种事关他整个发展大计的方向。

    “毕兄这次过来,难道给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朱聿键最喜欢见到的就是这位军事研究所的所长,每次他到来都能让战斗力得到不小提升。

    毕懋康笑道:“这是自然的,王爷上次从欧洲拿回来的那支来复枪我们已经改进过了,不但重新加工了四条膛线,还将枪管延长了。王爷所说装弹太慢的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经过研究现在已经解决了。”

    “什么?解决了?”朱聿键眼前一亮,他这个机械专业的人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想不到这些古代人却解决了。

    毕懋康拿出一枚铅弹递了过去:“王爷请看,我们叫这种子弹为长弹。”

    朱聿键接过那枚子弹来,发现它依然是完全用铅铸造而成,只不过其形状再非平常的球形,而是被拉长的圆柱形。这种子弹的一头已经接近于后世圆头弹的形状,后部却没有发射药筒,而是变成内凹的形状。

    朱聿键看得不明就里询问道:“这种子弹如此快速装填到枪管里?”

    毕懋康笑着回答道:“我们经过了多次试验,发现来复枪之所以打得远,是因为子弹在射出枪膛之前被膛线引动产生了自转。自转会让子弹变得弹道稳定,同时降低空气阻力,但是自转的球形效果并不好,更何况我们的铅弹为了嵌入膛线,一般会被压扁,这样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所以我们将子弹做成圆柱形,这样自转效果好,而下方的凹槽可以让铅弹壁变得更薄更容易变形,这样用通条下压的时候,弹体不会出现问题,凹槽附近的弹壁却会扩张嵌入膛线。我们只需要将子弹做得比枪管小一些,就能够轻松使用了。”

    “太好了,我们是否可以大批量装备?”朱聿键询问道,他最喜欢的就是提升部队战斗力。

    “这个恐怕很难。”毕懋康为难道:“虽然我们有了无缝钢管挤压机,有了水压机的配合,但是这种枪膛压太大,需要硬度很高的钢材,加工就不像普通钢材那么简单。如果使用黑火药可以降低标准,如果是用无烟火药,那种钢材的加工速度慢,我们一个月最多只能制造两百根枪管。”

    “如果用黑火药的枪管能造多少?”朱聿键问道。

    “这个应该很容易,大概每月能生产五千根。”毕懋康显然都做过研究,数据是脱口而出的。朱聿键有些犹豫,无烟火药的优秀他很清楚,如果改回黑火药似乎是在倒退,毕竟黑火药制造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出烟量大威力小,同时会在枪管内留下许多残渣,这都是之前做过实验的,但产量上的差距却又让他心动。

    让所有部队都用上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如果是以重新改变装药为代价,火药厂恐怕需要做重复的无用功,将无烟火药生产线再改回来了。可是如果不用黑火药,每个月两百支枪的产量,比起已经有数十万规模的唐军来,无异于杯水车薪,究竟应该怎么做,这让朱聿键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种来复枪的射程有多远?是否精准?”朱聿键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有效射程大概有四百八十米到五百五十米,准确率很高,如果是经过训练的射手,四百米外可以准确命中敌人要害。”毕懋康回答道。

第九百四十章同意投资() 
“这就成了,我打算少量生产,配备精英部队。”朱聿键一拍大腿说道,他将自己当初看过的几个狙击手电影中,厉害的狙击战术说了一遍。尽管将其中目前技术还达不到的方面删除了,但还是让众人听得直发愣。

    “我认为这种战术应该让总参谋部去研究。”毕懋康提议道。毕竟这里的都是科技人才,对这种战术类的东西听得云山雾罩。

    “好吧,不过你就生产使用无烟火药的来复枪,数量少一点没关系,但要做的精良,准确度高。”朱聿键已经准备再部队里设置狙击手了,不过现在他们最多能做到战场狙击,还算不上真正的狙击手作战,充其量算是神枪手罢了。

    “方以智你有什么成果?难道内燃机完成了?”朱聿键问道。

    方以智摇摇头:“哪里有那么快,我只是研究发现用煤气驱动机器很不稳定,希望更换燃料。我记得王爷曾经说过,火油经过提纯出汽油,可以用来驱动内燃机,我想要试试。这次来是为了请王爷另外拨款修建炼油厂和油井的。”

    “煤气发动机已经可以使用了吗?”朱聿键颇感意外,这种比时代先进数百年的发动机,想不到也有了实现的可能。实际上因为朱聿键的冶炼技术帮忙,现在的钢材冶炼技术超前了太多。

    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就是材料学的进步,只有更加坚硬和有韧性,更加耐高温的材料,才会让发动机的研究越来越进步,毕竟许多发动机的设计看起来并不困难,但没有足够耐高温的材料,就根本无法实现。

    如今封地内就有足够的耐高温钢材,更有水压机和各种车床这样的加工工具,自然能够制造出内燃机所需要的各种部件。

    内燃机有希望自然是最好的,不过动用财政司剩余的款项需要宋献策与各司司长商量才能拨款,这也是最新的财政制度所要求的。朱聿键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干脆直接从王府内库拨款,答应给方以智投资建设石化工厂和油井。

    油井很简单,墨西哥湾、秋明、东南亚等地都有大量石油矿藏,就算不动用国内的产量,都足以支持华夏用上千年了。朱聿键决定派出探矿队,先在秋明地区找找石油,在那里建立起石油基地,为方以智的研究提供资源。

    方以智大喜拜谢,不过随后他又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们的照相机有了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