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火枪的轮番射击下,叛军士兵前赴后继的被射杀,最终三千名叛军没能冲过阵前五十米的距离,在被击毙击伤千人之后,剩下的人全部溃逃了。
“不许后撤,违者斩首。”李九成呼喝着,命令亲兵督战队上前,将那些惊慌逃回的人连斩三十多个,终于止住了败逃。
“全军集结,编成五队交替进攻。”李九成重视起这支小部队来,经验告诉他对方的战斗力非常强悍,要想真正击溃这支精锐,唯一的方法就是里用人数优势。对方的射击速度毕竟有限,只要发起连续的进攻,对方就来不及射击,甚至在连续射击之后,枪管也会过热,那时候就是他的机会了。
这个时候城内突然喊杀声大作,紧接着就是四处响起的枪声,李九成心中大定。他知道李应元发动了反击,这是在接应他的增援,只要两人里应外合必然能够打垮这支精锐的唐军。
李九成判断城内的唐军已经被自己儿子的部队缠住,根本无暇分身增援城外,只要他打垮眼前的这队士兵,就能从背后发起进攻,让唐军腹背受敌而败亡。想到这里,李九成立刻命令第一队首先发起进攻。
一万名叛军士兵依然是密集队形,向着第三团的阵线发起了进攻,然而这次并非只有火枪招呼他们,城头的6公斤攻城炮开始了怒吼,密集的炮弹落在军阵之中,虽然因为炮弹不会爆炸攻击面小,但只要挡在炮弹所过之路的士兵,都会被直接撕碎。
叛军中出现了一条条血槽,凡是碰到炮弹的人立刻骨断筋折惨死当场,但24门火炮对于上万叛军来说,数量实在少了点,尽管出现大量伤亡,他们却依然继续前进。后面就是督战队的钢刀,比起毫不留情的督战队,他们宁可面对不算密集的炮弹,所以尽管炮弹打得叛军血流成河,他们依然挥舞着武器,一边吆喝着一边加快了冲锋的脚步。
在申屠鸿看来这些人口中的吆喝,与其说是在激励士气,不如说是在给自己壮胆,他微笑的看着眼前的敌人,命令推到阵前的臼炮全体开炮。
密集的葡萄弹形成一个打击扇面,将四百米之内的所有人都覆盖其中,叛军士兵被打得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到处飞舞,最前面的十几排士兵几乎全部阵亡,然而后面的人却依然前赴后继的继续冲锋。
“装弹。”炮兵们按照平时的演练,迅速的装着炮弹,尽管臼炮装填有些繁琐,但炮管短装填比行营炮迅速。炮兵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装弹,随着引信的燃尽,第二轮葡萄弹再次喷出,这次的效果同样不错,大量叛军被效果。炮兵们还想继续射击,但对方已经距离太近了,他们很难再装填第三次。
第二次射击过后的炮兵迅速撤退,火枪兵再次开火,很快遭受过炮弹洗礼的冲锋队伍,又迎来密集的铅弹。一排排叛军士兵倒下,后面的仍然在前进,他们凭借着血肉之躯,在一步步的靠进火枪兵的防线。
只要有人后退,就会遭到督战队的斩杀,这些叛军只能硬着头皮向前了。第三团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敌人的不断接近,火枪射击开始跟不上对方的推进速度了。
城头大炮依然在轰击,扰乱着叛军的进攻。但是他们害怕误伤只能轰击后队,却丝毫无法影响最前排的叛军,此时叛军先锋已经接近到距离火枪兵三十米之内的地方了。
“刀盾兵出击,火枪上刺刀。”申屠鸿大喝一声,火枪兵们不再装弹,而是将卡扣式刺刀装在了步枪前面。
掩护两翼的刀盾兵迅速上前,投出了一排沉重的手雷。尽管在平原上如此使用手雷,对使用者本身也有危险性,但现在已经顾不得了。幸好对方密集的阵型,完全吸收了手雷的威力,对着密集的手雷在叛军之中爆炸,两翼的叛军受到了严重削弱。
“平枪,推进,刺杀。”随着军官们的命令,一排排火枪兵毫无惧意的冲了上去,密集的刺刀组成一片枪林,向着叛军直冲了过去。
在大多数叛军看来,火器部队是没有任何近战能力的,然而这一次却让他们开了眼界。在严格的训练下,火枪兵对于刺刀的应用,丝毫不输于火枪的齐射。由李庆春等一批武术名家改进而来的拼刺术运用到大规模作战中,其威力比训练传统套路的士兵要强悍许多。
火枪兵作战往往是两人一组,出刀时一攻一守共同完成作战,两人互为攻守动作灵活,往往能够与三四个人交战而不落下风。一柄带刺刀的火枪挡住数人进攻的同时,进攻的那个人往往能够有所斩获。
更可怕的不是武器的优秀和技战术的熟练,而是唐军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所有战士都有着敢于刺刀见红的勇气,敢于在战斗中勇往直前,甚至以同归于尽的方式与对方拼杀。
一方是训练有序悍不畏死的士兵,另一方是毫无士气也未经过多少训练的乌合之众,虽然数量相差悬殊却是高下立判。在唐军官兵的大无畏气势压迫下,叛军从精神上已经崩溃了。
很快最前排的叛军就垮了下来,面对着神出鬼没的刺刀,叛军无不胆丧。他们纷纷后撤,希望能够避开这些索命的阎罗。到了这个时候,连督战队的大刀也难以奏效了,士兵们纷纷扔掉武器向后方逃窜。
“手雷攻击。”申屠鸿一声令下,两翼突前的刀盾兵继续使用手雷,轰轰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很快硝烟就淹没了两翼的叛军,而中间的火枪兵则加快行进速度,追在叛军后面一路发动攻击。
第五百三十九章全面碾压()
李九成分成五队的叛军刚刚上去了三队就全都溃退了下来,他立刻命令没有前进的两队立阵,挡住前面的溃兵。如果李九成手下都是精锐的辽东兵,这样的做法应该能够稳定住局面,然而他手下虽然号称五万大军,实际上精锐的辽东郡只有三千多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督战队,而大军的作战能力并不算强。
以未经过训练的青壮组成军队,最大问题就是军纪问题,他们没有严格的军纪就会比较涣散,如果打顺风仗的时候没有问题,如果是逆风仗就会一溃千里了。此时三团的勇猛已经震慑了这些乌合之众,让他们完全丧失了对抗的胆气,尽管督战队在大肆砍杀,他们也不敢回头了。
申屠鸿很清楚,对方如今的败势必须好好利用,如果让对方有恢复士气的时间,必然还会卷土重来。因此申屠鸿命令全军不要留手,全力追击敌人,用刺刀对付那些胆敢顽抗的叛军。
在前后两面的巨大压力下,叛军士兵们被迫选择了绕行。督战队砍杀逃兵,唐军的刺刀也不好惹,一些心思灵活的人干脆从两翼绕过去溃逃。有人先这样做了,就起到了带头作用,很快大部分叛军都开始从两翼溃逃,结果人少的督战队完全无法阻拦。
李九成气得七窍生烟,他正要指挥着督战队四下拦截,却发现明晃晃的刺刀已经到了近前。在叛军溃兵逃散之后,督战队已经直接面对三团的火枪兵了。督战队的人多数都是辽东老兵,各个好勇斗狠不是那么轻易肯服输的。当明晃晃的刺刀到了眼前,他们并未选择逃离,而是挥舞起大刀主动迎了上去。
这一次的交锋是硬仗,双方都是百战老兵,各个战技精熟。辽东老兵们各个傲气十足,认为自己以前好歹是正规军,而且是大明军中最能打的一批,虽然不属于关宁军,但依然是战斗力强悍。对于在国内战场上属于无名小卒的唐军,他们是看不上眼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军中青壮太多,根本没有战败的可能。
现在就是他们挽回自己声誉的时候,只要击溃了眼前的唐军,他们还能收拾残局。然而双方交手之后,辽东老兵们就感到极为不适应了,善于单打独斗的他们,面对着两人一伍攻守平衡的刺刀战法,显得颇为难受。
尽管在单打独斗方面,辽东老兵可以完胜唐军士兵,然而在二对一的情况下,他们却难以占到便宜。往往刚刚架开一把刺刀,还来不及反手给对方致命一击,另外一把刺刀已经从不可思议的角度捅了过来,如果他不抽身后退,直接就会被杀死。
唐军刺刀术乃是名家传授,每一刀都刺向对方的死角,辽东老兵们感到极为难受,每次格挡都需要全身动作才能完成,否则连腕子都翻不过来,而且稍有疏忽就会丢了性命。这样的战斗气得他们哇哇大叫,却偏又毫无办法。
辽东老兵人数本就比较少,更兼对方战术高妙作战英勇,结果被打得连连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