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任,工作越多他就越兴奋。

    宋献策道:“还有一件事情,各地的知县、知府等主官已经全部交卸返回京城,如今各地都只有那些不愿意离开的低品级或者无品级的官员与吏员维持衙门,我们应该如何做?”

    朱聿键思考了片刻说道:“传檄所有留下来的官员吏员,他们全部并入我唐王府管辖,作为正式的官员。虽然他们现在没有品级,但薪俸按照原来的五倍发放。各县暂时由原来的主簿或者典史等官员掌管,你找些经验丰富的推官过来,我要颁布一系列法令,框架已经在这里了,让那些推官进行完善。”朱聿键将自己这两天以来写得那些东西拿了出来,递给了宋献策。

    “臣领命。”宋献策接过了那些法律框架。

    “明天我要去苏州一趟,这里暂时由你们两个掌管,如果有什么事情难以决断就去找孙老先生。”朱聿键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宋献策连忙说道:“王爷要去南阳府?”他还以为朱聿键是关心南阳府的问题,想要过去看看。朱聿键却是脸上一红道:“我有事去苏州一趟,过几天就回来,你们就如日常一样即可。”

    “遵命。”尽管不知道朱聿键去苏州干什么,他们还是答应下来。

    朱聿键又补了一句道:“对了,张书堂大人是推官出身,你给他写一封信,就说浙南五府很需要他,问他是否能够辞官过来,我必然以高位待之。”

    “我明日就写。”宋献策点头答应了下来。又与两人商讨了一番,朱聿键将自己离开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嘱咐了一遍,这才让他们离开。随后朱聿键一声令下,府中的侍女和木兰卫的女子们都忙碌了起来。朱聿键出巡可是非同小可,她们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

    按照平时的惯例,朱聿键出行都由木兰卫担任保护工作,只不过这次出门比较远,陈王廷的特种部队也需要有大批人手随行,毕竟只有女子在外面许多事情很不方便。

    第二天一大早,朱聿键带着足有三百人的护卫队伍,以及数十辆马车出行了。朱聿键有崇祯的特许,能够来往于南阳府和浙南五府之间,他只需要借去南阳府的名义,“途经”苏州府城即可。

    排出唐王的仪仗,朱聿键坐着马车舒舒服服的向着苏州府城而去。最近太过忙碌,朱聿键的压力也很大,难得出来一趟。他索性游山玩水,慢慢的向苏州前进,经过了十几天的跋涉,直到九月中旬他才抵达了苏州府城。

    听说唐王驾到,苏州知府王时和吓了一跳,连忙带着苏州府大小官员出城十里相迎。

第一百六十二章游览苏州() 
朱聿键一路上受到各地官员迎来送往已经习惯,他也不下车直接就对着跪在路边迎接的王时和说道:“本王返回南阳府途经此地,叨扰知府大人了。”

    “王爷到此乃是下官之幸,还望王爷能够盘桓数日。”王时和连忙说道。

    “这个嘛,也好。本王素闻苏州美景不凡,正好可以流连一番。”朱聿键借坡下驴,竟然答应在这里住上几天。

    王时和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藩王过境本就没有先例,他刚才只是客气几句,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了下来,反到让他措手不及。不过朱聿键贵为唐王,又与皇上关系亲密,甚至得到皇上特封允许来往于两处封地,可见其圣恩正隆。能够与这样一位藩王交好,王时和求之不得,他连忙请朱聿键到自己府上居住,朱聿键也就欣然接受了。

    王时和在苏州的府邸不小,朱聿键等三百多人也尽可以住的开。为了让唐王休息好,王时和特意将自己的家人搬到别处,将整个后宅都腾出来留给朱聿键。对于这些官吏的巴结,朱聿键早就习以为常了,他也不推辞直接住了下来。有不少侍女随行,朱聿键也不需要王时和的仆人照顾,而同来的郝玉兰和陈王廷则是各自将部下分内外圈布防,很快将这里保护了起来。

    见到朱聿键招牌式的女护卫们各个神光内敛,显然都是高手,王时和也是暗暗心惊。想不到这位王爷的实力如此之强,单看护卫们就能略知一二,这更坚定了他巴结的心里。

    朱聿键休息了一夜就想要去叶纨纨府上,可是没有借口也不知道在哪里。正好王时和来了,他这次来是将自己的管家王平送了过来。王时和公务在身,不可能时时陪着唐王游览,所以他以向导之名,让自己的管家过来伺候,也算是相当有心了。

    对于王时和的做法,朱聿键非常满意,他勉力了几句就将王平留了下来。王平也在知府的家中多年,最会察言观色,等到朱聿键吃过早餐他连忙问道:“不知王爷打算去哪里游玩?”

    朱聿键问道:“我初来乍到,如何知道苏州哪里好玩,你说说看。”

    “是小人思虑不周了,苏州城内可玩的地方不少,寒山寺、灵岩山、虎丘皆是有典故的名声,此外苏州园林名满天下,东园、沧浪亭皆是其中翘楚,可以一观。”王平是本地人,说起苏州景色自然是如数家珍。

    朱聿键眉毛一挑问道:“没有拙政园吗?”提起苏州来,恐怕后世的华夏人都知道拙政园,这还是因为初中语文课本那篇文章所致,因此朱聿键第一次到来,最想看的就是这个园林了。

    听到朱聿键询问,王平明显一愣随即问道:“何人与王爷提过拙政园?”

    “一个朋友而已,怎么?这拙政园去不得?”朱聿键反口询问道。

    王平道:“不是去不得,而是去了也无用。”

    “为什么?”朱聿键听得颇为好奇,他记得后世最著名的苏州园林代表就是这个拙政园了。

    王平说道:“这拙政园乃是前代大才文征明为王献臣所设计,其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等三十一处景致,的确是园林中之极品。只可惜王献臣大人去世之后家境逐步败落,这园子也就无人打理,如今那里已经破落近二十年了。”

    “是吗?那就算了吧。”听说拙政园如此破败,朱聿键也就没有了去看看的兴致,他挥手说道:“既然如此,就去浪沧亭看看。”

    “小人遵旨。”王平赶快答应着。

    浪沧亭始建于五代十国晚期,吴越王钱俶妻弟孙承佑,曾于宋开宝二年任中吴军节度使,他最早于沧浪亭营建别墅,百年后渐废。北宋庆历四年集贤院校理苏舜钦在汴京遭贬谪,翌年流寓吴中,见孙氏弃地约六十寻,以四万钱买入。在北碕筑亭,命名"沧浪亭"。苏舜钦常驾舟游玩,自号沧浪翁,作沧浪亭记。常与欧阳修、梅圣俞等作诗唱酬往还,从此沧浪之名传开。

    庆历八年苏舜钦去世,沧浪亭多次更换主人,最后为章惇、龚明之各得其半。章惇将花园加以扩大,建筑大阁,又在山上起堂,动工时,发现北面跨水一座洞山地下有嵌空大石,据传是五代广陵王所藏,于是益加扩展。

    南宋绍兴初,园为韩蕲王世忠所占,并改名"韩园"。韩氏在两山之间筑一道桥,取名"飞虹",由张安国书匾。园景直到庆元年间犹存。依宋平江图碑所标此处为"韩园",园南北端大体与原文庙、府学相平,大门在南。

    元朝时,沧浪亭废为僧居。元仁宗延祜年间僧宗敬在沧浪亭遗址上建妙隐庵,庵西侧即南禅寺。惠宗至正间,僧善庆在妙隐庵东侧建大云庵,一名结草庵,为南禅集云寺之别院,后来沈周、杨君谦常栖息于此。

    明洪武二十四年,诏以宝昙和尚居南禅集云寺时,将妙隐、大云二庵并至南禅集云寺。成化十二年十月十三日寺毁于火。主僧德本谋图复兴而力不足,后经苦心筹备十寒暑,始建大雄宝殿。嘉靖十三年郡守胡缵宗将妙隐庵改筑韩蕲王祠。大云庵自正德以来三十二年间,几经兴废,嘉靖二十五年僧人文瑛复建沧浪亭。

    如今沧浪亭虽然名为园林,实际上却是园林与佛寺的混合体。身为在新华夏成长起来的一代,朱聿键并不信佛,他也不愿意对着佛像参拜,因此对于浪沧亭只不过草草浏览了一番,甚至没有深入其中就离开了。

    见到朱聿键似乎玩得并不开心,王平心下惴惴不安,本打算带着唐王再去寒山寺看看,不过他察言观色发现王爷并不喜欢佛寺,也就只好作罢了。朱聿键本来准备打道回府,王平却惴惴不安,生怕朱聿键心情不好,所以提议他去梨园看看。

第一百六十三章疑似美人() 
朱聿键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