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灯塔-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索夫斯基被德军的炮弹碎片击中后背,受伤了,而且伤势很重,已经转到莫斯科接受治疗去了。

    目前,集团军指挥部的大部分是事物,由卡扎科夫同志暂代处理,而方面军不做人事变更。

    卡扎科夫告诉鲍里斯,集团军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是以322、323、324、328这四个师的兵力为基础,组建一支新的步兵军,军长由奥尔洛夫同志担任。

    作为集团军的作战参谋,鲍里斯也将参与到步兵军的组建工作中去,这也是方面军指挥部那边专门交代过的。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鲍里斯只觉得之前的疲劳全都一扫而空了,毫无疑问,这是方面军指挥部给他的一个暗示,也可以说,这是提拔任用之前走的一个程序。

    加入一个新步兵军的组建工作,无疑是一个军级指挥员学习经验的最佳机会,整个部队整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军中各下属部队运作流程的熟悉过程。鲍里斯觉得,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当下一次大规模战役爆发的时候,他很可能将获得指挥一个军作战的机会,换句话说,他有可能被任命为军长。

    在苏军的作战序列中,军实际上并不是很多,因为苏军部队中有集团军存在,而集团军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军。不过,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军的编制也在逐渐增多,一般情况下,一个军的配属兵力就在3到5个师之间,属于大兵团了。

    按照卡扎科夫同志的说法,在这个安排上,最初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提出的,他向方面军指挥部推荐了鲍里斯,而这个推荐得到了朱可夫同志的赞同,因而很快就得以通过了。

    而卡扎科夫的介绍,也让鲍里斯心中对罗科索夫斯基的厌弃降低了几分:尽管这家伙总是给自己安排一些不近人情的工作,可一旦有了提拔的机会,他终归还是没忘了自己。

    从指挥师级部队作战到指挥军级部队作战,是一个跨度很大的跃进,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想要实现这个跨越,鲍里斯至少要经过一次培训,还要在军级部队的参谋长职位上干若干年,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但在现在的苏联,各级指挥员的稀缺令这种跨越具备了可能性。

    当然,这样的跨越也是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如果鲍里斯不具备这样的才能,或者说他的才能仅能指挥一个师,而达不到指挥一个军的水平段上,那么他将来的下场很可能会与巴甫洛夫相同——在鲍里斯看来,巴甫洛夫同志不是缺乏指挥的能力,只是他的指挥才能仅限于指挥一支集团军,而不是一支方面军。

    将几个独立师整合为一个步兵军的过程,绝不是把几个师的指挥员叫到一块,告诉他们大家都是同事了,以后你们都归我领导,咱们将组成一个步兵军,然后这个步兵军就组成了,它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那样组织起来的部队联合,实际上仍旧是一个集团军,不过是在第16集团军指挥下的小型集团军罢了。

    从通常意义上来说,军的编成要比集团军简单一些,毕竟前者是个战术单位,而后者则是个战役集团,一般来说,一个集团军有能力支撑起一场战役,而一个军则因为兵种的单一性,需要在不同的战场条件下,得到其他兵种的作战配合。比如说鲍里斯要参与整合的是个步兵军,那么军中各下属的步兵师,原有的火炮配属部队、坦克配属部队,都将被集中起来,归由军指挥部统一调度。因此,从指挥上来说,军级指挥员不仅要有指挥大规模步兵集团作战的能力,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敏感的发现战场关键位置,以及时调整坦克、火炮等部队的主攻方向。

    整个3月份和4月份的前半个月,鲍里斯都在忙着参与步兵军的组构工作,卡卢加、莫斯科、科泽利斯克这些地方,他来回的跑,兵员、装备乃至于基层指挥官这些不可或缺的东西,他都跟着军长奥尔洛夫同志一块去联系,去跑,去向装备部和几个军校讨要。另外,他还要去方面军司令部跟那些领导们扯皮,还要到军事委员会去报备军下属的指挥员个人情况等等等等。总之,一个半月跑下来,累不累的先放到一边,至少这些要害部门的人头,他算是认的差不多了,如今,不管是去哪儿,他都能抓到两三个熟人攀谈一番。等到步兵军的组构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不敢说别的部门,至少方面军指挥部的人都认识他了,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勤快的鲍连卡”,每次他跑去方面军指挥部的时候,只要看到他,索科洛夫斯基同志都会远远地招呼一声“勤快的鲍连卡同志又来了,这次又想要什么?”

    不要小看这个与人接触、与人相熟的过程,它对于一名指挥员的晋升来说相当重要。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是一名不熟悉的指挥员,在前线作战取得了胜利,那些不熟悉他的上级领导或许会赞叹一声“那谁谁谁打得不错”。反之,若是熟悉他的上级领导,却会很惊讶的说一声“哎呀,那小伙子竟然这么能干?真是不错啊”。一个熟悉,一个不熟悉,两种态度,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不熟悉的领导,回头说不准就会把你的胜利遗忘到角落里,而熟悉你的领导,则会在下次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把你列入备选名单,他们一说就会是“谁谁谁上次在什么地方表现的很不错,这个机会或许可以让他去试试”。

    一个会玩政治的军人和一个不会玩政治的军人差别在哪儿?在鲍里斯看来,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会不会表现自己这一点上。不会玩政治的军人,在和平时期总是默默无闻,他不会找机会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只会通过作战来让自己绽放光芒。而会玩政治的军人,不仅会让自己在战时发光,同时也会在和平时期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

    说到底,政治的第一步不就是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吗?

    整个3、4月份,苏德双方的战线都进入了防御状态,德军在莫斯科城下遭遇惨败,第2装甲集群指挥官古德里安,因为在图拉地域擅自撤退,被免除了职务,编入了预备队,挂起了闲职。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朱可夫在方面军指挥部请所有人喝了伏特加,这对于西方面军的南线集群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skbshge

第107章 老领导() 
四月下旬的莫斯科乍暖还寒,悄然而至的一场细雨,又给这份寒凉平添了几分凛冽。

    莫斯科卢科沃大街那栋破楼的房子里,出了一身汗的鲍里斯从格尔廖莎柔软的身躯上缓缓的翻下来,从床头柜上取了一支烟点上,任由身边的女人在自己汗津津的胸膛上一下下的亲吻,良久之后才挽过她的头,微笑着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说道:“你这个妖精,我早晚得被你榨干了。”

    格尔廖莎妩媚的一笑,翻身坐起来,趿拉上一双拖鞋走向卧室,嘴里说道:“我去给你放热水,一会儿洗个澡。”

    鲍里斯点点头,没有说话。

    昨天晚上来到莫斯科,鲍里斯没有去总参谋部为他安排的住处,而是直接来了这里,原本没想着做什么的,只想着跟格尔廖莎说说话,填补一下内心的寂寞,可谁知道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床上。

    安东已经被调走了,调走他的部门是莫斯科战争动员委员会,而调去的地方则是乌斯季阿瓦姆,理由是那里需要像他这种“热情工作的伐木工人”。鲍里斯问了一番才知道,这个乌斯季阿瓦姆竟然是在泰梅尔自治区的皮纳西亚河流域,属于北西伯利亚的荒原地区,那里有一个很大工厂,专门生产木制枪托。

    工作出现调动的不仅仅是安东,格尔廖莎也不在原来的单位了,她现在人事关系虽然还在彼得罗夫大剧院,但却以借调的名义去了市委下辖的文化宣传部门,理由是那里需要像她这样富有经验的文化工作者。

    不仅如此,莫斯科市的住房和公共事业委员会还专门派人找过格尔廖莎,据说是准备给她换一处住房,地点在离着她工作单位不到200米远的地方,是一处三居室,配有卧室、厨房和浴室的房子,她每月只需要象征性的缴纳49戈比的房租就行了。

    不过,格尔廖莎拒绝了委员会的这份好意,她觉得现在这里就挺不错的。邻居们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好,任何人与她见面的时候,都会热情的打招呼,每家每户改善生活的时候,都会象征性的给她送点好吃的过来。

    当然,格尔廖莎也知道这些改变来自于什么地方,所以,她现在处事非常的低调。

    这个世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