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楚密库?”临川公主楞了一下。
“是,大楚密库。”崔元谦沉声道,“我朝太祖为子孙计,特设一密库,以备危机关头扭转局面,也是为庇佑子孙衰败后能够衣食无忧,将前朝国库中的部分金银珍玩收入其中。太祖临朝的最后一年,更是移入了不少财货。太宗即位后,为了避免后世君王滥用密库,在添加财物的同时,又设臣令四枚,行监管之职。自此以后,密库非五令集聚不能开。若是当今知道,公主可想到会是如何下场?” ”“
以如今哪位的做法而言,只怕那四家会是无一幸免。临川公主默然。而后问道:“密库之事,有几人知道?”
“此事份数机密,知道的人处除四家家主外少之又少。”
“四个世家,是哪四家?”临川公主继续问道。
“是方、赵、徐、陈四家”崔元谦答到。
“怎么会?”临川公主有些愕然,“那方家不是在十年前就已经……而那徐家也已经退出朝堂了吗?还有赵、陈两家也是半退隐了。"作为大楚明帝时期唯一的公主,维护皇族形象,和对世家的交际是必须的。临川公主自然对大楚个各大世家有着大致的了解。
“不错。”崔元谦答道,“十年前方家一案引得陛下震怒,暗卫也在全力探查此事,却始终未查出幕后凶手是谁,也不知那臣令究竟去了何方。至于其他的家族……几百年下来,衰败也是常有的事,只是每任帝王都心照不宣的为四大家族提供相对的便利,只要死守这个秘密,最少能保证子孙后代一世富贵。”崔元谦顿了顿,说道:“倒是最近却是不知为何,竟隐隐流传出了密库的消息,那侍中陈大人的死,只怕也有些干系……公主殿下,你依然决定将暗卫余部交予新皇吗?”
临川公主想了一想,低声说道:“容我再想想吧!”
见临川公主尚有犹豫,崔元谦也不好过于逼迫,“公主自可细思之,如今暗卫已派人暗中保护公主,请公主不必担忧。”说完这句话,崔元谦再次行了一个君臣大礼,退下了,这一次,临川公主却是没有听到崔元谦的脚步声,“这人进门时竟是特意放重了步子么?”临川公主不由沉思。
============================================================================================================================================
新皇已经即位,在陈恺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的是,新皇即位不多时,便颁发了关于天道军的圣旨。这圣旨一出,玄甲军中的众人就不将惊诧的目光停留在新皇对两位皇子的处理态度下,转而研究起摆在面前的这份圣旨来。这份圣旨除了表彰天道军所部,奖赏了一些仅仅可当做精神安慰奖的财物外,也就是两个命令很值得商榷,一是将苏廷的偏将越过副将一职,直接为了将军,虽然只是个杂号将军,但以后称呼起来都能称‘将军’了,不像当偏将的时候,喊一声‘将军’都算客套。陈恺不由的暗自琢磨,且不论这是新皇自身的想法呢,还是新皇手下之人操刀下的决定,这都是个大问题,陈恺看着苏厉不辨阴晴的脸,这到底是向大将军示好还是示威呢?陈恺暗自笑了笑,也就不再去想它,却是不知道正是这个命令给不久后的陈恺带来了一个大麻烦。
第二个命令是关于司马玄的,在一通足以让司马玄这样的厚脸皮也不免发红的形容词丰富的圣旨过后,封司马玄为荆州刺史。这个命令倒是让陈恺等人暗自忧心。玄甲军辛苦攻打扬州,最后换来的只是一点微薄的奖赏,大头却让司马玄给占据了。只怕会有些人不服气,尤其是在大将军并未受到奖赏的前提下,苏廷的破格提拔,还可以看成是朝廷对苏厉的一种额外的补偿,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苏厉和苏廷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他们只会知道他们都姓苏,是一家人,这就是了。更何况苏廷原本就已经是偏将,跳一级提拔,也并非没有先例。自古以来文武相轻,哪怕司马玄在玄甲军中经营多年,却也是不得不小心。而且司马玄担任的是荆州刺史而非扬州刺史,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司马玄将要脱离玄甲军另起炉灶了呢?作为荆州刺史,司马玄是有必要赴荆州上任的,这样以来,此次九江之战司马玄势必就不能参加。众所周知,司马玄向来是大将军的左膀右臂,这道圣旨一下,无疑是断了苏厉一臂。看着这份名为褒奖的圣旨,一时在场诸人都沉默了。
“好一招离间之计!却不知是何人所出。”唐芝叹道。
司马玄与陈恺相视一眼,脑海中都浮现了一个人的身影。
“罢了!”司马玄苦笑道,“我这就上书请辞。”
“刺史高位,元道你可真的不动心?”苏厉说道,脸上却是带着一丝微微的笑意,这却完全是在和老友调侃的语气了。
司马玄见状,心中微微的那一点担忧也放下了,白了苏厉一眼:“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能不知道?”场中的气氛一时松弛下来。===========================================================抱歉,今天晚上要听讲座,还竟然忘了自动上传,推迟了两个钟头,抱歉!
读最新章节,无需注册即可下载txt小说,,页面清爽;为书友创造友好的阅读环境!
第六十九章 并州起兵,檄文之威()
晋阳阅读
并州刺史悠闲的坐在内室里,自从大将军苏厉北伐,将草原各部落打了个半残之后,并州这个自古以来便是边患不断的地方竟是颇为安逸起来。这样清闲的日子,让并州刺史感觉很是轻松惬意。但偏偏似乎有人不愿意他如此清闲一般,门外有人前来通报。
“什么事?”并州刺史不悦的看着来人。
“大人!府衙门口有人说是你的亲戚,现在在门外求见呢!”
“亲戚?”刺使狐疑道,“哪来的亲戚?”想了一下,又说道,“那人是什么年纪?什么打扮?”
“年纪大约三四十岁,看那打扮倒像个农人,但看着又不大像。”
“嗯。”并州刺史沉吟道,“既然说是本官的亲戚,你便去账房支几斗米,几贯钱来给那人拿去。”
小吏应着退下了,不多时却又小跑回来了。
“怎么了?慌慌张张,成什么样子!”并州刺史呵斥道。 ”“
“大人!”小吏苦着脸,“那人执意要见大人您,说是……”
“说什么?”
“说是又有个天大的事情要报与大人知道。”
“天大的事?”并州刺史不悦的挥了挥手,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口道:“算了,引他来堂上,本官换身衣服再去。”
“是是”小吏抹了把汗,再次走了出去。
“你是?”并州刺史看着这个头戴草帽,一身农家打扮的人说道。
“刺史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带着草帽的人抬起头来说道。
不看还好,这并州刺史看到眼前人的面孔后不由得吸抽了一口冷气,“殿下?”说完却又觉得不对,急急的向外看了一眼,关上了大门。
“殿下,你怎么……”并州刺史感觉额头上隐隐有些汗意,那份海捕文书自己的府衙里还放着一份呢。
“我如何会来这里,刺史大人难道不知?”三皇子带着些讽刺和无奈的说道,“刺史大人见到我,可是想把我交出去?”
说实话,并州刺史在看到三皇子的第一眼时,还真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三皇子并非先皇所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追根溯源,三皇子之父正是晋阳王,而晋阳,却正是并州的州治所在。在并州这个民风彪悍的州郡中,并州刺史虽说名义上是并州的首脑,但实际上……
并州刺史按捺下心中的惊慌忐忑,强笑道:“殿下。”
三皇子也不多说,简洁的说明了来意:“烦请并州刺史召集并州境内的文武官员,本王有事相商。
“相商的是什么事?”并州刺史心中惊恐,“现在这个局面,除了起兵造反,还有什么事是要相商的?”但并州大小官员或多或少曾经接受过晋阳王的恩惠,更有一些官员本来便是晋阳一系的人。所以纵使并州刺史心中略有些不愿,但也只得吩咐下去,召集众人,见到并州刺史如此识相,三皇子也不由的略微松了一口气。有些手段还是能不用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