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疆图-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队头有些为难,说道:“这个……”

    熙让把大队头拉到一边,悄悄递过去一锭银子,塞到大队头的手中,说道:“我们来一趟不容易,还请长官行个方便。”

    那大队头暗中接过银子,说道:“你们要进去可以,但不要声张喧哗,不然,不但我会受到责罚,便是你们也要被罚,搞不好还会把你们以刺探军情的罪名关起来。”

    熙让道:“多谢长官提醒,我们晓得。”

    大队头带着熙让和阿罗进了院子。

    院子中,有三五十个军人正在操练,军容整齐,步伐统一。

    大队头带着熙让和阿罗,站在院子的角落中,熙让和阿罗观察着每一个士兵的相貌,试图找到熙谨,但他们找来找到,并没发现熙谨。

    阿罗更是失望,低声问大队头:“长官,训练的人都在这里了吗?”

    大队头道:“都在这里了,今天没有请假的。好了,既然没有你们要找的人,就赶紧出来吧。”

    大队头领着熙让和阿罗走出院子,阿罗和熙让都情绪低落。

    熙让叹了口气,问那大队头:“长官,这京城还有培训军官的地方吗?”

    大队头说道:“小兄弟,军队的训练营,本来是军事机密,我刚才放你们进去,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说句实话,我只知道此处,别的地方真不知道了。”

    阿罗眼泪欲滴,低声对熙让道:“大哥,我哥哥也不在这里,偌大个京城,咱们去哪里找他?”

    熙让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今天天色已晚,咱们先回驿馆吧,明天我请宋国的军官,带我们寻找。”

    阿罗知道也只能如此,便和熙让一起上了马,郁郁不乐地回到驿馆。

    阿罗和熙让刚走不久,从街道的另一边,快速奔驰而来一匹健马,马上骑者正是熙谨。

第四百一十五章:大宋朝堂() 
熙谨赶到部队大院的门口,从马上跳下来,询问刚才是否有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来找他。

    迎接熙谨的正是那个大队头,大队头告诉熙谨,寻找他的那对男女刚刚离开,并指了指熙让和阿罗离开的方向。

    熙谨心急如焚,告诉那大队头,若是那二人再来寻找他,就到兵部的训练营去找他。熙谨叮嘱好大队头之后,又连忙上马,沿街追赶过去,一直追赶了半个时辰,并没有找到阿罗和熙让。熙让和阿罗此时已经转到了另一条大街,回到了驿馆。

    熙谨在京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寻找着,一直到夜色降临,一直到半夜时分,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渐渐稀少,仍然没有找到他的妹妹和哥哥,他的心情越来越失望,今天只得暂时放弃寻找,准备明天再请假出来寻找。

    熙谨回到训练营的宿舍,躺在床上,心潮起伏,他现在已经确定寻找他的是妹妹阿罗,也能确定那个和他相像的男子就是他的哥哥熙让,但他怎么也想不通熙让是怎么和阿罗在一起的。虽然他今天没有找到二人,但得知妹妹和哥哥还活在世上的消息,他已经欣喜若狂,更何况二人也在寻找他,他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见面的,他明天再到街上去撞撞运气。

    熙让和阿罗回到驿馆之时,已经是天黑时分。熙让和阿罗吃过晚饭,耶律沙来到熙让的房间,商议明天上午,宋国皇帝要接见他们几位辽使,熙让若有什么私事,最好要等宋国皇帝的接见活动之后再去办理。

    熙让虽然着急寻找熙谨,但寻找熙谨也不着在一时,他毕竟是辽使,代表辽国来此,不出席宋国皇帝的接见活动说不过去,只好答应耶律沙会出席活动。

    第二日一早,熙让和耶律沙以及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一共四人,早早吃过早饭,在两位宋国官员的陪同下,前往宋国的皇宫大殿,拜见宋国皇帝赵匡胤。

    自从十年前离开皇宫,熙让还是初次涉足皇宫,他眼看着雄伟的皇宫,心中回忆多年的往事,心中又气又恨,这皇宫和京城以及中原,都是他柴家的大周天下,现在却被赵匡胤占据着,迟早有一天他要夺回来。

    赵匡胤和文武百官召开早朝,议了一些国内大事,便宣布今天召见辽国使者,众大臣不必回府,就在大殿上用过早餐,然后等待宋使的到来。

    这次的早朝,凡是在京城文官武将皆在,不但赵普和潘美等大臣在朝,开封府尹赵匡义也在朝堂,共同接见辽使。

    君臣就在朝堂上用过早餐,刚撤下宴席,值日官进殿禀报,辽使已到大殿外边。赵匡胤吩咐赵普等几个官员,迎接辽使进殿。

    很快,耶律沙和熙让以及休哥和耶律斜轸四人,在宋国官员的陪同下,进入大殿之中。

    十年以来,熙让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见到赵匡胤,他在汉国虽然和赵匡胤的部队打过仗,但并没有近距离见到,现在就在同一个大殿之中,相距不过十丈远,他终于清楚地看到赵匡胤。这十年以来,熙让没有一刻不想杀死赵匡胤这个窃国奸贼,此时近距离看到赵匡胤,不由激动的双手颤抖,脸色苍白,目光如利剑一般,直盯着赵匡胤,随时都有冲过去刺杀赵匡胤的冲动。

    耶律沙虽然并不知道熙让周帝柴荣之子,和赵匡胤有夺国之仇,但使宋之前,耶律贤一再叮嘱过他,要他看好熙让,不要让熙让做出无礼的行为,破坏了宋辽两国之间的和平。

    耶律沙就在熙让的旁边,转眼看到熙让的表情不对,连忙咳了一声,低声说道:“隆运,不可造次,莫忘了皇上的吩咐。”

    熙让被耶律沙提醒,这才幡然一惊,连忙压抑下去胸中翻涌的杀机。他现在手无寸铁,就算冲到赵匡胤面前,也未必能杀得了武艺高强的赵匡胤,更何况赵匡胤的阶下,还站立着四个持戟武士,他就无法冲过去。

    熙让虽然恨极赵匡胤,但也知道现在杀不成他,只好低下头去,不看赵匡胤那张可恶可憎的嘴脸。

    赵匡胤并不知道辽使之中,竟然有一个大仇人,当下按接见外国使者的礼节,和辽使接洽。

    耶律沙做为首席使者,代表辽帝献上公文和颂词,称赞大宋皇帝一番。赵匡胤这边,也称赞了辽旁一番。

    寒喧之后,耶律沙自报家门,他是辽国的皇族,又是南院宰相,在辽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才能代表辽国出使宋国,赵匡胤自然不会小视。

    赵匡胤笑道:“原来尊使就是耶律沙大人,你和贵国的北院大王联手,在汉国可是把朕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呀。”

    耶律沙连忙说道:“陛下,汉国与辽国订有盟约,汉国求援,我辽国不得不出兵救援,贵军兵马强劲,我辽军并没占到优势,那场战争,宋辽两国只能算是平手,没有分出胜负。”

    那场战争,宋军被辽汉联军打得节节败退,折损了很多断后的部队,用许多将士的生命为代价,才侥幸平安退回宋国境内,其实宋军已经是败了,但宋军为了维护脸面,对自己国内宣布是因汉国瘟疫横生,宋军才撤军的,并没说被辽军打败。此事宋国人人心知肚明,只不过没人敢明说罢了。

    赵匡胤一代雄主,胸襟开阔,自己也知道宋军是被打败了,所以才自己我调侃一下,同时也奉承一下辽国,以便接下来的谈判可以顺利进行。

    赵匡胤虽然是自我调侃,但耶律沙也很识趣,这番话说出来,不但解释了为什么要出军支援汉国与宋国交战,同时说两国之间不分胜负,保存了赵匡胤和宋军的颜面,赵匡胤和宋臣听了,皆是心情舒畅,莞尔一笑。

    赵匡胤心情舒畅,正要再说什么,忽然耶律沙身后一个辽使冷冷说道:“宰相大人,您说辽宋之间不分胜负,下官认为这句话有失公允,丢盔弃甲,连连后退,逃回国内的,可不是我们大辽国的军队啊!”

    说话的人正是熙让。

    此言一出,不但宋国君臣,人人脸色大变,便是辽国使者,也是脸色一变。

第四百一十六章:咄咄相逼() 
耶律沙连忙低声喝止道:“隆运,不得多说。”

    熙让没有再说下去,但表情明显不服。

    赵匡胤听了熙让的话,心中不悦,他自我调侃可以,但被辽国官员这样说出来,那就是嘲笑他了,但他又不能当场发作,只好望向熙让,笑道:“这位是?”

    耶律沙连忙对赵匡胤道:“回禀陛下,这位是韩德让,我辽国南京留守韩匡胤大人之子。韩德让年少轻狂,说话不知轻重,实则并无恶意,还请陛下海涵。”

    赵匡胤见耶律沙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