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疆图-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骑在马上,看到宋国军队正在抢掠汉国百姓,百姓四散逃亡,十分凄惨,不由心中黯然,长叹了一声。

    副将也是脸色沉重,说道:“将军,我等虽然一再严令禁止,但这种扰民之事,仍然时有发生。我们自己的部下倒还好说,别的将军的部下,咱们也不好管得太严,免得伤了和气。”

    将军叹了口气,说道:“既然遇到了,就管一管吧,你派人去叫他们住手。”

    副将应了一声,转身吩咐身边一个将士,说道:“叫他们住手,不可太过放肆,若不听令,军法处治。”

    那将士带了三五个部下,纵马而去,前去阻止抢掠之行。

    将军忽然脸露惊讶之色,向不远处一指,说道:“你看那一支部队。”

    副将顺着将军所指的方向一瞧,只见宋军的队形混乱,因为有人员脱队前去抢劫,多数小型队伍散乱,人员参差不齐,只有一支部队,约有百人之众,队形整齐,显然是并无一人脱队前去抢劫。

    副将也很是好奇,说道:“这是一个都的兵力,别的营队都有人前去抢掠,只有这一个都营之中,没有一个人脱队,看来这位都头,倒是军纪严明,只可惜官职太小,不能约束整个部队。”对将军笑道:“将军,此人倒是颇有您的风范,您要不要见见他?”

    将军笑了笑,说道:“你派人去把这位都头和他的长官,一起叫过来。对了,先不要透露我的身份。”

    副将应了一声,转身吩咐身边两个士兵前去。

    熙谨正在带领自己的都营行军,忽然斜刺里奔驰过来两匹骑马,马上坐的是宋军。这些时日,他们在汉国经常遇到宋军,很少遇到汉军和辽军,所以看到宋军也并不惊奇,仍然继续前行。

    那两个宋兵却直奔熙谨的队伍而来,来到近前,勒停战马,说道:“你们谁是这个都的都头?”

    熙谨骑马上前,在马上拱手说道:“卑职章熙,是本都的都头。”

    那两个士兵跟随的乃是大将军,平时所见,也皆是高官,所以对一个小小的都头并不客气,一个士兵说道:“我们将军要见见你,你跟我过去。”

    熙谨好奇,说道:“你们将军是何人?”

    那士兵不耐烦地说道:“你去了自然知道。”又问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领队是谁?”

    熙谨道:“我们是易州巡检使的部下,此次的领队是军指挥窦江涛窦大人。”

    士兵道:“窦指挥使现在何处?”

    这时,窦江涛在不远处已经看到,连忙催马奔来,在马上拱手说道:“下官窦江涛,请问两位是哪位将军的部下?”

    士兵说道:“见了将军你自然知道。你们两个,暂时停止行军,跟我去见我家将军。”

    窦江涛看那两个士兵虽然只不过是小兵,但官威甚大,把他这个军指挥使都不放在眼里,猜到必是哪位大将军的部下,所以不敢违抗,当下喝止部队暂停行军,他与熙谨二人,跟着那两个士兵,向将军所在的地方催马行去。

    熙谨远远便看到那位将军的队伍,只有三五十人,却没亮出旗号,所以不知是哪位将军,奔到近前,只见将军端坐在马上,虽然并不显得威风凛凛,但详和的表情下,却隐含着极大的威仪,令人心生敬意。

    窦江涛和熙谨奔到近前,翻身下马,对将军抱拳行礼。

    窦江涛说道:“下官窦江涛,奉易州巡检使郭进郭大人之命,率领二千五百名将士,前来听从上官调遣。下官窦江涛拜见将军!”

    熙谨在窦江涛身后,抱拳行礼道:“卑职章熙,拜见将军。”

    将军在马上,淡淡看了窦江涛一眼,说道:“原来你是郭进的部下,怪不得如此纵容部下。”

    窦江涛心中忐忑,惶恐问道:“不知将军如何称谓?”

    将军不理会窦江涛,跳下马来,走到熙谨面前,上下打量着熙谨,看到熙谨仪容端正,气度沉凝,相貌清俊,脸上的那一道刀疤,不但没有破坏他的相貌,反而更添了一份军人的英武之气,不由心中喜爱,微笑道:“你叫章熙?”

    熙谨连忙再次行礼:“卑职叫章熙。”

    将军道:“刚才那队没有参与抢掠的都营,是你的部下?”

    熙谨恭敬地说道:“正是卑职的部下。”

    将军道:“别的营队,都有人参与抢掠,为什么你的部下,却没有一个人参与抢掠?”

    熙谨抬头望着将军,先不回答,说道:“卑职大胆,敢问老将军如何称谓?”

    将军微微一笑,说道:“我叫曹彬,不知你听过没有?”

    熙谨心头大震,脸色一变,失声道:“你就是曹彬?”

第二百五十九章:大将曹彬() 
曹彬与潘美、李继勋同为名震天下的宋国名将,尤其是曹彬,不但兵法卓越,而且心地仁慈,以不杀降兵、不扰百姓、治军严明而威震天下,人人敬仰称赞。

    李继勋与汉辽时常交战,为了激励士气,最为纵容部下,部队时常虐杀战俘和掠夺无辜百姓,所以李继勋的名声虽著,却是凶名卓著。潘美统帅指挥能力一流,但对于部下也甚是宽松,虽然不像李继勋那般纵容部下滥杀无辜,却也不严厉禁止部下的抢掠,只有曹彬治军最严,一旦发现部下有违法乱纪者,必然严惩,所以曹彬大军所到之处,不但受到宋国百姓的拥戴,便是敌对国家的百姓,也很是敬重他。

    曹彬是周国开国皇帝郭威的贵妃的外甥,称郭威为姨父,与郭威的养子周世宗柴荣算是姨表兄弟,他也曾在柴荣的部下为官,算是周室的近亲宗族,赵匡胤夺取大周之后,周室的近亲宗族虽然没有被迫害,但也没得到重用,只有曹彬不但得到了重用,而且官具极品,深得赵匡胤器重,隐隐许为当朝第一名将。

    赵匡胤还没夺取大周天下的时侯,时任大周殿前都点检,掌管禁兵,权势最重,众臣莫不前来结纳,只有曹彬不偏不倚,不是公事从来不登门拜访,遇到宴会,也很少参与。赵匡胤夺取天下之后,把曹彬从平阳召到皇宫,亲自接见,问曹彬:“以前我总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曹彬恭敬地答道:“我是周室近亲,又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尚朋害怕有过失,哪里还敢妄自交结呢?”赵匡胤认为曹彬洁身自爱,不沾染政治,对他更为器重,授他为客省使。

    曹彬曾与郭进率领骑兵,攻打汉国的乐平县,打败汉将侯霸荣,汉国将领率领大军前来增援,曹彬三次作战,都打退了敌人,赵匡胤改置乐平建为平晋军,曹彬为节度使。

    几年之后,曹彬改任左神武将军,次军,宋国攻克汉国的辽州,汉国借辽兵收复失地,辽穆宗派六万骑兵来进攻平晋军。曹彬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率领宋军六万,在城下迎战辽军,大破汉辽联军,这是宋辽交战之中,少数以同等数量的军队,打败辽军的战役,自从以后,曹彬的大名,不但在宋国大振,更是威风远扬,远达辽国。

    不久之后,曹彬又兼任枢密承旨,被召回京城,与潘美一起,主管平定南方诸小国,立功最著。

    去年宋国攻打汉国之时,曹彬即为前军都监,率兵直逼太原,可惜事与愿违,没有成功,在赵匡胤召回之下,只得撤军。此次攻打汉国,赵匡胤再次派曹彬任前军都监,率军先行,和李继勋一起为先锋。李继勋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势如破竹。曹彬紧随其后,即要前方照顾李继勋的兵马供给,又要照顾随后跟来的皇帝御驾,所以,他夹在李继勋和皇驾之间,平衡前的战事和后方供应,实为宋将第一人。

    熙谨在周国皇宫之中,年龄尚小,并没见过这位远房的表叔,也很少听说此人。后来参军之后,时常听闻到宋国那些大将军的英勇事迹,不由心向往之。他对李继勋并没有什么好感,对潘美的印像虽然不错,但还没达到崇拜的程度,只有对曹彬此人,甚是崇拜,心中暗暗推为偶像,暗中立誓要做像曹彬那样仁慈又英勇的将军。

    他时常拿自己的上官郭进与曹彬相比,郭进虽然也有些豪迈之气,但贪财好色,更像兵匪,实在难以使他佩服,不由心中暗想,若是能投入曹彬的帐下为军,那该多好啊!可惜他没有这样的机会,此时忽然听说面前此人就是他最为佩服的曹彬,不由惊呼出声,失态之下,竟然忘了礼仪。

    曹彬的副将喝道:“大胆,竟敢直呼将军之名!”

    那副将虽然是训斥熙谨,但语气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