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9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同!”徐渭毫不犹豫的答道,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了张经身上,他犹豫了一会,很勉强的点了点头:“也好,但不能伤损了天子的体面!”

    “这个自然,今上乃是大都督所立,今上的体面就是大都督的体面!”吴伯仁笑道:“其实这个也简单,把天子的随身御玺没收了,自然就限制住天子的权力了!二位觉得如何?”

    听到吴伯仁的这个建议,徐渭点了点头。明代皇帝原本有十七枚御玺,嘉靖十八年又刻了七枚,一共二十四枚。其中其中,有一枚“皇帝奉天之宝”,用于郊祭、斋醮时使用。据说是唐宋传下来的,是御玺中最大的一枚。祭祀山川鬼神的,有一枚“天子之宝”。一枚“尊亲之宝”,给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上尊号的时候使用。大小两枚“亲亲之宝”,一般用在写给各藩王府的文书上面。还有一些专门用途的,比如一枚“御前之宝”,用于宫中收藏的文物,或者箱柜的封条之类。一枚象牙刻的“御药谨封”,是御药房专用的御玺。封赏外夷的,有一枚“天子行宝”。调兵的有一枚“天子信宝”。使用最多的几枚御玺分别是诰书用的“诰命之宝”、敕令所用的“敕命之宝”、奖励臣子用的“广运之宝”等几枚。用过御玺的皇帝的敕命,如果要传送到比较远的地方,会被装入黄纸的封套当中,上下的封口处,会盖上另一枚象牙的印章,印文是“丹符出验四方之宝”。使用这些御玺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由内廷尚宝监的女官负责保管,需要用御玺的时候,尚宝监提出书面的申请,得到皇帝同意之后,到女官那里领取,用过之后归还。所以当初裕王南逃时候身上一枚御玺也没有,现在他用的都是来南京后重新雕刻的,主要的有五枚:调兵的“天子信宝”、诰书用的“诰命之宝”、敕令所用的“敕命之宝”、奖励臣子用的“广运之宝”、封赏外夷的“天子行宝”。如果将这几枚御玺控制起来,实际上天子大部分权力就被控制住了。

    “张大人您觉得呢?”吴伯仁目光转向张经。

    “伯仁打算具体怎么做?”

    “很简单,将这些御玺交由一个可以信得过的人,就叫掌玺大臣吧!”吴伯仁笑道:“这样天子要干什么,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声知会,不会像这次这样,居然要我老师写信给我才知道,这也未免太过被动了!”

    张经点了点头,其实他对于天子绕过朝廷对胡宗宪加恩的做法也很不满,只是无法接受徐渭那么激烈的反应罢了。

    “你觉得用何人比较好?”

    “这个人要我们信得过,也要圣上能够接受,否则大都督不在,我们和天子撕破脸就不好了!”吴伯仁笑道:“我觉得静音道长不错,你们觉得呢?”

    张经道:“他一个方外人——”

    “方外人怎么了!至少咱们知根知底。”徐渭冷笑道:“难道找一个吃里扒外的才好吗?要不是日本那边离不开近卫前久殿下,我都觉得干脆让他来做这个掌玺大臣!”

    张经没有理会徐渭:“静音便静音吧,不过这件事情还是不能莽撞,不能硬来!”

    “张大人请放心,我自会与静音道长说项的!”吴伯仁笑道:“既然说定了,那我等就先告辞了!”说罢他和徐渭起身向张经拱了拱手,告辞离去。

    吴、徐二人离去后,张经回到几案旁,想要继续处置文书,但心绪极为烦乱的他根本看不进去,这时他听到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却是魏了翁进来了,向自己拱了拱手,便也坐下处理公务。张经见魏了翁神态平和,忙于公务,也不向自己询问方才三人商议了什么,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魏公,你为何不问方才我们三人说了些什么?”

    “呵呵!”魏了翁笑道:“老朽历经官场数十年,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知道的太多了未必是好事,不但烦心有时还会掉脑袋。以魏某这个身份,还是知道的少些好!”

    徐、吴二人出了宫城,上了马车,徐渭余怒未消:“真不明白大都督为何这么信重这厮,还说他不在的时候,事情由我们三人商议。伯仁,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们两个定下来,最后知会他一声就是了,反正我们有两票,他只有一票!大都督也是让你最后做主!”

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张一弛() 
“那可不成!”吴伯仁笑道:“大都督可是说让我们三人商议决定,可不是让我们两个把张先生撇开了,这可是两码事!而且我觉得张大人这么做也不完全是坏事!”

    “不是坏事?”徐渭怒道:“他方才明明都是在为天子说话——”

    “文长兄!张大人是明白人,要是真的天子与大都督撕破了脸,他肯定还是站在大都督一边的!”

    “那是自然!他又不是傻子,只是他一边拿着大都督的好处,却一幅死也要当大明天子忠臣的样子,让人看了就生厌!真不知道大都督为何要将他列入三人名单之中!”

    “文长兄,我倒是猜出一两分大都督的用意了!”吴伯仁慢悠悠的答道。

    “哦,怎么说?”

    “在张大人看来,没有今上,大都督是不可能在大明一展胸中蓝图的,而且大都督又不是黄袍加身,取而代之的人。既然是这样,那么维持眼下的君臣关系便是最好的选择了,天子拉拢胡宗宪的做法虽然让人不快,但为上位者分而治之也是常理,又何必撕破了脸,破坏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呢?”

    “这么说来,你觉得咱们俩是无事生非,他张经反倒是对的了?”徐渭气极反笑起来。

    “错,张大人是对的,咱们俩也是对的。没有张大人,大都督和圣上的关系会很难维持下去;没有咱们俩,就无法确保兰芳社在大明的利益。所以大都督临走时,让我、文长兄还有张大人三人商议大事,就是这个原因。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文长兄你总应该明白吧?”

    “嗯!”听到这里,徐渭点了点头:“伯仁你这么说倒是有些道理,难怪大都督临走时候说若是我们三人意见相左无法决断,就由你来定夺,看来真正明白大都督心意的,还是只有你吴伯仁呀!”

    “文长兄谬赞了,那静音道长那边就劳烦你了!”吴伯仁笑道。

    “这个好说!”徐渭笑道:“那个静音自从南下以来被晾了这么些时日,有些事情应该都看明白了,这个时候再去找他,事半功倍!”

    神乐观。

    “你们几个,把这个摆到那边去,对,对,就是那个位置,动作麻利点,别笨手笨脚的!”静音站在台阶上,正指挥着几个小道士摆放大门上刚刚鎏金过的牌匾。待到摆放停当后,他看了看牌匾上的“御敕神乐观”五个鎏金大字,满意的拍了怕道袍上的灰尘,向观内走去。

    “观主!”一个小道士跑了过来,躬身道:“徐相公的帖子!”

    “徐相公?”静音吓了一跳,如果说过去在苏松常徐相公还有“大徐相公”和“小徐相公”之分,现在“徐相公”这三个字就只能代表一个人了,那就是徐渭徐文长,他赶忙接过帖子,看到当中那手漂亮的柳体字,心下再无半点怀疑,赶忙道:“快,快大开正门!”

    “别,来人已经说了,徐相公不敢打扰天子,青衣简从而来的!”

    “哦哦!”静音应了一声:“那我亲自去门口迎接便是!”

    静音到了神乐观门口,只见一人身着青衣,作文士打扮正是徐渭,他赶忙上前几步,躬身行礼道:“不知相公前来,未曾远迎,还请恕罪!”

    “徐某贸然前来,道长何罪之有?”徐渭笑道:“这次来南京办公事,想要与道长说件事情,不知道长可有闲暇?”

    “相公请随贫道来!”静音知道对方无事不登三宝殿,赶忙转身带路。两人入了神乐观,进了一处僻静的院子,只见院子里竹林婆娑、清水怪石。静音笑道:“这里便是贫道的住处!”

    “果然是个清幽的所在!”徐渭看了看四周,笑道:“道长真是个有福之人,我等在外头忙忙碌碌的,道长却在这里修身养性,徐某真的是羡慕不已呀!”

    “徐相公乃是大都督股肱之臣,自然要辛苦些!”静音推开房门,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徐渭摆了摆手:“罢了,就在院子里坐坐吧,看这景色如何舍得进屋!”

    “也好!”静音也不坚持,两人在竹林旁的小石桌旁坐下,静音让小道士送上炭炉茶具,烧水烹茶,两人扯了些闲话。须臾之后水沸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