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10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公!”周可成打断海瑞的道谢,沉声道:“这里都是自家人,我有几句心里话要说给你听。大明闹成今天这样,我周某是有一定责任的,但最大的责任不在我,而在先帝,在当朝诸公。如果先帝不是私心太重,自己躲在深宫修道,倦于国事,利用严家父子『操』持国事,聚敛以奉己;故意不立太子,又利用景王来制衡裕王,闹得父子离心,兄弟相疑,朝堂上也是一团糟。如果当朝诸公不是各怀私心,欺上瞒下,大明何至于闹到今日这般田地?周某举兵靖难,招藩国之兵击破『乱』臣,扶助裕王继位,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把这些陈谷子烂芝麻一扫而空了。将来无论如何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了,因为大明再也经不起再来一次了,说到底,就算大事不成,周某最多驾船出海,当一个海外之王还是没问题的,而大明的百姓士民们呢?”

    海瑞叹了口气,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周可成竟然如此直言不讳,他毫不隐晦的承认自己对于靖难之役的爆发是有一定责任的,而不是将这一切推卸到那些已经无法出声喊冤的死人和失败者身上。至于他说最大的责任者不是自己,而是嘉靖皇帝和当时的那些当权者,海瑞也是赞同的,因为这是事实。像大明这样一个拥有两京十三布政司,近亿人口的大帝国,如果自己内部没有出大问题,仅凭周可成这样的外因是不可能闹出这么大事情的。而靖难之役的后果也正如周可成说的那样,有好也有坏,坏处是战争不可避免的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破坏,九边的军事实力也受到了沉重打击,好处则是一举将大明开国近两百年的沉疴一扫而空,重新分配了土地,直接或者间接的消灭了大量勋贵、宗室等寄生者,以及朝堂上各种盘根错节的势力,这些对于帝国都是有好处的,这一切都是海瑞通过自己的双眼和耳朵看到听到的。但这样的战争不可能再来一次,因为大明的政治资本已经不允许了,像周可成这样一个拥有如此强大军事力量的人能够认清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大王明见万里,实乃大明之福,天下苍生之福!不过与海某说这些是为何呢?”

第六百四十四章 独立调查办公室() 
“因为海公是一位正人!”周可成笑道:“我希望您能够约束圣上,约束朝廷的『奸』佞小人!”

    “圣上?”

    “没错!”周可成笑道:“海公你可以放心行事,你这个左都御史,就算是圣上有些不喜,也是可以做的下去的!”

    海瑞一愣,旋即『露』出了惊诧的眼神,他当然知道这御史实际上就是圣上打压重臣的工具,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政治中,虽然帝王拥有无限的权力,也是国家所有权力的来源,但实际上任何一位帝王都必须把手中的权力转授给诸多大臣,才能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行。显然,帝王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管理大臣们,迫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权力。由于帝王在信息获取方面相对于大臣们处于绝对劣势,所以只能采取轻罪重罚的手段,即稍有不如意便让其去职。但这在政治上又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乎只好采用让监察官来弹劾掌握权力的重臣,然后帝王选择不如意的将其免职或者治罪。以海瑞的脑子当然能明白这一把戏,可问题是如果监察官没有得到天子的信任,那他的权力实际上等于零,因为天子可以把他所有的弹劾全部驳回,这种左都御史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可以放心,只要你弹劾谁,哪怕天子不予通过,那个人也会自己请辞的!”周可成笑道:“但是必须有个条件,不可以是风闻奏事!”

    所谓“风闻奏事”,就是举报人可以根据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也不署名。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属于公然耍流氓的做法是宋仁宗的发明,谏官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理由是过去御史台不接受诉讼,有人就拿着状子,站在御史台门口等着,御史出去收下后,将状子的名字涂掉,免得告状人遭到报复。此例一开,台谏官员与执政大臣势如水火,而皇帝却在一旁偷着乐。而周可成方才说的前者是提高了海瑞弹劾的威力,后者却要求其真实『性』。

    “那也好,海某也觉得风闻奏事多子虚乌有,有害无益!”

    “海公这么想就好!”周可成笑道:“这样吧,我打算在海公麾下搞一个独立调查办公室,可以按照得来的消息进行独立调查,确认消息的真实『性』,这样海公你弹劾就有真凭实据,不会子虚乌有。人员由海公自己招募,每年一万银币的经费,用于发放人员薪酬和调查开支,海公觉得如何?”

    “啥?独立调查办公室?一万银币开支?”海瑞被这一连串新名词给弄糊涂了,他犹豫了一下答道:“不必了,御史台也不是只有我一人,还有同僚小吏,到时候让他们去做便是了!”

    “你是说那些人吗?”周可成笑了起来:“恕周某直言,那些人恐怕是不成的。御史老爷们写文章可以,但不通世务,调查办差不行;那些小吏们办差可以,但『操』守不成。海公还记得你在松江为官时候,认识的那些讲谈社的士子们吗?你难道不觉得他们要好用多了吗?”

    “讲谈社的士子?”海瑞脸『色』微变:“你是想要海某用你的人?”

    “我是希望海公用好用的人,谁的人并不重要。我付钱是因为人都是要吃饭的,越是能干的人吃的还越多,像海公你这样又能干又甘于清贫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我们要干的事情又太多了,人不够用!”

    “这么说来,你只付银子,并不管我从哪里招人?”海瑞问道。

    “那是自然,只要你招来的人处事公允,精明能干,是谁都可以!”周可成笑道:“我说讲谈社是举个例子,海公你应该清楚那里出来的人都不错!”

    海瑞陷入了沉默,他当然知道讲谈社能不能出人才,当初的举人事件他可是终身难忘。他沉『吟』了一会,答道:“这件事情我要考虑一下!”

    “当然可以!我这一切都是出于公心!海公你将来也无需对我留情,若是周某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对,也大可弹劾周某,周某绝不会怪你!”

    二十分钟后,宴席结束了。海瑞已经告退,中臣镰成和阿迪莱被周可成派去相送,桌面上只剩下周可成、吴伯仁、徐渭三人。徐渭犹豫了一下,道:“大人,这么做真的好吗?据我所知,海瑞有很多看不惯我们的地方,他上任之后肯定会狠狠弹劾我们的!”

    “这个我明白,不过这没什么,他改变不了什么的!”周可成笑道:“而且这样最好,因为越是这样,就越是没人会相信他站在我们一边,他对我们敌人的攻击才更有力!”

    “您说他改变不了什么?为何这么说?”

    “伯仁,你觉得海瑞如果上位之后会弹劾我们什么?”周可成的目光转向吴伯仁。

    “很多,比如公债,比如盐税包卖,比如对江南士绅田产的处理,可能还有大量海外米粮的进口等等!这些在他看来应该都是不好的事情!”

    “嗯!文长,你也是这么觉得吗?”

    “是的!我的看法和伯仁差不多!”

    “伯仁、文长,你们对海瑞的判断很准确,确实你们说的这些事情他肯定反感,也很有可能会上书弹劾!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改变什么!”周可成笑道:“就拿公债做例子吧。没错,公债是我们控制朝廷的一个重要武器,但购买公债的所有者并不是我们兰芳社一家,而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商贾、甚至还有海外的人。公债借来的钱也不是装进我周某人一人的口袋,而是购买了武器、食物、火『药』、布料等等,发放官员和士兵的薪饷。换句话说,这件事情牵涉的人和利益已经太多太多了,如果将其一举废除,你们觉得会有什么后果?”

    吴伯仁与徐渭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道:“恐怕会非常严重!”

    “对,非常严重,不要说海刚峰一人,就算是兰芳社、大明朝廷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付出极大地代价。不管海刚峰的名声有多好,不管他有多么大的权力,多么廉洁的『操』守,这都不是他能够动的。所以我说他改变不了什么,你们明白了吧?”

第六百四十五章 祭由朱氏政由兰芳() 
徐渭击掌笑道:“我明白了,难怪当初大人您叮嘱我各桩生意都不要想着一家独占,要尽可能的通过发行股份,多让人参加。我还以为只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