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丝路大亨-第10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一十二章 救庐州() 
盱眙。

    节堂上是铁甲、盔缨、纱冠、绸缎与皮裘的海洋,将官与文官们按照自己的官阶分列在节堂两侧,屏住呼吸,等待着督师大人的到来。相比起众人,一身青衫的沈明臣格外显眼,他穿过一大堆将官、文官,快步向宝座旁边的位置走去,每个人都赶忙为他让出道路,并报以殷勤的笑容,如果是平时,沈明臣一定会一一回礼,但此时的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只能急促的向让路的人点点头以表示感谢。

    “督师大人到!”

    中军官高亢的通传声骤然响起,众人赶忙挺直身体,胡宗宪神情严肃的在当中的太师椅上坐下,威严的目光扫过行列里的每一个人,最后停留在沈明臣身上,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明臣,有什么消息吗?”

    沈明臣点了点头,他凑到胡宗宪身边附耳低语了两句,胡宗宪点了点头,示意沈明臣回到自己的位置。

    “诸位,前天晚上,中都城陷落了!”胡宗宪的声音十分洪亮,全然不像是宣布对手获胜的样子:“不过这没有什么,中都不过是空城一座罢了,谭伦想要就让他拿去好了!”

    胡宗宪这句话当然与事实不符,作为明朝的三都之一,中都城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城外还有皇陵,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将其拆毁都可以获取大量的财富和物资,可以大大的缓解北军的燃眉之急。但问题是谭伦不可能这么做,身为大明的臣子,去拆中都的皇宫,皇陵只怕不用南军打过来,徐阶的撤职令就发过来了。

    “如今之计,最要紧的是扼制住北贼的游骑!列位有何妙策,可以直言!”说到这里,胡宗宪的声音里终于流露出一丝恼怒来,虽然盱眙紧挨着洪泽湖,与淮安府有水路相通,无需担心北军的游骑袭击粮道,但是敌方游骑的频繁活动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方才沈明臣就在胡宗宪耳边说昨天高邮附近的好几个村镇遭到了北军骑兵的袭击,运河上十几条漕船也遭了池鱼之殃,就连距离南京只有一江之隔扬州都惊动了。这才是让胡宗宪真正担心的事情——他唯恐周可成因为这件事情认为自己无能而降罪于自己。

    “末将以为,应当令各村镇操练乡兵,挖掘壕沟,立寨自守。这样一来敌骑野无所掠,自然无法深入!”一名将领大声道。

    “可,可是这样一来,必将劳民伤财呀!”一名文官反驳道。

    “这可是在打仗呀!练乡兵,立寨自守劳民伤财,总比被北贼抢个干净好吧?”

    “为何不与北贼决一死战,游骑的事情自然了解了。盱眙可是有七万大军,七万呀!”

    节堂上顿时陷入了争执之中,绝大部分文官都反对让各州县立团自守,理由是这样劳民伤财,也不能迅速结束战事;而武将们则主张继续采用拖延战术,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北军骑兵的活动其实并不能伤害南军,而他们也不愿意在寒冷的冬天和那些来自北方的劲敌野战,宁可等到来年春天下雨,土地松软,弓软无力的时候再与敌人交战。面对众人的争执,胡宗宪一直保持着沉默,几分钟后他起身道:“今日便到这里吧!”说罢便向节堂后走去。

    一直都没有发表意见的刘沿水吐出一口长气,他看了看左右,跟着人流走下节堂。还没走多远,身后便赶来一名仆人,拦住刘沿水道:“刘将军,督师大人请您回去,有事相询!”

    刘沿水没有询问,便跟着那仆人回到行辕,站在书房外,透过没有关严的窗户他看到胡宗宪与沈明臣坐在书案旁正在说些什么,神色极为严肃。他提高了嗓门道:“末将刘沿水参见督师大人!”

    “进来吧!”书房里传出胡宗宪的声音。刘沿水进了书房,行礼如仪。胡宗宪指了指右手边的圆凳,示意刘沿水坐下,口中却向沈明臣问道:“明臣,你觉得与谭纶野战,有几分胜算?”

    “五成最多了!”沈明臣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说了心里话:“冬日草木凋零,土地坚实,正利于北骑驰突。而且敌军多有九边之夷丁,善于骑射,骁勇善战,若是与其在冬日野战,只怕凶多吉少!”

    胡宗宪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刘沿水:“刘将军以为呢?”

    “末将未曾与九边之兵交过锋,不敢妄言胜败。不过战象产自南方,喜湿热而恶酷寒,若是在冬季出战,只怕要打些折扣!”

    胡宗宪听到这里,如何还不知道刘沿水也反对在近期与敌军野战,这让他有些失望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对方是周可成手下的爱将,只要不触犯军法自己根本奈何不了对方。但面对骑兵占据绝对优势的北军,再没有战象的支持,那这野战就没法打了。他考虑了一下,问道:“这么说来,战象冬日里就没法出战了吗?”

    刘沿水听到这里,如何还不知道胡宗宪的意图,他小心的答道:“要打肯定是可以的,但威力会小不少!”

    “那便好!”胡宗宪见刘沿水没有直接拒绝,精神一振笑道:“那好,刘将军你说如果让你出兵攻打北贼,你打算怎么打?”

    “如果是我?”刘沿水看了看地图,低声道:“如果是我的话,就先救庐州!”

    “救庐州?为何不先打中都?”

    此时刘沿水脑子里已经想清楚了,沉声道:“原因有三:第一北贼已经攻破了中都,彼为主,我为客,以客犯主,我军胜北贼可以守城,我军败则无城可守。而庐州尚在我军手中,里应外合破围城之北贼不难,结了庐州之围,然后以庐州为后矩,攻中都,这样即便前锋受挫,也有一条退路,不至于全局不可收拾!第二、庐州不过是北贼的偏师,先破其偏师,其胆气自堕,我军士气便涨;第三,解了庐州之后,与安庆便连成一气,从南京到安庆有水路相通,兵粮补给便可源源不断补给!”

第五百一十三章 信使() 
“好,好,好,刘将军果然是大将之材!”胡宗宪满意的笑了起来,他曾经在北方指挥过九边明军,自然知道其强大的骑兵在冬日的旷野有多可怕。所以胡宗宪内心深处并非真的想要在接下来的这个冬天与北军进行野战,他之所以召集将领摆出这幅求战的姿态是为了避免遭到周可成的斥责。毕竟他作为南方两淮地区的最高指挥官,手掌十万大军却坐视北军的骑兵扫荡淮南,兵锋直抵运河,这是怎么样都说不过去的,打不打得过是能力问题,打不打是态度问题,能力问题可以原谅,态度问题不可原谅的道理胡宗宪还是明白的。所以他特别把刘沿水叫来,本来打算通过这个人的渠道向周可成表示自己真的没有怠工,却没想到对方竟然拿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方略来,这样即便战况不利,至少刘沿水肯定会为自己在周可成面前说项,这可比自己解释要强多了。

    对于胡宗宪和刘沿水这样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来说,既然方向性大略已经定了下来,接下来的调度细节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两个人都清楚这个方略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解庐州之围的行动必须确保突然性,否则解围军团行动时就很容易遭遇在中都周围的北军主力的攻击,这就弄巧成拙了;第二、在解庐州之围的同时,必须确保淮安府和盱眙的安全,否则就会进退失据。为了确保以上两点,胡宗宪让刘沿水担任解围兵团的指挥官,而自己留守盱眙,对于需要事先准备的中下级指挥官只告诉其准备攻打中都,出发之后再告诉其真实的目的,知道全盘计划的只有胡宗宪、刘沿水、沈明臣三人,这样虽然不敢说完全瞒过北军,但至少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个行动的机密,就这样,三人在书房中一直商议到了深夜方才各自离去。

    第二天的军议一开始,胡宗宪就立刻表了态——按照南京方面的最新指示,必须尽快夺回中都。这意味昨天争执不下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不管南军将领们有多么不情愿,他们都不得不面对现实,一连串的命令立被发布下来,胡宗宪约定了期限,所有接到命令的军队最晚在五天内,也就是10月27日前抵达约定的地点,做好开拔的准备。

    “刘将军!”胡宗宪从一旁的婢女手中的托盘上拿起一只金樽,沉声道:“这次解庐州之围的重任就交给将军了,这一杯酒就代表前军两万将士的性命,交在刘将军手里了!”

    刘沿水也被胡宗宪的郑重所感染,他接过金樽将其一饮而尽,沉声道:“自从来到胡大人麾下,无有尺寸之功,今日出战,愿击破北贼,手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