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史通俗演义-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所为,左右亲信,又相率逃去,或反投入清营,愿为清兵向导。噶尔丹连接警信,有的说:“清兵将到。”有的说:“策妄阿布坦亦领部众来攻。”有的说:“回部亦助清进兵。”(好像打落水狗。)一夕数惊,彷徨达旦。噶尔丹自言自语道:“大清皇帝,真是神圣,我自己不识厉害,冒昧反叛,弄得精锐丧亡,妻死子虏,目今进退无路,看来只好自尽罢了。”遂即服毒而死。

    帐下只遗一女,他的族人丹吉喇,便挈了他的女儿,随带噶尔丹骸骨,拟至清营乞降,(札萨克图汗爱姬不知下落,想已被噶尔丹弄死了。)不想中途被策妄阿布坦截住,将丹吉喇等捆绑起来,送交行在。康熙帝颁诏特赦,命丹吉喇为散秩大臣,噶尔丹子塞卜腾巴珠,也得了一等侍卫,俱安插张家口外,编入察哈尔旗。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三汗,遣归旧牧。(此时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相遇不知应作何状。)辟喀尔喀西境千余里,增编部属为五十五旗,朔漠悉定,康熙帝铭功狼居胥山而还。(第三次亲征,第三次班师。)既至京师,大飨士卒,俘得老胡人数名,能弹筝,善作歌,帝赏以酒,各使奏技。中有一人能作汉语,笳歌凄楚,音调悲壮,但听他呜呜咽咽的唱道:

    雪花如血扑战袍,夺取黄河为马槽。灭我名王兮,虏我使歌,我欲走兮无骆驼,呜呼黄河以北奈若何!呜呼北斗以南奈若何!

    康熙帝闻歌大笑,并赏他金银数两,橐驼一匹。小子读这歌词,又技痒起来,随作诗一首道:

    绝北亲征耀六师,往还三次始平夷;

    镌碑勒石夸奇绩,算是清朝全盛时。

    看官欲知后事,请至下回再阅。

    天生尤物,必倾人国,既亡札萨克图,复亡土谢图,至车臣部亦遭累及,甚至喝尔丹亦因此兴师,因此覆灭。是可知妹喜祸夏,妲己祸商,褒姒祸周,史册垂戒,非无因也。康熙帝为有清一代英主,三次亲征,卒平朔漠,挞伐之功,未始不盛;但必镌碑纪绩,沾沾自喜,毋乃骄乎!秦始皇琅琊刻石,窦车骑燕然勒铭,殊不足训。以康熙帝之明,胡为效此?假故事以警世,揭心迹以垂讥。作者之用意深矣。

第29章 争储位冢嗣被黜罹文网名士沉冤() 
却说康熙帝聪明英武,算作绝顶。即位以后,灭明裔,扫叛王,降台湾,和俄罗斯,服喀尔喀,平准噶尔,他的圣德神功,小子已叙述大略。他还巡幸五台山,共计五次,南巡又六次。巡幸五台的缘故,有人说他是出去省亲,因顺治皇帝即位十八年,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削发为僧。康熙帝屡去探视,每到五台,必令从骑停住寺外,单身进谒,直至顺治帝已死,方才不去。这件事只可付作疑案,小子未曾目见,不敢信为实事。若讲到巡幸东南,《东华录》上,明明说为治河的缘故。其实康熙帝意思,亦并不是单为治河,当时治河能手,有于成龙、靳辅等人,专管河务,都是考究地理,熟悉水性,难道康熙帝真是生而知之的圣人,略略巡阅,便能将河道大势,了然目中,格外筹画的精密么?他的深意,无非是昭示威德,笼络人心;所以禅山谒陵,蠲租免税,凡经过的地方,威德并用;东南的小百姓,从此怕他的威严,感他的德惠,把前明撇在脑后,个个爱戴清朝,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就此造成。若呆读《东华录》上文字,不加体会,便是笨伯,那里晓得康熙帝的作用?(小说中有这般大议论,可谓得未曾有。但本书于叙述间,亦常夹有微议,我请将原文略换数字,指示阅者云,若呆读此书的文字,不加体会,便是笨伯,那里晓得著书人的作用。)

    只是康熙帝恰有一大失着,晚年来弄得懊丧异常,到去世的时候,反致不明不白,待小子细细道来:康熙帝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名叫允是,就是初征噶尔丹时,作裕亲王福全的副手。古语道:“立嫡以长。”论起年纪来,允是应作太子,但他乃妃嫔所生,不由皇后产出。皇后何舍里氏,只生一子允乃,允乃生下,皇后便殁,康熙帝夫妇情深,未免心伤;且因允乃是个嫡长,宜为皇储,就于允乃两岁时,先立为皇太子。(两岁立储,未免太早。)后来重立皇后,妃嫔亦逐渐增加,一年一年的生出许多儿子,内中有四皇子胤祯,秉性阴沉,八皇子允祀,九皇子允唐,更生得异常乖巧,康熙帝格外宠爱一点。但既立允乃为太子,自然没有掉换的心思。允乃渐长,就令大学士张英为太子师傅,教他诗书礼乐,又命儒臣陪讲性理。南巡北幸时,亦尝带了允乃出去游历,总算是多方诱导;至亲征噶尔丹又要太子监国,宫廷中也没有生出事来。

    噶尔丹既平,东西南北,都已平靖,万民乐业,四海澄清,康熙帝春秋渐高,也想享点太平弘福,有时读书,有时习算,有时把酒吟诗,选了几个博学宏词老先生,陪侍左右,与他评论评论。这老先生辈,总是极力揄扬,交口称颂。康熙帝又叫他纂修几种书籍,什么《佩文韵府》,什么《渊鉴类函》,什么《数理精蕴》,什么《历象考成》,什么《韵府拾遗》,什么《骈字类编》,还有《分类字锦》、《子史精华》、《皇舆全览》等书,就是人人购买的《康熙字典》,也是这时候编成的。(开了书橱,一律搬出。)每种书籍,统有御制序文,究竟是皇帝亲笔,也不知是儒臣捉刀,(涉笔成趣。)小子无从深考。但日间与儒臣研究书理,夜间总与后妃共叙欢情,枕边衾里,免不得有阴谋夺嫡,谋孽允乃的言语。起初康熙帝拿定主意,不听妇言。后来诸皇子亦私结党羽,构造蜚语,吹入康熙帝耳中,渐渐动了疑心。宫中后妃人等,越发摇唇鼓舌,播弄是非,你唆一句,我挑一语,简直说到允乃蓄谋不轨,窥伺乘舆。可笑这个英武绝伦的圣祖仁皇帝,竟被他内外蛊惑,把允乃当作逆子看待。(怪不得周幽晋献。)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竟降了一道上谕,废皇太子允乃,并将他幽禁咸安宫,令皇长子允是及皇四子胤祯看守。于是这个诸君的位置,诸皇子都想补入。皇八子允祀,模样儿生得最俊,性情亦格外乖刁,在父皇面前,越自殷勤讨好,暗中却想害死允乃,绝了后患。

    事有凑巧,有一个相面先生,叫作张明德,在都中卖艺骗钱,哄动一时,贝子贝勒等,统去请教,明德满口趋奉,统说他是什么富,什么贵。看官!试想社会中人,有几个不喜欢奉承?因此都说这明德知人休咎,仿佛神仙一般。允祀怀着鬼胎,暗想自己相貌,究竟配不配做皇帝,遂换了衣装,去试明德。

    谁知明德一边,早已有人知风通报,等到允祀进去,明德即向地跪伏,口称万岁。允祀连忙摇手,明德见风使舵,导允祀入内室,细谈一番,一面说允祀定当大贵,一面又俯伏称臣。允祀喜甚,不但露出真面,反与明德密定逆谋。明德伪称有好友十余人,都能飞檐走壁,他日有用,都可招致出来效劳。允祀遂与他定了密约,辞别回宫;甫入禁门,遇着大阿哥允是,被他扯住,邀至邸中,原来允是曾封直郡王,另立府邸,当时屏去左右,向允祀道:“八阿哥从那里来?”满俗向称皇太子为阿哥,所以允是沿习俗语,叫允祀为八阿哥。允祀道:“我不过在外边闲游,没有到什么地方去!”允是笑道:“你休瞒我!张明德叫你万岁呢。”允祀惊问道:“大阿哥如何晓得?”允是道:“我是个顺风耳,自然听见。”允祀道:“你既晓得,须要为我瞒过父皇。”允是道:“这个自然,只可惜允乃不死,昨日闻有消息,父皇欲仍立允乃为太子。”允祀顿足道:“这恰如何是好?”允是道:“我恰有一个妙法,但不知你做皇帝,什么谢我?”允祀道:“我若得了帝位,当封大阿哥为并肩皇帝。”允是道:“不好不好,世上没有并肩皇帝。况我仍要受你的封,不如勿做为是。”急得允祀连忙打恭,恳求妙策。允是道:“你既要我设法,现在牧马厂中,有个蒙古喇嘛,精巫蛊术,能咒人生死,若叫他害死允乃,岂不是好?”(允是非真心待弟,观下文便知。)允祀喜甚,便托允是即日照行,揖别而去。(想做皇帝,便要弄杀阿哥,帝位之害人甚矣。)

    允是即去与蒙古喇嘛商议,蒙古喇嘛,名叫巴汉格隆,与允是为莫逆交,至是允是与商,便取出镇压物十多件,交与允是。允是携归,想去通知允祀,转念道:“我明明是皇长子,太子既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